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直接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所在。“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更是我们生态建设的重点、绿色发展的基础。“乡风文明”是农耕文明复兴,也是直接解决亲情乡情缺失、熟人社会消失、人与人信任危机问题的重要载体。“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建设的基石,更是有效解决我们基层组织虚化、基层自治缺失、基层法治失效、基层德治失灵问题的“一剂良方”。“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们的立党初心和执政基础,更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模拟题目】
随着国家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落户J县,J县将区域内的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生态产品,打造出“泾源黄牛肉”和“泾源蜂蜜”等本土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对于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要点】
一、扣题表态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采摘业、旅游康养、林下特种养殖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着力实现生态与产业的“共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持。J县的做法,既实现了生态保护,也实现了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格局,是非常值得点赞和学习的。
二、分析影响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生态产品,实现产业发展有其积极意义,主要有:
第一,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推出特色农产品、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等一系列生态产品,在实现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更多的财富积累的同时,提升人民群众对“两山”转化成果产生的幸福感和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第二,打造区域特色生态产品品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通过整合各类优质生态资源,重点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旅游、蜂蜜、草畜等产业,赋予“泾源黄牛”地理商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乡村生态产业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
第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同时,以产业兴旺促乡村全面振兴。J县通过发展生态产业,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提升了集体的经济效益,助力农村的经济增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最终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
三、现状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仍有广阔发展空间,关键要在产业发展基础方面继续夯实,当前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项也需及时补足和加强,主要有:
第一,乡村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仍不够强,表现出门类不全、规模较小、链条较短、布局较散的特征;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都亟待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农民获得的增值收益都比较低;一些地方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突出,产业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都需增强。
第二,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能力有待提升,主要是农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等较为薄弱,农业标准化建设推进较为缓慢,这些都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第三,乡村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和配套设施支撑仍不足,制约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的障碍依然存在,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技术研发支持力度不够,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乡村交通物流、网络通信、仓储冷链、商业网点等设施建设也有待加强。
四、措施对策
要解决好这些现实问题,为更好地发挥生态资源,打造高质量生态产品,需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聚焦稳住农业基本盘的要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农业产业特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农村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第一,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生态产品。根据自身特点,依托乡村农产品、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绿色产业,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进生态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大力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牌效应显著的特色生态产品,通过“一县一业”、“一域一产品”的方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品牌效应,走出特色生态产品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千亩茶园,集特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一条龙产业链,打造亮点特色生态产业。
第二,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方面,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机制,通过对乡村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减少税收力度,给予一系列政策、资金、创新发展项目等扶持,以乡村龙头企业为主线,加强资源整合、要素集聚和政策集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全面发展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对农业专业技术型人才和返乡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等,给予发展空间、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带动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发展家乡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当地生态产品创新创业。通过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等方面切实发力,持续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第三,强化专业培训,提升农民农业技术水平。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增设本地实际生态农产品发展状况的书籍,强化农民的自身学习,邀请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农业领域专家、生态产品产业发展带头人,集中授课培训,介绍高效先进农业技术、生态产业化发展和电商致富的经验等,带领群众走进田间地头、加工厂,让农民切身感受生态产品产业发展的优势,从而积极投入到生态产品生产事业中。另一方面,聚焦产业现存关键薄弱环节切实发力,积极引进大中型生态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提升农民农业技术水平,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第四,探索多元发展,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一方面,加大对农产品、生态产品产业升级改造,实现传统生态产业转向现代生态产业的同时,依托天然生态资源,将本土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等有机结合,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各类休闲农业新业态,走出一条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打造本地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吸引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另一方面,全面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拓宽产业门类,重点发展乡村订单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优化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畅通产品进出乡村的通道。
第五,完善基础设施,做强做优现代农业品牌。一方面,不断完善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既要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城乡交通、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物流短板,又要瞄准构建世界一流数字农业基础设施目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多方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推送特色生态产品产业内容,也可以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本州特色生态产品宣传视频、直播并与观众互动。同时,广泛参与国际农产品展览,让本地农业产品品牌走出去,做强做优现代农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