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猪母

淮猪母

黄淮海黑猪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包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广大地区。其主要地方猪种有:分布在淮河两岸的淮猪(龟括江苏的淮北猪、山猪、灶猪,安徽的定远猪、皖北猪,河南的淮南猪等),河北的深州猪;山西的马身猪;山东的莱芜猪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大耳猪等。由于这一广大地区的生态条件基本相似,农作制度,饲料种类、养猪方式类同,各地猪种血统上有相互影响,外形特征、特性亦相类似,故统称黄淮海黑猪。据1978-1982年统计,有黄淮海黑猪40多万头,其中淮猪约占65%,深州猪约占18%,莱芜猪、马身猪和河套大耳猪数量较少。

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化开发较早的地区,养猪历史十分悠久。据对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5300一6500年)的出土文物考证,三分之一的古墓中葬有家猪的骨骼。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附近出土的文物中,有陶猪数个,系北魏时期(公元420---533年)的葬品。亦证明该地1400余年前即有养猪。

历史上黄淮海黑猪分布区黄河、淮河、海河常泛滥成灾,易旱易涝,土壤瘠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作物以麦类、甘薯、玉米、豆类、花生、高梁、谷子等旱作为主。由于地广人稀,闲散土地较多,群众养猪多采用放牧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猪在较艰苦的条件下培育而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三至五世纪)和北宋时期(公元十三世纪),由于战争的影响,中原人民两次南移,淮河流域的淮北猪亦随之流动。它向东被引入沿海垦区,逐渐形成了灶猪;向南引入镇、宁、扬丘陵山地,逐渐形成了山猪,向西南经淮河入安徽、河南的淮南丘陵地区,形成了皖北猪[]、定远猪和淮南猪。由于人们选种上的偏爱和自然环境条件稍有不同,它们逐渐成为略有差异的类群,而且往往“类群之内还有类群”。但它们在猪种起源上是属于同一类型的。 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产区曾引入巴克夏、中约克夏等猪种与本地猪种广泛杂交。由于杂种猪生长快,受到群众欢迎。有的地区留其作种猪繁殖,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杂种猪。这就为以后培育新淮猪、北京黑猪、山西黑猪等猪种打下了基础。由于多数地区没有建立繁育体系,群众任意选留种猪。因而近十年来,地方猪种的数量大大减少,有的地区近乎绝迹。近年来,这一情况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例如,苏、皖、豫、鲁四省有关部门经过协商,于1982年11月成立了四省淮猪育种委员会,加快了淮猪育种工作的进程。

黄淮海黑猪分布面广,能适应较粗放的饲养条件,虽生长速度较慢,但胴体瘦肉率较高。这是一个可贵的特点。今后应扩大纯种猪的数量,加强本品种选育工作,建立纯繁与杂交利用相结合的繁育体系。

外貌特征

体型较大,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筒长直,背腰平直狭窄,臀部倾斜,四肢结实有力,被毛黑色,皮厚毛粗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 乳头7-9对。

生产性能

淮猪成年公猪体重140.6千克,母猪体重114.9千克,头胎产仔9~10头,经产仔13头,日增重为251克。深州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50~200千克,母猪为100~150千克,头胎产仔10.1头,经产仔12.8头,高水平营养日增重为434克,屠宰率为72.8%。马身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21~154千克,母猪为101~128千克,初产仔10.5~11.4头,经产仔13.6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50克,瘦肉率为40.9%。莱芜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08.9千克,母猪为138.3千克,初产仔10.4头,经产仔13.4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59克,屠宰率为70.2%。河套大耳猪:成年公猪体重149.1千克,母猪为103千克,初产8~9头,经产仔10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25克,屠宰率为67.3%,瘦肉率为44.3%。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