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十一月,寒流尚未抵达成都。驱车行至彭州市九尺镇,大片农田泛着新绿,那是新一季播种下的小麦刚刚发出的新芽。嫩绿之中,一些零星地块上立起了警示标牌。沿垄道走近,一块四方田上立起的警示牌上显示此处为“金沙社区撂荒地整治复耕点”。

记者用手机扫一扫警示牌上的二维码,得到了更详尽的信息:耕地0.7亩,承包人金沙社区一组村民杨雪芳,撂荒原因是“家中无劳动力”,2022年6月,在村集体组织的协调下,农户将耕地委托其他村民代耕,撂荒地得以复垦。

致富经_致富经一亩地赚40万_致富经20170215

▲彭州市九尺镇金沙社区撂荒耕地整治复耕点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空心率加剧等原因,使得耕地撂荒不容忽视。去年,成都市发布了十条措施防止耕地撂荒。一系列整治撂荒地的探索在全市各涉农区(市)县推开。来自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全市全面复耕复种撂荒地2730.8亩。

事实上,作为一座人口超2100万、GDP超2万亿元的超大城市,“成都并没有多少荒地”,四川省社科院研究院、四川省政府乡村振兴智库首席专家郭晓鸣说。但正因如此,成都的每一寸土地都弥足珍贵。“在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政策条件都更优异的成都,哪怕是撂荒地,也要用好、用出经济价值”。

这也就给成都抛出了一道更艰巨的题目

撂荒地上怎么上演致富经

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相得益彰?

带着对这一全新命题的求解

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深度报道组记者

前往邛崃、彭州、双流等地

进行了多维度的采访调研

何以致荒?

主因是农村劳动力的缺乏

“再过十年,这里的土地流转率会超过90%甚至更高,可能很难再找到仍愿意下地种田的农户”,汪滔是彭州市九尺镇农办主任,他告诉记者,在九尺镇目前仍在下田的农户绝大多数是“50后、60后”。

这是不少农村面临的普遍问题。事实上,位于彭州东部的九尺镇拥有耕地6万余亩,是典型农业大镇、农业强镇。但以九尺镇金沙社区为例,社区6000余亩耕地,农户仍在自种的,仅有不到三分之一。

“年轻人喜欢出去打拼,下地种田的,只剩下存在土地情结的老人”,汪滔说,而一旦这些老人出现了身体问题或其他复杂的家庭原因,土地就撂荒了。

致富经20170215_致富经一亩地赚40万_致富经

▲彭州市九尺镇金沙社区撂荒耕地整治复耕点

金沙社区一组村民杨雪芳的0.7亩耕地撂荒,就是因为“家里没人种地了”。杨雪芳一家外出务工,唯一种田的老人两年前去了城里帮子女带孩子,土地也就荒了。去年4月,当地在撂荒地的集中排查中发现了这块地撂荒。经村集体经济组织协调,杨雪芳家的土地交给了当地另一户村民代种,每年支付杨雪芳一家约600元租金。

交给邻居代种,是村集体在协调复耕过程中,给出的众多方案之一。其实若由村集体出面将土地流转,租金会更优厚,但杨雪芳一家没有意愿,“老人觉得还是把土地留着更踏实”。

“当前,农村撂荒地主要集中在小农户手里”,汪滔说,每一小块撂荒地的背后,都是一个复杂的家庭问题。而推动每一块撂荒地复耕复垦,其实也是村集体、村干部对一个个家庭细节问题的调节。

汪滔顺手为记者指向附近不远处另一块田:“这块地也有撂荒风险,这家的夫妻不打算再种,已经同意由村集体将土地整治后,将土地流转”。而沿路行至金沙二组,两块相邻撂荒地的整治更有故事。

致富经一亩地赚40万_致富经20170215_致富经

▲彭州市九尺镇金沙社区撂荒耕地整治复耕点

一块只有不到0.2亩,一块大约0.3亩,两户村民的两块“迷你”田在去年撂了荒。可偏偏两块荒地中间还夹着一块李姓村民正在种的田。

“村民同意将土地进行流转,可哪有种粮大户愿意去种这么小的田,连机器都放不进去,更何况中间还夹了一块别家农户的田”,汪滔告诉记者,村集体犯了难。但办法总是有的,村集体征求了李农户以及其他相邻地块承包农户的意见,发现租金可观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够接受土地流转。于是村集体将两块撂荒地以及相邻的3家农户的地一起整合起来,小田改大田,零星改连片,打包租给了种粮大户,最终租出了不错的价格。

精准施策,甚至一户一策,是九尺镇整治撂荒地的举措。“解决农村的具体问题是很曲折的”,汪滔说,尤其农村空心化的问题还将继续加剧,这就需要基层干部有耐心,更要有创新。

撂荒地上的经济账

“社区+企业+农户”如何致富?

“务工一个月,土里刨一年”,这是许多农民的现实写照,也是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现实原因的调侃——种地不挣钱。

因而在郭晓鸣看来,对撂荒地的整治,除了排查、约束、奖励,根源还是要让土地焕发生机,让农田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这一方面,记者调研发现,成都各涉农区(市)县有着不同方式的探索。

邛崃市平乐镇旅游资源丰富,客流量大。于是平乐镇利用文旅资源做起了文章。

致富经一亩地赚40万_致富经_致富经20170215

▲改建后的天府农趣乐园

11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平乐镇的金河社区。那里毗邻骑龙山茶马古道和川西竹海景区,有白沫江穿村而过,一年四季游人不断。在金河社区7组,800亩的油菜田绿油油一片。竹编风格的观景台、凉亭、步道在农田旁,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田园旁,火车道绕园一周,绿色的观光小火车已成为“网红项目”。

这里如今是天府农趣乐园。但在两年前,这里有500亩的土地被撂荒了8年。

这片耕地早在2006年被流转给企业种植茶叶。2013年起,企业经营不善导致土地撂荒,村民自此再也没有收到过租金。平乐镇金河社区党委书记徐代江告诉记者,2021年,社区两委决定将土地整理并恢复种粮,但谁来种?又如何盘活这片地,让农户赚得到钱?

金河社区采用的是“社区+企业+农户”的模式。社区成立股份合作联合社,以“投资+运营”的方式与成都文旅邛州公司开展“景村联建”,打造天府农趣乐园,企业负责项目投资建设、合作社负责运营管理,村民则可以入股获得项目分红。

田园风光打造好了,谁来种田呢?记者看到,田里正有村民在除草,而他们正是金河社区的农户。“合作社聘用了本地闲散农户来种植,种植的收益‘谁种植、谁持有’”,徐代江说,所以村民们现在在这片地上可以拿到好几份钱——土地租金、入股分红,以及种田的收益。

致富经一亩地赚40万_致富经20170215_致富经

▲改建后的天府农趣乐园

每个季度,金河社区会根据农事节令举办不同主题的旅游节活动。“去年这片天府农趣乐园刚开园不久我们就举办了首届油菜花节”,据徐代江回忆,那一次,整个平乐古镇的人气增加了三分之一,川西竹海的门票收益增加了三分之二,农户们销售的农产品更是销量火爆。依托着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大片撂荒地成了经济田。

撂荒地的利用,因地制宜是关键。

在双流区黄甲街道也有因复杂历史原因而形成的撂荒地。在升平街附近,30余亩的空地正被打造成“麻小二的菜园子”。这片地有部分属于农业用地,部分目前征而未用。打造前,空地一直撂荒,被用作堆场。11月2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麻小二的菜园子”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打造,那里将成为一片“共享田园”。

致富经一亩地赚40万_致富经_致富经20170215

▲双流区黄甲街道30余亩的空地正被打造成“麻小二的菜园子”

记者看到,菜园中菜地的划分区域整体呈一个盛开的海棠花瓣形状,花瓣内均设有观光栈道,一幅美丽田园风情的菜地雏形已初步呈现。景观完成后,社区将会把二荆条种植加工、网红孵化、农业体验活动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农业+”的运营模式,让这块菜地更加具备价值。

“虽然曾经是撂荒地,但现在它拥有多重功能”,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宏波介绍,菜地将划分成若干小单元,打造完成后,普通居民可以来认领菜地,体验种植,并获得菜地种植的蔬菜。这片曾经的撂荒地,一方面被用作农业生产,一方面成为城市绿地,此外,还为都市居民提供农趣体验,创造多元农业场景,实现了一举多得。

破题关键

谁来推动“小田并大田”?

谁来引入专业种植团队?

与平乐镇、黄甲街道的特色不同,九尺镇并没有背靠文旅资源,又是农业大镇,“我们最大的特色、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汪滔告诉记者,九尺镇的耕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水系丰富、土壤富饶,“我们这里几乎全部是水田,有很好的产量,这就是我们的定位”。

也正因如此,九尺镇的探索是紧紧围绕耕地规模种植的经济效益做文章。

“引入种粮大户或是农业种植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是有效的做法,也是未来趋势”,汪滔说,但拦在“规模化”前面的“拦路虎”,是撂荒地的“不成规模”。

在九尺镇金沙社区,大多成规模的连片土地已经流转给种粮大户,而零星出现的撂荒地,往往东一小块、西一小坨,这让流转很成问题。因为没有种粮大户愿意租种零星地块,“农机都跑不起来”。

致富经一亩地赚40万_致富经20170215_致富经

▲彭州市九尺镇金沙社区撂荒耕地整治复耕点

从经验来看,种植企业或种粮大户比较青睐于租种规模大、地平坦、交通好、收成高的耕地。根据耕地不同的条件,九尺镇的土地流转租金最便宜每年500元一亩,最贵则达到每年2000多元一亩。“一般3-5亩大小的地块比较适合流转”,汪滔说,比如蔬香大道旁的土地进行规模化流转,平均租金能达到每年1440元一亩。而即便是条件普通的田,农户的小田租金若达到每年500元一亩,那么“小田并大田”后,租金至少也能达到650元一亩,不仅农民受益更高,土地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后,产量也会更高。

谁来具体推动“小田并大田”?谁来引入专业种植团队?

“一定要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主导作用”,郭晓鸣的观点是,需要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赋能,土地的种植、承包经营,乃至撂荒等行为,不该只是农民的自发行为,更不该由政府部门直接兜底,而是应该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责任主体地位。

九尺镇的探索正是如此。据汪滔介绍,目前,九尺镇的11个村、社区纷纷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中,昌衡村、石泉村、升平社区均已以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开展了土地流转,1144亩土地作为村(社区)集体经济资源被流转给了专业团队。金河社区也已成立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准备积极提升土地质量,整合零星土地之源,引入专业机构、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探索规模化种植。“这样一来,不仅农民的土地租金收益更高,年底还能拿到二次分红,谁还会任由土地撂荒呢?”

“当耕地实现集中连片,也就不再会有撂荒风险”,对于农民而言,这是更高的收益,对于土地而言,这是更好的收成。

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变化

撂荒地如何“活起来”?

村集体代表着农民的利益。在郭晓鸣看来,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大做强,能够挖掘、提升土地的经济价值,与此同时,撂荒地的整治利用,也恰好可以成为强化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和路径。通过整治撂荒地,可以促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合作,并创新合作模式,“因为荒地正是村集体手中的一项有待盘活重要资源”。九尺镇的探索正是如此,平乐镇的探索也是如此。

“不能把撂荒地的利用简单化”,郭晓鸣说。尤其在成都,这里土地资源宝贵,这里更承担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任。“对于撂荒地的整治利用,我们要看到它更大的意义,它会同步带来产业结构、甚至人才结构的一些积极变化”,郭晓鸣说,它可以成为一块重要的,能够释放潜力、产生更大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撂荒地之所以撂荒闲置,主因是农村现有的资源结构、人力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而农村并未及时对资源利用方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致富经一亩地赚40万_致富经20170215_致富经

▲双流区黄甲街道30余亩的空地正被打造成“麻小二的菜园子”

“对撂荒地进行开放性的开发利用,是必须突破的一个关键点”,郭晓鸣认为,这是撂荒地“活起来”的关键,也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的关键。虽然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撂荒地的整治利用过程中扮演主角,但仅依靠村集体的力量,难以对土地进行有效的开发。所以必须构建开放性的开发,与市场接轨,导入新的资源和业态,才能有效治理撂荒地并提升撂荒地的利用效率。

“而成都是拥有两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需求更强,资源条件也更加优越”,郭晓鸣说。就这一点而言,撂荒地的整治,不仅要排查、要复耕,更要用好,用出经济价值。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