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孙女士介绍,家人以前在上海学习过人工养殖蟋蟀技术,随着延津蟋蟀市场生意越来越好,就想起了在家中养殖蟋蟀。

他们选用的办法是把优质的野生蟋蟀进行交配取卵,待孵化到蚂蚁大小时再放入土地中饲养,这样养成的蟋蟀属于“半野生”蟋蟀,叫声好,容貌形状也好,也有战斗力。

现在,这种“半野生”蟋蟀培育方式已经三年,对外批发价格为50元一只,平时也会有固定的客户来这里购买,今年出售价格最高的一只是2000元。

衍生

与蟋蟀相关的用品生意火爆

眼下,捕捉蟋蟀靠全面覆盖,地毯式搜索,在村民收入增加的背后,是一个蟋蟀繁衍的生态链。

蟋蟀吃饭用的指甲大小“盘子”、喝水用的“吸管”、住的瓦罐“房子”、吃的“大餐”,还有捕捉蟋蟀的网兜、竹筒、手电筒、头灯、雨靴、挎包等,一应俱全。

一位摊主说,要配齐这一套至少得一百元。据他介绍说,这个收购季下来,仅卖这些蟋蟀用品,就能赚五六万元。

除了蟋蟀用品外,连一张桌子,一把凳子,路边一块地儿,租用一天就要花费五十元钱。

外地客商的到来,也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诊所、旅游等生意的兴起。

仅住宿一项,以村中唯一的商务酒店为例,一个月下来收入能达到五万元左右,因为房源紧张,有的客商只得到村民家中居住。

声音

机遇还是危机?

有专家担忧说,看似是害虫的蟋蟀,在生态链中也是重要的一端,如果过度捕捉,会破坏生物链,甚至引起鸟类减少,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物种。

也有人认为这对于村民的经济发展和市场产业链形成来说是一次机遇,毕竟“斗蟋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如果延津蟋蟀市场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必会利于当地经济的提升。

在微博上,面对着“村民捉蟋蟀月入四五万”的消息,许多网友也纷纷发表看法。

@鹦鹉洲:“辞职捉蟋蟀算了”。

@菜小营:上次骗我谈恋爱,现在又骗我抓蛐蛐儿,能不能实在点?

也有网友表示,自己家乡的蟋蟀不错,欢迎收购。

还有网友表示了担忧:

@yuanyuanpink:多抓几次,只怕蟋蟀也要变成保护动物了。

一家“绿色中原”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喊话延津政府:保护蟋蟀,刻不容缓》的文章,文中提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对某一物种构成重大威胁的行为畅通无阻,成为一个人人趋之若鹜的“正常”行当,生态保护愈来愈受到重视的当下,不能不说时一个极为反常的现象......它的盛衰自由大自然掌握着平衡。(河南商报记者 杨桂芳/文 首席记者 杨东华/图)

河南延津一个名为德士村的村庄,近日吸引来了数百名收购蟋蟀的客商。

在这里,蟋蟀俗称为蛐蛐儿,德士村村民称之为“虫”,本为田野害虫,因为一年一度的蟋蟀收购商的到来,而身价倍增。

每到夜色来临,以德士村为中心,方圆数百里的田野里,就会出现捉蛐蛐儿的村民。

一只蛐蛐儿的价格,十元、上万元不等。村民们大多靠这个增加四五万元收入,技术好、头脑活络的村民,能挣近20万元。

探访

村民夜间“捉虫”忙 有人一天卖了近两万

白天走进延津僧固乡的村庄,很难见到村中的村民。

在这里,白天睡觉,夜间捉蟋蟀,已经成了大家共同的生活状态。

董瑞印从晚上八点多,会在玉米地里待到两三点

每到下午五点左右,僧固乡德士村才开始有“烟火”气息,村民们三五成群,驱车向更远的田野驶去。

他们身穿雨鞋,随身带着照灯,挎包、竹筒,网兜,钻入玉米地中,几乎是地毯式搜索。

捉到的蟋蟀,会在地头从竹筒倒到罐子里

夜深人静,也是蟋蟀最爱鸣叫的时段,人们不敢休息,耐心的等待着蟋蟀的叫声,辨别着蟋蟀的方位和大小。

在8月18日夜里一场大雨洗礼了玉米织起的青纱帐。待雨水初停,村民们身着雨披在青纱帐里寻觅。

“刚下过雨,地里还湿着呢,能进去吗”?河南商报发哥询问一位当天夜间捉蛐蛐儿的年轻小伙儿。

“雨水过后有虫鸣,这个时候“捉虫”正好”,他解释说,村里捉虫的老手们一听鸣叫,就知道“虫”的方位、大小,战斗力如何。

发哥跟随着他到田野里走了一会儿,虫鸣声交互回应,时有时无。

“捉到好虫,能卖上万,但凡年轻点的村民都出来捉虫”,小伙不顾玉米叶子的锐利,低着头穿梭。

蟋蟀市场上卖小吃的老杨,已经80多岁了。

他告诉发哥,就在8月19日早上的蟋蟀交易市场,有一对夫妻分别以8000元、6000元、4000元的价格卖了三只蛐蛐儿。

现在,每年8月蟋蟀收获季,僧固乡的村民们都从外地争相返乡,抓捕蟋蟀售卖,一户人家能增收四五万元。

市场形成

为了知道延津有蟋蟀 有人花了5000元的“消息费”

在德士村,说起捉蟋蟀的历史,老老少少都会说起“上海钣金工”的故事。

这个钣金工,就是德士村村民杨振民的侄子。由于侄子的缘故,杨振民也成为了村中捉蛐蛐儿的第一批人。

据他回忆说,1996年时,自己的侄子在上海做汽车钣金工,侄子的搭档是个上海小伙,对蛐蛐儿有研究,二人相约到德士村捉蛐蛐儿。

当时杨振民一家并不知道蛐蛐儿值钱,结果捉的其中一个蛐蛐儿,对方给了五十元钱。

“五十个硬币,一骨碌一骨碌的,吓了我一跳,用牙咬了咬,不知道这钱真假,特意到商店里花了一下,才知道是真钱”,杨振民的家人提起当时的情景笑个不停,“那时候到县城干一天活才几块钱”。

随后的几年,每到蟋蟀收获的季节,杨振民都和村里的六七位村民,开着拖拉机到田野里捉蟋蟀。

“来这里的收购者一直说延津蟋蟀斗性不好,给的价格才几十块钱,”杨振民说,后来,遇见了一位山东的客商来这里找蛐蛐儿,杨振民起了疑心,询问才得知,这位客商是花了5000元的“消息费”,才知道延津有蟋蟀的。

这时,杨振民才知道在北京、上海等地,口碑好的蟋蟀,其实就来自于延津德士村。

2007年后,随着集市搬迁到省道附近,加上网络信息传播发达,延津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场日渐出名,并吸引了外地的收购商。

目前,延津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场向四周分散,以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场为中心,形成了老仪门、南宋村、班干村、李元屯镇等十几个蟋蟀市场,辐射到安阳、滑县、卫辉等区域。

买卖现场

几百名买家沿路两侧排开 等待村民展示“战果”

延津德士村村头,沿着310省道约500米长的距离,是全国有名的蟋蟀交易市场,这个市场只有每年8月初到9月中旬才可以称之为“市场”,因为蟋蟀的交易时间只有40天左右。

凌晨3点多,就已经有村民带着一夜的战果前来寻觅买主。

早晨5点到8点,是市场最繁忙的时候。 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买家此时都出现在蟋蟀交易市场上,他们面前摆放一张桌子形成临时摊点,几百名买家沿着道路两侧依次排列,等待村民展示“战果”。

“要多少?”一位买主在看了村民阿远(化名)带来的蟋蟀后,询问阿远心仪的价格。

阿远比了下手指头,表示要五百元。

这时,礼花声响起,这意味着有村民的蟋蟀卖价超过了1000元。这是市场上一条不成为的规矩,一条蟋蟀卖价超过一千元,卖家就放礼花庆祝,也有吉利讨彩的意思。

阿远说,这个集市上今年最高的成交价格为一万六千元,大家都期待着,这个纪录被打破。

村民老董有21年的捉蟋蟀的经验,今年,他有一次蹲守了三天抓到一个蟋蟀,卖了8000块钱。现在他手中有一个“虫王”,他预计着能卖出5万元钱。

在一个收购蟋蟀的摊点前,河南商报发哥看到在买家面前的蟋蟀被放在一个白色的瓷罐中,罐下是硬度适中、稍微湿润的泥土,上面罩着一层绿色的丝网。

买家有的看一眼蟋蟀,就断定自己是否有意收购,有收购意向时,买家会拿着一支细小的木刷“挑逗”几下蟋蟀。

“这能看它的牙齿、腿部力量”,一位来自安徽的收购者边用木刷拨弄着蟋蟀边解释说。

来自上海的杨先生是专门收购蟋蟀的客商,近段时间,他和搭档一起收购了近五十条蟋蟀。

“8月15号前后几天是产好蟋蟀的时候,我们见到好的(蟋蟀)会收,有时也会自己去田野里捉”,杨先生说。

说法

野生蟋蟀日渐难觅 有人开始搞起人工繁殖

德士村周边的村庄,几乎人人捉蟋蟀,原本是令人头痛的田野害虫,而今成了村民眼中的“香饽饽”,周围的田野早已被村民们搜了个遍儿。

“前几年生意不行,今年才算好点,卖了五六万元”,在德士村村民孙女士家里,发哥看到了人工繁殖的蟋蟀。

约一分地大小的玉米地上,一大块白色的覆盖网把上空罩了个严实,玉米地周围用塑料布圈了起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