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结构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轻沙壤土(pH值5.5-6.5),中上等肥力,耕作层深度在30cm以上,净作或间作,实行起垄栽培,起垄高度20cm以上,播前清洁地块,并进行土壤消毒。

二、施足底肥。各地要根据土壤肥力,按照目标产量,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遵循稳氮增磷补钾的原则,最好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基肥以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左右,高产创建项目区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测土结果,结合产量指标及薯块需肥特性确定具体施肥量。

三、适时播种。春种应在当地气温基本稳定并达到10℃、土壤10cm处,地温为7℃时播种,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最迟到4月上旬前播种结束,具体要根据当地气候、所选品种特点及商品薯市场价格确定最佳播期,各乡镇要以马铃薯出苗后不遇晚霜为原则,合理确定播种期。

四、选用优良品种。品种要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威芋3号、威芋5号、宣薯2号、青薯、云薯、合作88等,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要求,选用合格的脱毒种薯,以小整薯播种为主,每个种薯重30-50克,大种薯要进行切块,并注意消毒。

五、合理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产量指标、栽培方式等具体情况确定种植密度。分带轮作:5尺开厢双套双,行距×株距=2.5尺×0.6-0.8尺,保证亩株数在3000株以上;宽厢宽带:8尺开厢4行马铃薯套装2行玉米,4行马铃薯占地6尺,株距0.8尺,保证亩3500株以上;净作:采用双行起垄宽窄行种植,宽行×窄行×株距=2尺×1.5尺×0.8尺,保证亩株数4000株以上。

六、田间管理。苗高5-10cm,进行第一次中耕浅培土、追肥管理;中后期管理,在结薯期以促为主,重点中耕培土,现蕾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除草,要高培土,使垄高达到20 cm以上;现蕾期及时进行排灌管理,若遇大雨要及时开沟排水,保证田间不能有积水,要视苗情追肥,追肥宜早不宜晚,宁少毋多。现蕾前,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亩施尿素5-8公斤,磷肥5-10公斤,钾肥10-15公斤,或亩施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开花后,不缺肥的地块则不宜再追氮肥,地上部分不宜超过80cm。在现蕾期及时摘除花蕾,适量喷施钾肥及铜、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七、病虫害防治。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策略,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病毒病、枯萎病、蚜虫、黄蚂蚁等,生长的中后期为主要防治期。

晚疫病:西南地区为晚疫病高发区,注意防控。前期用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80%喷克或80%大生600~800倍液喷施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高风险期用25%或35%的甲霜灵或72%的克露,每隔4~7天喷一次;交替换药,以防使用同一药剂真菌产生抗药性。

虫害防治:马铃薯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和地下害虫(地老虑、蛴螬、金针虫和蝼蛄)。

主要防治方法:

(1)蚜虫22%氟啶虫胺腈(特福力)悬浮剂10ML/亩或10%蚜虱一遍净(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2)地下害虫用毒死蜱乳油。

八、适时采收。当马铃薯地上部分变黄时即可收获,不宜在雨天收获,挖出来的薯块,应留在地面上晾干表皮水份后,再收回储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