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又叫蚂蝗,对于水蛭这种动物很多人听到之后都会起鸡皮疙瘩,而对于孙磊而言却是宝贝。孙磊养殖的水蛭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十二年来,他通过规模化养殖水蛭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
9月15日下午,在水蛭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一个普通80平方米的池子里,住着成千上万条水蛭,这里有200多个这样的池子。
记者梁婷: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来安街道的水蛭养殖基地,顺着我们的镜头大家可以看到,现在阿姨们,正在池塘里捡拾这个水蛭,这已经是捡拾半桶准备倒在大桶里面了。据了解,这个水蛭叫做宽体金线蛭,这种水蛭的鲜货的价格,卖到一百二十元一斤,它经过处理之后的干货能够卖到1600块钱一公斤,然后发往全国各地的药厂。
33岁的孙磊是养殖基地的负责人,12年前,一直在南通做水产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听闻养水蛭,收益高。于是,他就萌生了改行的想法。在南通养殖了八年后,就回到泗阳流转了土地开始养殖水蛭。
养殖户 孙磊:我们这个水蛭正常是5月20号卵茧下水,正常我们放种的时间是在3月20号左右,周期是两个月,产出来苗以后,我们拿回来把他育成小苗,然后下水,开始喂养。正常的养殖周期是三个月,三个月的时候,我们可以达到35尾(1斤)左右,这样就可以上市了。
为了掌握水蛭养殖技术,孙磊吃住都在基地,还外出拜师学艺,从起初把手伸进池子里去捉水蛭都不敢的人,现在天天和水蛭生活在一起。在基地,十几名工人捡拾、晾晒、整理,一刻都没停歇。70岁的吴绍学在水蛭基地已经工作了三年多,他说在家门口就能有班上,有钱赚,也是老有所为了。
工人 吴绍学:把鱼放在池塘里,保证水里面清洁,鱼放在水里面吃虫子,调节水的卫生。现在要把它吃掉的螺丝的空壳把它清池,然后再放上清水调解水质。
池子里除了水蛭就是水蛭喜欢吃的螺蛳等贝壳类动物。等长得到一定大小后,就可以烘干、晾晒了。
工人 张安平:一般都是躲在板子下面,因为它比较怕阳光晒,躲在板子下面比较凉快,我们就把它捡到桶里面,工钱70块钱一天。
虽然水蛭价格高,但依然供不应求,基地年销售额也超过了500万元。随着水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很多人慕名前来学习取经,孙磊也带出了很多徒弟,在全国各地养殖水蛭。这不,他在基地准备建设一个大的烘干房,来满足客户需求。
养殖户 孙磊:现在我们引进的这套设备就是水蛭烘干设备,现在的加工量每天是一吨左右,然后我们后期会扩大一个就是加工量在一万斤这个量。因为现在这个市场上需求量比较大,我们也带来很多客户在养殖水蛭,因为我们要包回收,把这个东西回收回来,我们负责加工,然后销售。
另辟蹊径,别出心裁,这样的特色养殖还真不赖。孙磊凭借着勤劳走出了不一样的致富路。
关
水蛭俗称蚂蟥,由于它养殖技术含量高,一直以来在市场上完全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利润更是远超传统养殖项目。三河镇关门石农村社区返乡农民工吴钦大胆尝试养殖水蛭,年收益近百万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路。
走进吴钦水蛭养殖基地,一排排连栋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塑料水箱一列列整齐摆放,一条一条金黄色的水蛭蜷攀附在荫凉的水箱壁上。乡友吴钦介绍,他养殖的水蛭学名叫“宽体金线蛭”,今年已经养殖第4个年头了,依据我县本地气候条件,每年6月份是养殖水蛭的最佳时节。
2019年,吴钦了解到家乡出台一系列支持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毅然回到家乡,流转土地40余亩,创办养殖专业合作社,立志开辟一条与众不同的“蛭”富路。为了支持他的发展,三河镇镇村两级干部齐发力,积极为他解决创业后顾之忧。
水蛭养殖看似简单,实则有很多技术难题和风险。为了把技术学到家,吴钦花了8万余元在江苏学习了2年时间。目前,他的自繁水蛭苗存活率都是稳定在八成左右,效益十分可观。
水蛭是治疗脑血管病、心脏病药的原料,人们常常把它叫作“软黄金”,目前市场价每公斤价格在1800元左右,且供不应求。吴钦的基地拥有水蛭养殖、培育和干品加工技术,养殖的水蛭销往全国各地,不愁销路。
目前,吴钦的水蛭养殖业日臻成熟,他准备采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统一供苗、统一养殖技术、统一回收加工等方式,带动乡亲们走“蛭”富路。
乡友 吴钦:从事养殖蚂蟥以来,我感到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只要踏实肯干就一定会有收获。在今后的创业路上,我希望通过合作社的发展,为乡亲发家致富,为乡村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莱芜区:做强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核心提示:牛泉镇依托地理资源优势,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农业龙头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了周边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莱芜区牛泉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成立了49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动19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山楂、花椒、鸡腿葱、马铃薯、小米等特色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6月9日,在位于牛泉镇大庄村的山东汶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在成片的池塘里精养水蛭小苗。该公司建于2012年,水蛭养殖基地面积90多亩,常年养殖宽体金线蛭,拥有从选种、产茧、孵化、育苗、养殖到成品加工的整套成熟技术,是目前北方地区最大、最权威的水蛭养殖示范基地,并在2021年制定了济南市水蛭养殖技术标准。“我们基地现在1亩水面可产水蛭700余斤,每条活体水蛭的售价在6-7元,当作种苗的价格可达到10余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所以水蛭又被称为‘软黄金’。”山东汶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民告诉记者。
汶源水蛭养殖基地的不断发展,打开了北方的水蛭养殖市场,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近年来,王振民与公司驻地村庄大庄村不断深化合作,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合作社由大庄村以集体形式入股,投入部分资金,王振民提供管理与技术支持。目前,归属于大庄村集体的财产有13亩水面,每年可给村里带来6.5万元的净收益。”大庄村卢宪奎说,随着养殖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每年可向村里提供劳动岗位30-50个,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的就业问题。
对于未来的发展,王振民表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基础,引导养殖户实行立体养殖,盘活闲置池塘,同时,带动更多对此感兴趣的群众发展水蛭养殖,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让更多的人通过养殖水蛭致富。
在距离水蛭养殖基地2公里外的贺小庄村,济南华兴鸡腿葱种植专业合作社也进入了瓜果采摘期。据了解,合作社在种植鸡腿葱的基础上,发展了火龙果、西瓜、甜瓜、猕猴桃、土豆、华兴蜜桃等特色果蔬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济南华兴鸡腿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模式,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强化支部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基地资源与种植技术优势,聚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壮大地域农产品特色品牌,合作社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合作社生产基地已发展到500余亩。合作社以技术为依托,带动周边乡镇50余个村、6000多户农户参与鸡腿葱的种植生产,合作社统一回收、包装、销售,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我们每天来这里上班,既耽误不了家里的农活,还能增加一份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合作社工作人员吴海莲说。
“下一步,我们将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充分发挥莱芜鸡腿葱的品牌优势,积极打造以‘农耕文化’为主题,集采摘、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基地,更好地助力 乡 村 振兴。”合作社经理侯玉荣说。
荔波拉滩村:水蛭成了“致富虫” 乡村振兴见成效
注1月11日,荔波县佳荣镇拉滩村村委窗外五星红旗飘扬,室内欢声笑语回荡,循声寻去,是荔波县佳荣镇拉滩村正在举行2021年蚂蟥养殖项目分红仪式。
在分红发放仪式上,拉滩村合作社董事长周江维以保住“青山绿水”得到“金山银山”为主题,就该产业项目的运行、经济效益的产生及日常监督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脱贫户明明白白、高高兴兴地拿到这笔分红资金。
佳荣镇2021年拉滩村蚂蟥养殖项目分红仪式
水蛭俗称蚂蟥,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吸血虫”,正是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软体动物,竟被拉滩村村民们当作宝贝一样,精心照料起来,“吸血虫”变成“致富虫”,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蚂蟥养殖项目受益户分红合照
“曾经的贫困户如今成为了项目受益户,精准引导,合作社产业的发展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我看到了家乡带动群众致富的决心,这让我对‘乡村振兴’这一概念有了更加具化的感受。”荔波县佳荣镇拉滩村大学生吴晓玲说。
“感谢惠民政策,让我成为蚂蟥养殖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既解决了我务工问题,又有养殖项目分红,收获了养殖技术,实现了稳定增收梦。”佳荣镇拉滩村脱贫户韦锦湖在参加分红仪式后眉飞色舞地说。
在基地务工的脱贫受益户韦锦湖
为有效改变拉滩村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2021年1月佳荣镇以加快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立足拉滩村水源丰富且水质无污染等优势条件,大胆在传统农业乡镇村谋划实施新项目,改变了该村的发展方向,也带来了发展希望。
“群众溢于言表的激动之情和自力更生的鼓舞之声,为我注入了一股干事创业之劲,干群鱼水情,使我真切感受到这半年来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今后驻村工作队会更加紧密地与村合作社联系在一起,着力提高村民科技兴农意识、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引导群众发展生态养殖项目增加收入,减少群众对土地的依赖。”佳荣镇拉滩村第一书记黎迪说。
拉滩村黎迪
群众纷纷表示村合作社谋划实施的项目真切考虑到了群众需求,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更带来了致富信心,希望村合作社越办越好。
据悉,拉滩村蚂蟥养殖基地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辅以“保底收益+分红”的利益分配原则,通过产业实施带动群众门前就业与增收,脱贫户、合作社和滚动发展分红比例为10%、30%和60%。2021年共养殖蚂蟥200箱5000公斤,覆盖脱贫户60户228人, 第一年户均分红500元,村集体收入达30万元。
任安伟:水蛭养殖敲开致富门
伴着初冬的暖阳,位于宁陵县乔楼乡八里曹村东头的任和水蛭养殖基地正值晒塘期,任安伟正在池塘边整理笼网,几十只大红公鸡四处扒拉着找食吃。
“养殖水蛭一般在夏季,现在得放水晒塘,让塘底保持透气,给明年养殖调理好坑塘。”一边整理着笼网,任安伟一边说起了自己养殖水蛭的创业故事。
在养殖水蛭之前,任安伟在南方打工挣钱,但微薄的收入和寄人篱下的感觉始终让他看不到希望。2012年,结婚后的任安伟返乡开了一个化妆品店,由妻子看店,他与朋友合伙投资一二十万元又在县城、乡镇连续开了3家化妆品店。
2017年,在网上看到养殖水蛭致富的新闻后,一直在寻找致富门路的任安伟心动了。他立即跑到江苏宿迁一养殖场学习。一周时间的学习,交了6.5万元“技术转让费”后,任安伟就开始回家试养。当时,他在老家二楼的房间用玻璃缸养殖了两万尾水蛭,忙活半年却不挣钱。2018年,他又学习了大棚养殖水蛭技术,投资10多万元建了两个大棚,养殖了40万尾水蛭,辛苦一年才挣了一两万元。就这样,折腾了近两年,白扔了20多万元。
水蛭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一定能通过养殖水蛭发家致富。不服输的任安伟开始了第三次拜师,他到徐州学习了吊笼养殖水蛭技术。
2019年,任安伟在八里曹村东头租了一片废坑塘,重新规划开挖水垤养殖池塘。租地、买设备和水蛭苗,他又投资40多万元,养了2000多笼宽体金线蛭,当年就净挣10多万元。
“这次投资让我看到了希望,干劲也大了,累并快乐着。”面庞黝黑的任安伟笑着说,“水蛭俗称蚂蟥,具有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饲料以田螺为主。”
每年4月份开始,任安伟和弟弟就开始忙着育苗:成年水蛭产卵期22天、孵化20天、小苗精养50天。到6月中旬青年水蛭苗装笼下塘,才算真正开始养殖水蛭。在这期间,任安伟还要见缝插针地调理塘水,清塘、上水、消毒、养水,每个环节都不可掉以轻心。水蛭一笼约120尾,三天喂一次田螺,喂三次需换一次吊笼……
“所以养殖水蛭需要很多人工,每次换笼我们得需要三四十个工人,一次就发放2万多元工资。”任安伟介绍,工人要划船进塘把吊笼摘下,带上岸由人工将水蛭捡拾到新笼里,再将旧笼的田螺壳清理出来、清洗吊笼准备下次更换。水蛭养殖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喂食、倒网、起塘、消毒等程序繁琐。
今年,任安伟的40万尾水蛭大丰收,总收成约5700斤,按每公斤236元计算,今年他收入约67万元,除去各项成本,净收入也有三四十万元。
创业成功的任安伟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他在现有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参照外地的经营模式,开始通过“合作社+养殖分场+养殖户”的模式扩大规模,以此来实现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养殖,不断拉长产业链,与乡亲们共享这个致富门路。乔楼村的乔同超在任安伟的指导下,今年养殖了一塘水蛭,净收入五六万元。
为带动更多乡亲通过养殖水蛭致富,乔楼乡也在想方设法对任安伟进行扶持。由于受土地条件制约难以扩大规模,任安伟今年试验了四个刀刮布池养殖水蛭,这样的池大小可以随意设置,也不再需要挖水塘,一个池约投资1500元,非常适合农村养殖水蛭。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我希望通过合作发展,扩大水蛭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我可以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任安伟十分诚恳地说。
他靠养水蛭年入400万,养殖户找到致富路,用20多个池塘养了约15万条
商河县赵西村有一位小有名气的养殖户,他叫赵芹方。10年前,赵芹方看到了养殖水蛭的前景,投入了十几万作为启动资金,在村里挖设了几处鱼塘,从此开启了水蛭养殖之路。如今,水蛭在治疗心脑血管方面应用广泛,受到市场的欢迎。赵芹方的水蛭养殖基地扩大到80多亩,每年靠养水蛭收入高达400万元。谈到未来,赵芹方认为,水蛭作为一种中药材,消费市场广阔,目前价格在1600元/公斤,依然供不应求,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带动全村人致富。
吸血虫不吸血20多个池塘80多亩养殖基地
水蛭的别名又称为蚂蝗,是一种水中常见的吸血虫,但这种普通人避之不及的物种,却是赵芹方的致富法宝。
每年的6—10月份是水蛭从幼苗到成熟的完整发育期,7月份正是它们快速成长的时候。早上,赵芹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20多个池塘共计80多亩的养殖基地,每天都有不同的工作。
“这些水蛭是以田螺为食,吃得多长得快,一只水蛭一天要吃一只田螺,”赵芹方说,这是养殖水蛭的必备,每隔几天,他便要去周边的淡水河去收购田螺。算下来一天光田螺就要消耗3000斤左右。
赵芹方养殖的水蛭约有15万条,按照年龄阶段不同饲养在不同的水池中。赵芹方说,水蛭每隔一星期便蜕一次皮,在整个的蜕皮过程中害怕见光。所以水蛭白天蛰伏在水底,夜晚时才能出来。在水蛭的养殖基地,每片鱼塘上都有一张专门的防晒网,赵芹方和工人除了每天喂食维护以外,还要时刻检修可能破损的防晒网。
“我养的水蛭不吸血,和野生的品种不一样”,赵芹方甚至可以拿起几个水蛭放在手上。这种水蛭品种叫做宽体金线蛭,是赵芹方经过考察后选择引进的品种,不咬人并且和野生水蛭的药用价值相差无几。
曾失败赔过20多万元如今年入400万元
“其实刚开始养水蛭的时候,只是感觉赚钱,但确实不会养。”10年前,赵芹方本是赵西村的一名养鱼专业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比起养鱼,养殖水蛭盈利更多。那时,一斤水蛭的价格高达500—600元/斤,如此高的回报让他心动。那之后,他将养殖的鱼清理掉,又承包了一些鱼塘,购买了一批水蛭苗。
在他赌上积蓄准备放手一搏时,专业知识的欠缺让他栽了跟头。由于不懂水蛭养殖的温度、湿度,诸多水蛭所产的卵茧无法孵化,投入的本钱损失了大半。“赔了差不多有20万吧,但是我看好的事,必须要坚持。”
凭借着多年经验,赵芹方对鱼塘养殖信心十足。通过与同行交流以及自我钻研,很快他就掌握了诀窍,找到了最适合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频率。
如今,赵芹方的养殖基地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每年产出300多万尾水蛭,销售额总计400多万,除去花费的成本,年纯收入在100万左右。
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想带领全村人致富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我相信水蛭还是很有市场的。”赵芹方说,水蛭在10月中旬前后发育成熟,经过晒干后,便能成为一味中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改善作用。
最近几年,赵芹方的水蛭生意做到了南方,10月份一过,就是养殖的丰收季,安徽、江苏等地的采购商会陆续前来收货。“我准备3年之内扩大到500亩,现在对于收购商来说,水蛭依然是供不应求,市场大有可为。”这几年,赵芹方的养殖业发展得如火如荼,饲养、清理等杂活也需要人帮助。为此,他在村里雇用了一些老乡,支付工资请他们帮忙。
提到未来,赵芹方表示,希望在水蛭养殖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这不仅是我的愿望,也是村里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