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注: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

种子种植党参技术要点_党参的种子的种植技术_种子种植党参技术要求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胃生津之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具有调节血糖,促进造血机能,降压,抗缺氧,耐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胃收缩及抗溃疡等多种作用。

党参入药历史悠久,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目前生产规模最大的商品党参为甘肃的“白条党”,另外山西产的称“潞党”,东北产的称“东党”,山西五台山野生的称“台党”。药典收录的党参还有素花党参和川党参,素花党参主产于甘肃文县、四川九寨县,药材称“纹党”。川党参主要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四川北部及贵州北部,商品原称单枝党、八仙党,又称“条党”。

党参分布区域生态条件差异明显,栽植方式各有特点,质量差异较大,但以甘肃白条党、山西潞党和台党、甘肃纹党、川党最著名。为了规范化党参药材生产,保障药材质量,提高产量,必须提倡党参规范化种植。本栽培技术适用于甘肃“白条党”。

党参露头覆膜栽培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党参适应性强,喜温和、冷凉湿润气候,对光照要求较严,耐干旱,较耐寒。在各个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不同。气温在3℃~7℃时,开始萌芽,6℃~8℃出苗,日平均气温18℃~20℃时,植株生长最快。最适宜的春化温度为0℃~5℃。一般在8℃~30℃间能正常生长,温度在30℃以上党参的生长就受到抑制。

党参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党参根在土壤中越冬,即使在零下25℃左右的严寒条件下也不会被冻死,仍能保持生命力。生长期持续高温炎热,地上部分易枯萎和患病害。党参为深根系植物,土壤pH以6.5~7.0为宜,应选择中性、偏酸、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以利党参根系充分发育。党参对水分的需求随生长期不同而异。

播种期和苗期需水较多,缺水不易出苗,出苗后也易干死。定植后对水分要求不严格,但不宜过于潮湿,一般在年降水量400~1200mm,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的条件下即可正常生长。党参对光的要求比较严格,幼苗喜阴,成株喜阳。苗期忌日晒,育苗多选背阴处。定植地要选阳光充足的地方。党参忌连作,一般应隔3~4年再种植,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

党参种子细小,种子萌发土壤含水量以13%~20%为宜;种子萌发最低地温为5℃,15℃~20℃为最适温,超过30℃不利于出苗。试验证明党参种子萌发时是需光的,遮光的种子发芽率仅为2%,不遮光的发芽率达15%。用硼酸处理种子发芽率为75%,而对照仅为16.6%。这是因为弱酸可代替光效应。这也证明了种子萌发需光的特性。生产上党参播种不能太深,复土不能过厚,以满足种子萌发时对光的需求。

党参露头覆膜栽培技术要点

整地与施肥

整地

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地下害虫危害较轻的黑壤土、黄土,不宜选择沙壤土、低洼地、盐碱地种植。前茬以豆类、薯类、油菜、禾谷类等作物为好,不可连作,轮作周期要3年以上。深翻土地30cm,打碎土块,清除草根、树枝、石块,耙平。必要时可进行秋耕冻融。

施肥

党参施肥要以优质的农家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氮、磷、钾肥平衡施用,要重施和一次施足基肥。基肥是整地前或整地时施用。以厩肥等大量迟效肥料为主。一般结合深耕进行,在前作收获后深翻30cm,随翻地施入厩肥等优质有机肥料约30t/hm2;

在重施农家肥的同时,施入磷酸二铵300kg/hm2,或尿素250kg/hm2和过磷酸钙550kg/hm2。先将基肥均匀撒施于地表,然后立即翻耕土壤,做到土肥充分均匀混合。若种植区山高路陡,运送大量农家肥有困难,建议配合施用腐殖酸含量高的泥炭300kg/hm2或豆饼105kg/hm2,以补充有机质的消耗。符合无害化卫生标准,叶面肥符合GAP要求。

地膜、种苗的选择

选膜

地膜选择:在二阴区或海拔2200m以上的地区选用40cm的黑色地膜,在海拔2000m以下选用40cm的白色地膜。

适期起苗:3月上旬,采取边起苗边移栽的方式,起苗时要注意避免伤根,起好的种苗不要长时间暴晒。

品种和种苗选择

品种选择:选择产量高、丰产性强、性状稳定、无病虫的素花党参品种。种苗选择:种苗必须选择无病虫、表皮光滑、分叉少、无破损、无虫口、较鲜嫩,长10cm以上的一年龄党参苗。

土壤及苗子处理

土壤处理

为了防止地下害虫对党参苗的危害,随播前深耕,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每1kg、敌百虫0.25kg、兑水75kg、拌油渣10kg撒于地表,可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苗子处理

用50%多菌灵粉剂100g、乙蒜素50g,兑水5kg,蘸苗子100kg,晾干所蘸水分后栽植,可防治党参根腐病。

合理栽培

移栽时间

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定植,定植株距约12cm,行距约20cm,一般亩用秧苗50~70kg。定植时芦头要低于地面3cm左右,栽后覆土3cm左右,并轻轻镇压覆土。

苗子筛选

在移栽前,将腐烂、发霉、苗体有病斑虫伤、割伤、擦伤、折断的伤病苗除去;小老苗、分叉苗及10cm以下难以快速生长的小苗均应除去。选用健壮、无病虫感染、无机械损伤、表面光滑、苗子质地柔软,幼嫩、均匀、苗长10cm以上,百苗鲜重50~80g。

开沟定植

按45cm定垄宽,平作起垄,垄向为南北向,在垄面相垂直的方向开互向定植沟,沟深5cm,株距12cm,行距20cm,党参苗头向外,苗尾互向,每一定植沟内平放一株种苗,然后覆土5cm盖苗,覆土时要留种苗根头于土外1cm,自然形成高3cm的垄,留垄距宽20cm。

露头覆膜

在垄面用40cm宽的黑色或白色地膜进行覆盖,覆盖时仍然将1cm的种苗根头部露出在外,然后把膜的两边和种苗头部用土覆盖并压实膜边,为防止大风揭膜,每隔2.5~3m左右压一土腰带,每亩用种苗60~70kg,定植密度约30~34万株/hm2。

蘸根

腐殖酸浸根可较好解决连作地党参栽培中死苗、烂根、品质退化的问题。方法是将选好待栽的参苗根部放在浓度0.06%腐殖酸钠溶液里蘸一下,取出稍晾后便可栽植。

栽植密度

移栽密度有两种方案,一是以一、二等商品为主的密度方案,以高价获得收益,可按株距10cm,行距/20cm定植,选用较大的苗栽,保苗密度为30~34万株/hm2。二是以二、三等商品为主的密度方案,以高产获得收益,可按株距2cm,行距25cm定植,选用相对较小的苗栽,保苗密度为100万株/hm2,前者适合雨水充足的年份,后者具有抗旱保产的功能。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移栽定植后至封垄前必须要勤除草松土,松土要浅,以防损伤参苗。当苗高6~9cm时,结合松土进行第1次中耕、锄草,苗高15~18cm时,结合追肥时行第2次中耕、锄草。

追肥

合理追肥是党参增产的关键,其目的是及时补给党参代谢旺盛时对肥分的大量需要。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叶面喷施以便及时供应不足的养分。一般党参追肥以钾肥为主,7~8月结合第三次剪茎进行追肥,用水配成0.2%硫酸钾复合肥或0.2%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隔10天喷1次,连喷3~4次。缺其他微肥时可随时配液喷洒补充。由于叶面喷洒后肥料溶液或悬液容易干燥,浓度稍高就可立即灼伤叶子,在施用且不可浓度过高。

剪茎

党参移栽定植后一般要进行3次剪茎。

第一次剪茎:5月下旬,当定植缓苗后的参苗高约15cm左右时,结合进行第二次中耕锄草和追肥,在距地面约3cm处将已拉蔓的参苗剪除。

第二次剪茎:在距第一次剪茎后约1个月左右时,即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将第一次剪茎后萌发的侧蔓留约6cm左右剪除,同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10kg或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雾,以促进参头及根系的生长发育。

第三次剪茎:8月上旬时进行第三次剪茎,将第二次剪茎后萌发的侧蔓仍留6cm左右剪除,立秋后一般不再进行剪茎。

每次剪茎剪去的枝蔓应带出田间。由于剪茎抑制了开花结实,故留种田不宜进行剪茎。

病、虫、鼠害防治

党参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有锈病和根腐病;虫害有蝼蛄、小地老虎、蛴螬、蚜虫、红蜘蛛等。除在侵染率高、危害严重的极端情况下配合物理和生物防治,采取一定的化学防治措施之外,一般不施用化学农药。

根腐病

根腐病(也称烂根)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高温多雨的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易发病,在靠近地面的侧根和须根变黑褐色,重者根腐烂、植株枯死。

注意倒茬,雨季及时排涝,发现病株连根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也可用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洒或灌根。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锈病

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秋季为害叶片,病叶背面隆起呈黄色斑点,后期破裂散出橙黄孢子。

清洁田园、烧毁残株、清除病源菌以及通过搭架来增加田间通风透光能力等均可减轻锈病的危害。化学防治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才能把锈病的危害减少到最小。发病初期喷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敌锈钠400倍液,或用萎锈灵或多菌灵500mg/L浓度喷雾防治。也可用20%三唑酮乳油80ml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1.2kg/hm2兑水喷雾防治,如果锈病发生较重,可适当加大药剂用量。为提高药液在叶面的粘着力,可在配药液时加少量洗衣粉,与药液充分搅匀后喷雾。掌握施药时间,选择晴天无风或微风的午后进行喷药,是确保化学防治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另外把农药和化肥混合喷施,效果更好,如在菌虫灵和粉锈宁中加入少量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喷施,防治锈病和促进增产的效果更为显著。

害虫

党参虫害主要是蛴螬,地老虎,蝼蛄和红蜘蛛。前三种地下害虫可用撒毒饵的方法加以防治。先将饵料(秕谷、麦麸、豆饼、玉米碎粒)5kg炒香,而后用90%敌百虫30倍液0.15kg拌匀,适量加水,拌潮为度,撒在苗间,施用量为22.5~37.5kg/hm2,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施撒效果最佳。也可用75%的锌硫磷乳油700倍液灌根或移栽时蘸根,可以防治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用噻螨酮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50%马拉硫磷2000倍液喷杀。

鼠害

党参具有芳香味,鼠害十分重,最佳的防治方法是弓箭射杀。

收获及产地加工

收获时期

党参收获约在十月下旬霜降前后,抢在土壤结冻以前,党参地下部分停止生长以后采挖,海拔较高的地区采挖多在霜降之前,海拔较低的地区采挖多在霜降之后。在初霜以后,党参根部仍能继续膨大生长,为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产量和质量,不可过早采挖。但在霜降之后,党参叶迅速枯黄,根部膨大生长已渐停滞,若土壤结冻,根条变脆,容易折断,不利于操作。因此收挖过迟会影响党参产品质量。

采收方法

党参地上部变黄干枯后,用镰刀割去地上藤蔓,党参根部在田间后熟一周,再起挖,起挖时间要考虑在土壤上冻之前能够结束收获工作。收挖时先用三齿铁杈将党参一侧土壤挖空,再将党参挖倒,将挖出的党参根拣出抖去泥土,收挖切勿伤根皮甚至挖断参根,以免汁液外渗使其松泡。同时要避免漏收,可将小党参苗挑出重新移栽。

党参产地初加工

收挖的党参要挑除病株,及时运回。先将表面泥土用水冲洗干净,按粗细大小分成等级,用细线串成1米长的串,摊放在干燥通风透光处的竹箔上或干燥平坦的地面、石板、水泥地上晾晒数日,使水分蒸发,晾晒12天左右后,根系变柔软,不易折断时,将党参串卷成圆柱状外包麻包用脚轻轻揉搓,一般揉搓3~4次即可,使皮部与木质部贴紧、皮肉紧实。继续晾晒,反复多次。晒干或烘干至含水量在12%以下,晒干后的党参须放在通风干燥处,以备出售或入库。在加工过程中,严防鲜参受冻受损。入库时要防潮、防虫保存,不能用火烘烤,严禁用硫磺熏蒸上色。

包装、储藏及运输

包装

党参在包装前应检查是否充分干燥、有无杂质及其他异物,所用包装应符合药用包装标准,并在每件包装上注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执行标准、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储藏

加工好的党参如果不准备马上销售,包装后应置于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贮藏库内储藏,并注意防虫防鼠,夏季注意防潮,贮藏期间要勤检查、勤翻动,经常通风,必要时可密封臭氧充氮养护。为保持色泽,还可以将干燥的党参放在密封的聚乙烯塑料袋中储藏,并定期检查。到夏季应将党参转入低温库储藏。

运输

运输工具或容器应具有良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潮措施,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同时不应与其他有毒、有害及易串味的物质混装。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