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良,男,1969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副院长,黄冈市食用菌协会会长,湖北省食用菌协会理事。先后赴美国、日本留学,主持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类课题1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获第九届黄冈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20年12月24日,天气晴好。

在麻城市木子店镇黄泥坳村,湖北金顶循环农业产业园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出菌大棚里,一排排菌棒上亭亭玉立着一丛丛饱满厚实的香菇,生机勃勃。

村民李玲花正和另5位村民一起忙着装栗蘑菌袋、打孔、封装,忙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景象,在一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原本荒芜破烂的废弃养猪场,走上了循环产业园之路;

一堆原本不受人待见的枯枝杂草,摇身变作菌棒原料、环保肥料;

一条原本颠簸难行的黄泥路,修成了平坦宽敞的柏油路;

一处原本无人问津的山里乡村,就这样闪闪亮相在世人面前。

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一个人——黄冈师范学院教授、湖北金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永良。

勇闯“禁区”废弃养猪场变身现代化食用菌种植基地

“刚来这里时,除了4堵不完整的承重墙,全是杂草。”回想起2019年9月10日看到的木子店镇黄泥坳村废弃多年的养猪场,再看着如今矗立在眼前的一座座现代化大棚,郑永良眼里是满满的坚定与自信。

木子店镇有着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每次回家,郑永良都会到大山上转一转,看到资源闲置,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何不利用自己所学变废为宝,为乡亲们致富出把力呢?

木子店镇多次与郑永良联系沟通,郑永良也带领团队多次考察。

然而,在养猪场栽培食用菌,一向被认为是个“禁区”。

“只要消毒彻底,接种培菌严谨,管理科学,‘禁区’也得闯一闯!”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与梦想,郑永良敢想敢干。

他连人带物一头扎进去,拿出全部积蓄和家当,并动员亲属和亲戚帮忙,整治环境,改造猪舍,成立湖北金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购买设备,建设大别山食药用菌研发中心。

仅用一年时间,改造建设约3000平方米的办公及研发大楼——实现了菌种分离、纯化、初步实验、分子鉴定到大规模推广种植;

改造约10000平方米的16个现代设施大棚——通过安装的温控、加湿和通风系统,实现对温度、湿度、通风的自动控制;克服因气候异常对香菇种植的影响,改善香菇生长条件,缩短种植周期,既提高产量,又提升鲜菇品质;

改造利用2套高效生物发酵罐——可同时发酵生物质原料约3000吨,可年利用废菌棒生产生物有机肥5000吨;

还有高温高压蒸汽灭菌锅、烘干车间、保鲜库、自控接种培菌车间……

一个可年产菌棒300万棒的现代化新型科技型农业企业已跃然呈现。

科技支撑让产业发展挑起“金扁担”

你见过稻田里种蘑菇吗?

2020年12月24日,在上马石村100亩“稻菌连作”高效循环农业产业基地里,郑永良掀开地膜,扒开一层粉碎搅拌物,丝丝白嫩细密的菌种躲在其中。

“我们正在用冬闲稻田种植赤松茸。这些粉末是用大别山野生芭茅草做成的培养料。这是一种生态种植新模式——‘稻菌连作’。”郑永良介绍,“种菇子不难,难的是种出特色,种出水平。”他认为,只有依靠科技支撑,才能将木子店镇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优势发挥出来。

“稻菌连作”——“稻”是木子店地区特有的美人糯,“菌”则是通过驯化分离筛选得到的“菌”(其培养基来源于木子店地区最容易引发山火的芭茅)。利用水稻收获后的闲田时间栽培赤松茸,栽培料就地还田又可作为下轮水稻的基肥,实现水稻的绿色高效栽培,提高农村的综合经济效益。

这个连作模式不但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又解决了长期以来冬季农村生产闲田问题,还解决了木子店地区满山遍野芭茅成灾容易引发山火问题,一举多得。

科技带来的红利还远不止于此。

不仅仅是芭茅,还有木屑、秸秆等,都可以用来制作菌棒,培养香菇、栗蘑、羊肚菌、木耳等食用菌,既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而生产废弃的菌棒经二次发酵沤肥后,还可用作有机肥料直接还田,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基本实现零排放。

“我们充分利用黄冈师范学院人才学科优势和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平台资源优势,建设金顶循环农业产业园,打造食用菌产业区和有机肥产业区,以技术支撑和创新驱动构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创新产业链。”郑永良的目标高远务实。

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公司攻坚克难,生产各类菌棒30万棒,利用农林废弃物500多吨,产值达到500万元,实现利润近100万元。

创新模式让产业扶贫惠及千家万户

刚到麻城市区送完一车新鲜香菇回来,郑金华就拿着扳手忙活在公司黄泥坳村基地的自动制棒生产线上,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检查是什么原因让传送带卡壳了。

郑金华是上马石村人,母亲不会说话,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两个小孩需要照顾,以前只能靠农忙时到处赶场子开农机赚点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郑永良得知郑金华懂机械、会开车后,就让他来公司上班,负责跑运输,维修机器,每年工资8万元。

不到十分钟,传送带在郑金华的捣鼓下就正常运转,将菌棒传送上架“孕育”。

“现在赚得比以前多,而且就在邻村,离家也近,心里踏实多了。”郑金华说完,就赶着去察看自动拌料生产线的运转情况。

像郑金华一样,木子店镇有200余户群众和种植大户参与公司食用菌的种植和生产,仅这一项,户均实现增收1万元左右。

这得益于公司采取“集中制棒、集中培菌、分散出菇”的模式,在上马石、向明村、大堰河、马牙山等村流转土地600余亩,建设生产基地10个,形成了“1个中心+10个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实现周年化生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我们不仅仅是吸纳村民务工,更是对他们进行菌种培育等多方面的技术培训,把农民培养成技术工人,为今后的扩大再生产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郑永良深知人才的重要性,通过公司的技术支撑,实现“产学研政”一体化扶贫,让产业扶贫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实现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

“下沉农村,走进农民,服务三农,真正将文章写在田间地头。”这是郑永良时刻记在心间的话,也是他正在走的路。(通讯员:林涛、汪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