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黑的短发,方脸宽额,高挺的鼻梁,紫铜的脸膛有棱有角,眉宇间坚毅的眼神,沉稳而干炼,这个人就是樊得勤。此时的樊得勤正带着几个工人,在给自己家院子安装保暖顶棚。爱人张爱红也没闲着,房前屋后操持着家务。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黄草沟村,当说到樊得勤的名字时,村里的乡亲们都会说“熟得不能再熟”。

樊得勤所在的黄草沟村,是一个传统畜牧业为主的贫困村,全村总面积7.6万亩,人均草场不足千亩,草畜矛盾突出。乡上工作人员介绍,樊得勤和张爱红夫妻俩在村里的名头很大,原因是这夫妻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摸索,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山上放羊”模式到“山下育羊”模式的转变,不但自己致富了,还带动众多藏族乡亲从以前顶风冒雨、赶牛挡羊,到现在按照市场规律在家“育羊”观念的转变,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畜牧  养殖致富_养殖致富经_致富养殖信息

“你们来的不凑巧啊!去年舍饲养殖的1400多只羊,元旦前几乎都出栏了,现在只有两百多只牦牛在山上散养。”樊得勤笑着说。

站在樊得勤家门口,就能看到鑫源舍饲育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景,樊得勤和张爱红就是这家合作社的“主人”。这片养殖小区占地4000平方米,拥有12座养殖大棚,2座储草棚, 1座饲料间,1间消毒室……和祖祖辈辈生活在祁连山中的大多数牧民一样,多年前樊得勤和张爱红也是以放牧为生。全家只有1300亩草场,年份好的时候最多能养140只羊,那时候畜产品价格低,家里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很紧张,为了改变现状,樊得勤通过多地观摩考察,看到了舍饲养殖的商机,通过不断摸索尝试,建立了养殖合作社,随着合作社规模逐渐扩大,从最初存栏400只羊到目前的1400只,牦牛从成立之初的35只发展到目前的270只,仅2018年纯利润就达35万元,这样的成功在全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致富养殖信息_养殖致富经_畜牧  养殖致富

畜牧  养殖致富_养殖致富经_致富养殖信息

“市场、技术、资金都很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有吃苦耐劳的拼劲和闯劲!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被‘逼’出来的。”提起自己的“致富经”,樊得勤感叹道,“在以前能有这样的收入,想都不敢想。”此时的樊得勤和张爱红想的最多的是:“走致富路,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是全村,甚至是全草原牧民共同走致富之路。”有了这种想法,夫妻俩就积极行动起来。

2015年,黄草沟村成为张掖市65个精准扶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52人,其中7户因缺少劳动力以及草场面积较小等因素,无法发展养殖业。樊得勤和张爱红了解情况后,积极为7户贫困户分忧解难,将每户13只基础母羊作为资金在鑫源舍饲育肥养殖农民合作社进行入股,在第二年9月初对每户贫困户分发7只羔羊作为分红,有效减轻了贫困户的负担。

吃过午饭,樊得勤要去本村贫困户张伟家谈谈“合作”的事。贫困户张伟今年59岁,常年患有高血压,妻子张卫红,今年57岁,也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考虑到合作社规模大、收益稳定,加之自己腿脚不便,老两口打算将现有的120多只羊入股鑫源舍饲育肥养殖农民合作社,经过简单的协商后,樊得勤与张伟达成了扣除饲料费和人工费,按照当年羊出栏价格的60%进行分红的协议,这个结果二老很满意。除了贫困户,其他想搞养殖的村民每次来樊得勤家“取经”,他都很乐于相助,哪里有销路?哪里有好品种的羊?哪里的羊贩子收购价格好?樊得勤都与大家分享,在樊得勤夫妇的倾囊相授下,越来越多的牧民走上了致富路。

樊得勤说:“现在大部分牧民的观念在逐渐转变,有条件的牧民,都在考虑舍饲养殖,条件不允许的牧民也想方设法通过‘借牧’等方式发展生产,现在大家积极性很高,‘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