华夏时报()记者 冉学东 柳州报道
近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青年返乡创业,共青团柳州市委这几年通过打造特色金融扶持项目、搭建青年社会实践平台、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等方面帮扶的返乡创业青年多达7000多人。
11月1日,共青团柳州市委青年发展部负责人华海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团柳州市委这几年为扶持返乡青年就业创业,配套开展创业沙龙、技能培训、实地调研等活动,为青年就业打造了经验交流、资源交换,人脉培养、信息互通市县两级平台和网络,成为返乡青年创业的帮手,而这些青年带着文化知识、技术、经营管理理念回到家乡后,又带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正在改变着中国乡村的面貌。
金融支持是青年人创业不可或缺的,经和共青团柳州市委对接,度小满“小满助力计划”公益助农免息贷款项目在柳州落地,对许多返乡青年创业起到了关键的助力作用。
返乡创业 义无反顾
兰优生是柳州人,目前是柳州市柳江区青年创新创业协会的会长,今年在团柳州市委的推荐下,申请了20万的“小满助力计划”公益助农免息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他2015年从上海一家大国企辞职回家创业。他的家乡四面环山、气温较低,很适宜种植优质稻米,但乡亲们不懂得有机种植,更不知道如何打造品牌,优质稻米也卖不上价格。兰优生劝说乡亲们用有机肥料种植,推出了中高端品牌香米,大幅提高了稻米种植户的收入。
兰优生回忆,刚开始自己承包土地种水稻,投入了三四十万元,后来做得一塌糊涂全亏了,“后来换了个模式,跟村委会合作,跟村民挨家挨户谈:公司提供种子和农药等一条龙服务,合作的农户按照公司的标准进行种植,水稻成熟后,公司按照高出市场两毛钱的价格回购;如果农户不按照标准种植,或者有掺假行为,一旦发现就终止合作。”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控制质量,“刚开始有些村民不信任、不理解、不配合,经过长期合作后,建立了信任,规模化种植就走上了正轨。”
黄继华是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百乐村村民,他也是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打工后返乡的。
他做的是腌制菜,他的腌制菜工厂就在山坡上的一大片竹林中,幽静清新,厂房里几十口塑料大缸里正腌制着酸笋丝。黄继华给记者指着竹林说,以前收获的竹笋都是自己扛回家的,返乡后,他首先把这一大片竹林的路给修好。
2002年他开始接触这个产业,种了100亩笋,2014年把规模扩大了。随着产业规模越做越大,2018年他在村里申请成立了合作社,和村民一起做酸笋和腌制菜。现在,黄继华每年能腌制40万斤酸笋,柳州很多螺蛳粉店里的酸笋都是由他供货。2023年,随着消费回升,腌制菜的需求量更大了,经团柳州市委推荐,他申请了5万元的“小满助力计划”公益助农免息贷款,准备把产业规模再扩一扩。
韦云刚是柳州市柳城县大埔镇三塘村人,是一个九零后,他从事的产业是菌菇种植。2014年他在广西机电大学读书期间接触到了微生物培养课,毕业后回到老家柳城县大埔镇工作。
返乡工作后,他发现村子里留守老人数量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回村从事农业生产。为了促进家乡农业发展,带动更多年轻人返乡,2020年他选择种植本地秀珍菇。结合大学期间的理论知识,他自己购买了接种箱,还四处拜访当地有经验的菇农,然后进行菌种培育。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培育出了品质上乘的本地秀珍菇。2022年,他的秀珍菇年产量为5万斤左右,年利润达到20多万元,2023年,韦云刚申请了“小满助力计划”,获得12万元公益助农免息贷款,他将用于扩大菇棚规模,优化生产设备。
搭建平台 共同成长
柳州返乡青年创业之所以能成功,共青团柳州市委搭建的创业平台和推出的扶持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兰优生回忆,2017年返乡创业,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只有创业的一腔热情,他机缘巧合联系到共青团柳州市委。团柳州市委给他提供了外出学习的机会,比如拜访佛山、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农业专家或者创业大咖,打开了他的眼界,让他对柳州水稻的优势和市场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逐渐找准定位,为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返乡青年创业,共青团柳州市委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团团带货——柳州共青团乡村振兴助农平台9个,平台整合了全市农村创业青年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专场促销会、青年创业帮扶展销会、洽谈会、线上直播、网络平台销售等系列活动,帮助农村青年畅通农产品培育、销售渠道,每年助销金额达1000万元。
华海涛说,共青团利用其组织化的优势,建立了市县两级青年创业创新协会,同时,市一级协会统筹各县区创业协会开展跨地市、跨县区的交流学习,让各地的优势,经验和产品进行进一步沟通交流,比如金桔是融安县的特色产品,是有地理标识的,有大量的创业青年奋斗在融安县金桔产业战线上,共青团柳州市委就组织相关的创业青年进行现场的观摩、交流和互动。
兰优生是柳州市柳江区青创协负责人,他返乡创业的经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共青团柳州市委就会树立兰优生作为典型榜样,通过他实实在在的奋斗经历带动身边更多返乡创业青年少走弯路,同时也组织其他县区青创组织负责人和代表到兰优生那边进行交流学习和分享。
共青团柳州市委还通过各种活动从思想上、观念上引导返乡青年,把政府的政策传达给他们,“我个人觉得在乡村振兴领域里面,创业青年起到的力量和做出的贡献是极大的,把这一部分的创业青年凝聚好、服务好,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华海涛说。
金融支持 雪中送炭
说到创业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兰优生脱口而出:资金缺乏。“比如收购水稻,农户第一时间要现金,没有现金老百姓不可能把谷子给你。”但是刚回来创业的前期投入了很多,收水稻的时候没钱了。当时共青团柳州市委正好推出了“青创贷”,贷了三十多万元把产业支撑起来了,“三十多万元做到了差不多上千万元营业额。”他说。
他告诉记者,今年共青团柳州市委给他推荐度小满,说是免息贷款,他有点不相信,也是报一个试试的态度,5月底申请,6月初就批下来了20万元的免息贷款。“第一次取了十万元,第二个月我又取了十万元,我全部拿来去扩大经营,把品牌升级做包装,又印了十多万个包装袋子,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他说。
蓝龙贵最早在街头夜市摆摊卖粉,2008年返乡从事腌制菜加工产业,2015年同合伙人做起了螺蛳粉预包装产品的生意,凭借对未来消费市场的预测与信心,2022年他开起了实体螺蛳粉店。随着餐饮业的复苏,资金周转的压力越来越大,2023年7月申请了度小满“小满助力计划”20万元免息贷款,扩充生产线。今年8月,度小满与人民日报文化传媒联合发起的“闪耀的小店”公益推广项目对蓝龙贵的螺蛳粉店进行了拍摄推广,螺蛳粉店的销售额有了显著的提升。
李秉和是柳州市融水县人,是一个90后。2020年,看到自己家乡脆蜜金桔因销售渠道问题无法销售出去,桔子的线下销路越来越不好,乡亲们很着急。他认为,电商这么发达,没有卖不掉的桔子,于是他辞去体制内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融水创业。2023年在共青团柳州市委的推荐下,李秉和了解到度小满的“小满助力计划”公益助农免息贷款项目,在APP上提交申请后,他很快申请到20万元的免息贷款,用于收购金桔。
据了解,小满助力计划是度小满于2019年推出的公益助农免息贷款项目,为有资金需求的农户提供资金,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截至目前,小满助力计划累计放款1.5亿元,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242个行政村,间接辐射农户超过15万人。
“当青年人走出一线城市回到中西部乡村地区创新创业,最缺乏的就是资金、专业技能培训等软硬件的配套支持”,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陈文认为,“随着数字乡村的推进,在诸如度小满等机构的金融科技赋能下,乡村地区创新创业的财富效应正在不断凸显。这些有情怀有担当的青年人将为乡村带来更多更广泛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助力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华海涛介绍,这几年为了解决创业青年的资金问题,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柳州监管分局的合作项目——金团合作,可以带动整个在柳金融机构比如农行、邮储、农信社等的互动,为此还打造了相应的金融扶持项目,获得了更多相对低息的金融贷款项目,这两年大概也有2―3亿元的资金投放到了全市各县区创业青年,扶持一、两千个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他认为度小满的免息贷款项目给创业青年带来的福利是实实在在的,降低了创业资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