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场景(中国)高峰论坛:消费·美学·场景”在线举行。与会学者探讨了新时期全球治理创新的思想理路和文化创新的发展逻辑。

“场景理论”嵌入中国城市发展恰逢其时

当前,场景成为当代城市创新的重要动力。场景理论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特里·尼克尔斯·克拉克提出的。场景理论在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上,加入了文化和美学要素,使场景成为承载文化价值、突出文化品质、彰显文化特色的社会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认为,在全球城市不断寻求创新范式、探寻经济动力的背景下,场景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恰逢其时。场景理论从生产、消费和人力资本等对当代城市演进产生重要驱动力的要素入手,对解释中国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如何将场景理论的研究范式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消费心理变化以及家庭结构演进等规律深入融合,回答差异化环境下的理论内核,十分关键。

近年来,全球城市资源型增长视角的范围从物质资源扩展到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资源,城市的创意集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催生了“蜂鸣”的产生。“蜂鸣”是一种象征性文化资源,比喻以文化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件,激励区域创新、引发群体关注、创造社会话题,从而产生令人兴奋、使人活跃和让人融入其中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场域。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齐骥看来,“蜂鸣”理论在当代城市创新中具有重要价值。“蜂鸣”和“场景”相互补充,互促共生。“蜂鸣”理论提供了一个理解城市创新的视角,并通过塑造深度融合的创意业态、构建城市精神的叙事场景和创造公众参与的创意情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生长提供有效的文化动力。而这种动力的来源,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充满异质性的群体,他们之间的分布密度、连通性、互动程度和睦邻优势,提供了创新与创意和可能性。

针对如何利用“蜂鸣”打造创新城市,为城市发展注入动力的问题,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波表示,中国城市文化场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划分中国城市文化场景模式具有显著影响。中国城市文化场景遵循着从魅力型场景经本土型和理性型场景,继而螺旋式上升至更高层次魅力型场景的发展路径。其中,自然环境、文化特质和区域规划是影响文化场景的主要因素。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吴军提到,通过对全国67个主要大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后工业城市逐渐回归以人为本的生活逻辑,高素质人力资源在择居择业时更看重代表生活方式的地方质量的场景指标,这说明场景理论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全球城市创新的经验表明,利用城市的空间资本,融合业态、营造生态、创造生活、塑造邻里,才能产生更多的城市‘蜂鸣’,进而实现有创想的生活、有吸引力的就业、有交互的容纳和有活力的治理。而在理论引进和本土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理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士林表示,场景理论的提出适应中国高度的城市化率与精进发展的城市转向,文化会成为撬动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理论。

扩大场景理论的应用范围

场景理论适应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祁述裕认为,场景理论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为中国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动力分析框架。场景理论提示,城市活力和吸引力的密码隐藏在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场景之中,营造场景是实现城市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基础和重要抓手。场景理论强调生活文化设施是场景的主体,不同类型生活文化设施具有不同的美学和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是城市活力和吸引力之所在。

陈波表示,现有的场景理论研究大多以单独或数量较少的城市为案例,倾向于单一场景的特性研究,较少以场景理论为基础分析全国城市存在的潜在共性,并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对比研究,进而提炼出可能存在的场景模式与特征。在场景理论的中国化应用中,现有分析工具不甚完善且暂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较难形成完整的方法链条,影响了理论的应用。

武汉大学教授傅才武提到,在场景理论的研究方法上,可以通过调查数据、中外对比等推进场景研究。但应注意建立场景的理论逻辑,我们不仅要归纳场景理论,也要做到使场景理论适应不同的对象,扩大场景理论的应用范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