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技术指导(四)_蜂友之家养殖技术_蜂群养殖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中蜂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管理不当,危害非常严重,现就个人观察及与蜂友交流结果与大家分享。

蜂友之家养殖技术_养蜂技术指导(四)_蜂群养殖

一、中囊病发病症状

发病死亡的多是5~6日龄的幼虫或刚封盖的大幼虫,大约有1/3死于封盖前,2/3死于封盖后。死虫直卧巢房下方,头部翅起,体色先变黄白,后转棕黄,头部是灰黑色,内部组织液化。液中呈现颗粒头物,外皮为坚韧而透明囊状。死虫的房盖下陷,常被工蜂啮开或穿孔。腐烂物无粘性,没有明显的臭昧,干后容易清除。此病在发病初期,少量死虫立即被工蜂清除,随后蜂王重新产卵而使子脾出现“花子”,与欧洲幼虫病初期的病状相似。

二、非感染性中囊病发原因防治

1、非感染性中囊病发病原因

(1)温度不适宜

蜂群哺育幼虫需要34.8℃的最佳温度,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外界温度过高、过低、温差大及蜂脾不相称,都可能导致实际温度与最佳温度的偏差,致使幼虫发育不健康。

(2)营养不足

去年春分蜂季节,自然分蜂收捕一群,二代子发现此病,立即提出严重脾介台远距离人工分蜂,后病情消失。由此可见,在弱群及蜂王产卵旺盛群中,蜂群的哺育力与蜂王的产卵力不匹配,导致幼虫营养不良,是出现此病的原因之一。

(3)应激反应

在平时的开箱检查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蜂群,开箱提脾后工蜂就离脾,在低温时,工蜂长时间不上脾护脾很容易造成幼虫受冻受损患病。

2、非感染性中囊病防治措施

(1)培育抗病蜂种。

(2)发现患病蜂群,及时查找患病原因对症调整。

如果是因为温度不适宜,应人为的对蜂群做适当的保温或降温措施。

如果是因为蜂王产卵旺盛,幼虫得到的营养不足,应及时关王,并补助饲喂至封盖,也可调出幼虫到其他群哺育,并补给原群即将出房封盖子脾,加强原蜂群的哺育力。

如果是因为应激反应,应减少检查,更换少应激蜂王。

三、感染性中囊病发病原因及防治

1、感染性中囊病发病原因

感染性囊状幼虫病病原是一种圆形病毒。它主要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巢和蜂具也能沾染病毒而传播。尤其是刚死的幼虫体有极强的传染性,一只幼虫尸体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只以上健康幼虫致病。西方蜜蜂对此病有较强抗病力,感病后可以自愈;而中蜂一经感染就容易蔓延流行,使蜂群遭受巨大损失。蜜蜂的幼虫一年四季均可感病。

病虫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工蜂的饲喂活动传播给健康幼虫。早春及初冬,被感染的工蜂则是传染源。传染是经口进行,病毒随食物进入幼虫体内。

2、感染性中囊病防治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

(2)适时换王针对两个高峰期适时换王断子,也可幽王断子清巢,减少寄主,切断传染的循环,减少主要传染源。

(3)药物治疗

①用半技莲(狭叶韩信草、向天盏)干章50克,加人适量清水,先以猛火煮沸,继以微火续15-~20分钟,滤渣后,趁热配成浓糖浆,于傍晚可喂8~10框蜂。蜂数多于或少于8框的药量相应增减,每隔5~7天環1次,直至病好为止。

②连翘、野菊花各25克,甘草25克,可用于10~15框蜂的治疗。

③大青顺、板蓝根各50克,金银花25克,煎汤,可用于10~15框蜂的治疗。

④用马草50克、墨旱50克、大蒜头25克,加适量水煎煮后,过滤去渣,按1:1比例配人白糖溶化,可喂10框蜂。每隔3天喂1次,直至病好为止。

结束语:蜂病重在防御,防御的重点在饲养强群,培育抗病蜂种,同时可在蜂场周围种植一些金银花等增强抗体的中草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