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和间苗定苗:
保证全苗是夺取丰产的条件之一。但往往由于种苗的选择或处理不当,下种期不适,下种技术粗放,气候失调,以及病虫危害等等原因造成缺苗,所以必须在下种后经常检查。在蔗苗长出3~4片叶子时,发现缺株断行达30厘米以上时要及时补苗。补苗的材料--般采用假植的苗来补,即在蔗行两端或植蔗沟中某-地段,适当多播一些蔗种,以备补苗之用,或集中用薄膜预育蔗苗进行补植。挖苗时带土并剪去苗叶半截,补后浇定根水,以利成活。如假植苗不足,可以用移密补稀的办法或用不留宿根的蔗蔸挖来补植,但必须注意,不能使品种混杂。
拔除过多分蘖,减少养分消耗,使蔗株分布合理,生长健壮,所以要间苗定苗。除藥的原则,一般归纳为“二去二留”,即:去弱留强,去密留稀。根据这个原则,在间苗时必须“稳”、“狠”相结合。“稳”就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留有余地,即根据甘蔗生长状况和水肥管理水平确定每亩有效茎数,在这个基础上多留10~15%的苗,同时大体上计算出每1米行长上应留的苗数。“狠”就是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坚决间掉过多分麇,以免消耗养分,影响生长。例如某甘蔗地行距为1米,计划收获时每亩有效茎6000棵,那么,在1米行长上留苗10棵即可,多余的苗则应间掉。间苗时间应在分蘖末期至伸长初期结合大培土进行。
(2)中耕除草和培土:
甘蔗在封行之前,杂草容易生长,徒耗养分,荫蔽蔗苗,所以要及时进行蔗田除草。一般结合中耕培土,以手工操作进行。但近年来用化学除草剂防除蔗田杂草有很大的发展,1988年云南省蔗田化除面积达33万亩,约占云南省植蔗总面积的22%。据云南省甘蔗科学研究所在各地的试验表明,下述除草剂,对不同的杂草有明显的防除效果:
(1)土壤处理,莠去津、丁草胺、扑草净、阿都混剂、都尔、西草净等每亩用量200--300克,敌草隆、盖草能每亩350-400克。(2)用于阔叶大草,莠去津每亩300克,果尔每亩20--30克,克芜踪每亩200-250克。(3)用于禾草,草甘灵每亩350-500克,克芜踪每亩200--250克。(4)用于双穗雀稗,莠去津每亩300-350克。(5)用于地膜覆盖,旁去津每亩50一100克。培土是甘蔗栽培上一项必须而又繁重的田间管理工作,一般要求进行3次。第--次在出苗盛期,盖土约3厘米,叫小培土,有助齐苗和促进早分稟的作用;第二次培土在分蘖盛期,盖土约6厘米,叫中培土,有抑制后期分藁和促进蔗株生长的作用;第三次培土在伸长初期,盖土20--30厘米,叫大培土,有促进蔗茎迅速伸长,抑制后期分槳和防倒的作用。如果在生长特别旺盛,风力大的地区,可进行第四次培土,以防倒伏。培土实际上还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并常与追肥结合进行。
(3)灌溉和排水:
甘蔗是需水最多的作物,但田间不宜积水。干旱和积水造成下述不良后果:萌芽期造成萌芽缓慢,不整齐,萌芽率低;苗期则幼苗瘦弱萎黄,根系不发达,甚至于死幼苗;分欒期分藥减少、苗弱;伸长期缺水则节间短、茎细、株矮、空心、蒲心,积水生长亦慢,株黄、易病;成熟期适当的干燥条件有利成熟,积水则延迟成熟,降低糖分。此外,千旱常引起蛴螬、蔗螟、绵蚜虫的危害,积水又引起病害的发生。
甘蔗的灌溉和排水必须根据甘蔗的需水规律和天气情况进行。蔗农经过长期实践,提出“润一湿一润一干”的灌溉原则,即苗期土壤保持“润”,伸长盛期要“湿”,伸长后期至成熟的前、中期又保持“润”,收获前半月至一月内要“干”。同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排灌:云南冬春干旱、夏秋多雨,所以苗期需水虽少,但必须加强灌溉;进入伸长生长时期,需水量大,但时逢雨季,一般较少灌溉,在低洼积水的蔗田,还应加强排水。
(4)剥叶和防倒
随着蔗茎的生长,基部叶片自下而上地逐渐枯黄。根据云南省主产区的经验,在甘蔗生长后期剥去枯老脚叶,有增产、促熟、增糖的作用。在湿热地区,剥叶可降低田间湿度,减少或防止气根和侧芽萌发对养分的消耗。此外,剥叶尚有减少鼠害、虫害及防止倒伏的作用。但是,剥叶后使蔗田荫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大,所以高旱地不宜剥叶,以利保水防旱。同时,留种田不宜剥叶,保证蔗芽不受损伤。甘蔗倒伏在边疆蔗区和高产蔗田时有发生,对产量和品质都有不良影响。倒伏多因栽培不当,如浅耕浅植、低培土,不施基肥、苗肥,后期施氮肥又过多,形成头重脚轻,以及偏施重施氮肥,蔗茎柔弱等都易引起倒伏。其次,与品种也有一定关系,如有的晶种蔗茎基部较细,或者根群发育较差,或者纤维成分低,组织柔嫩等均易引起倒伏。
一般大风大雨是引起倒伏的外因。防倒的办法,云南省以束叶防倒居多,也有通过灌水增加新根的发生借以防倒(如开远大庄)。在常有大风暴雨的蔗区,应选择根系发达,抗倒丰产的品种,采用正确的施肥措施,以及深耕、深植、高培土、打脚叶等-系列办法防止倒伏。在高额丰产田上,也有采用搭架扶持以防倒的,但耗费太大。亦有在大雨来临前进行灌水,使蔗株连同畦土一起倒下,避免风折和损伤根部,待风雨过后再行扶起。
(二) 收获
适期收获是甘蔗高产多收的最后环节,收获期由成熟度而定,成熟又随品种、外界条件及栽培技术而异。一般从两方面了解甘蔗的成熟度。第一方面是形态特征,如多数蔗叶自下而上渐次枯黄,梢部少数直立叶片尚有绿色,蔗茎外表光滑,折断时声音清脆,横断面呈现玻璃状反光,则表示成熟,第二方面用蔗汁检查,若蔗茎上、中、下3部分蔗汁的甜味或用手持糖量计测出的锤度无差异时,即表示成熟。甘蔗是工业原料作物,它的生产特点是栽培分散,加工集中,收获物数量大,砍下的鲜茎不耐贮藏,必须及时加工制糖。因此,甘蔗的收获必须与加工部门、运输部门密切配合,做到砍运榨--条龙。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统-领导下,由糖厂和蔗农进行甘蔗的估产,以及编制砍运榨计划,保证在高产多收的基础上多出糖、出好糖。
甘蔗的砍收方法,目前多用镰刀人工砍收,个别也有随手掰断,结果造成留桩高,砍收质量差,影响当年甘蔗收获量和来年宿根蔗的萌发。近年来大力推广“快锄低砍”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使用方便且好处很多。由于入土低砍,可以多收蔗茎,增加产量,据开远调查,每亩可多收蔗茎250公斤。同时工效高,砍收质量好,且低砍有利来年蔗桩基部健壮的蔗芽萌发,宿根蔗生长齐壮。再则,蔗螟幼虫大多在地表以下3-6厘米蔗茎中越冬,低砍可以消灭大部分越冬幼虫,减轻螟害。低砍深度随植蔗深浅和培土高低而不同,不留宿根蔗的,可低砍到“头”,留宿根的一般低砍入土3-9厘米。蔗株基部留下9厘米左右即可。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种植户可以多参考参考,或者大家想了解哪方面三农知识及技术,都可以留言评论,笔者会根据实际情况来为大家解惑。创作不易,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笔者以及积极留言评论转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