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刘文华

性 别: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学士

电 话:

029-82317271

传 真:

029-82317248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通讯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兴庆路88号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710032

蝎子实用养殖技术大全_蝎子养殖实用技术_蝎子实用养殖技术有哪些

职务: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野生动物繁育与疾病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简历:刘文华,男,现年57岁,中共党员,现任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经济动物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林麝首席专家,陕西省林麝养殖协会技术专家,陕西省林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组成员,陕西省动物学会理事,2005年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本人长期从事林麝养殖技术研究,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星火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科学院、陕西省林业厅等地方政府重点项目20余项。2003年创建了陕西省凤县林麝科学研究示范基地,2008年组织编写的“林麝人工饲养管理标准”被列入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447.1-5-2008),2010-2017主持研发了陕西省林麝种源信息数据库;2013年被凤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凤县林麝规范化养殖首席专家”荣誉称号;2015年,主持编制了《陕西省林麝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和《陕西省林麝野化放归规划及实施方案(2016-2020)》。近年来共获得国家专利6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5项,参编专著3本,发表论文59篇。2014年度,主持的“林麝规范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贰等奖(第一名)。

2005 -2013年,本人被凤县林麝养殖协会聘为高级技术顾问,率领科研团队坚守基层生产第一线,对林麝规范化养殖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在林麝圈舍规划设计、野生植物饲料成分分析与配方组成、颗粒饲料研发与应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麝香成分分析、林麝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疫病防控体系和麝香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和集成,在林麝养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突破。通过林麝养殖实用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使凤县林麝存栏数从2005年的236只发展到2020年底的1.8万余只,存栏数翻了近80倍,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林麝人工饲养种群数量的70%以上,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林麝养殖基地县,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8年凤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林麝之乡”荣誉称号。2019年,全县林麝产业总产值达3.6亿元,产香100余公斤,新生仔麝4,000余只,年新增产值达1.25亿元,成为凤县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有力带动了当地和周边地区林麝养殖业的发展。为传承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实现产业精准扶贫和保护麝资源持续利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研究方向:野生动物饲养繁育与动物医学

承担科研项目:

1、2004-2006主持陕西省科学院社发项目“林麝GAP综合技术研究(2004K-12)

2、2005-2007主持陕西省发改委陕南中药现代化专项“凤县林麝GAP基地建设项目”

3、2006指导省院青年基金“林麝生长期营养需求”(2006k-37)

4、2007-2009主持省院社发“野生动物饲养标准”2007k-13

5、2008-2010主持陕西省科学院应用研究项目“林麝保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8K-10)

6、2008-200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齿鼯鼠食松柏科食料与五灵脂质量关系的研究”项目编号NO:30873382)合作子项目

7、2008-2010主持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片仔癀二次开发”之“圈养林麝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子项目

8、2009指导省院青年基金“林麝脓肿病流行病学研究”(2009k-30)

9、2009省科学院社发项目“林麝性激素受体基因(AR、ESR)多态与泌香及繁殖性能相关性研究”(2010k-09)

10、2009参加省院重点项目“秦岭有蹄类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化研究”(2009k-02)

11、2010-2017主持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林麝活体标记”

12、2011-2013主持陕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林麝主要疾病流行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2011-k01-11)

13、2012指导省院青年基金“不同养殖环境下林麝行为学观察” (2012k-35)

14、2012参加省院重大项目“秦岭关键濒动物致濒机理及其种群扩繁技术研究”( 2012k-01)

15、2012-2013主持延安市宜川县原麝资源调查

16、2013参加省院林麝疾病快速诊断技术2013k-16

17、2014主持省院科技平台项目“凤县林麝科学研究示范平台”(2014K-37)

18、2014主持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鼯鼠规范化养殖技术研究(2014k01-23)

19、2015主持省科技厅县域经济发展项目“林麝规范化养殖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2015YFXY-02)

20、2015主持“凤县林麝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编制

21、2015主持省林业厅林麝产业总体规划编制

22、2015主持《陕西省林麝野化放归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

23、2016参加陕西省科学院林麝优质种源产业化繁育与示范(2016k-01)

24、2017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林麝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示范与应用”(2017zdxm-ny-078)

25、2018主持“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科研项目”

26、2019主持编写“略阳县林麝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0)

专家类别: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获奖及荣誉:

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及成果推广奖8项,其中主持完成的“林麝规范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2014年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地方标准

制定完成的林麝饲养管理标准,2008年被列入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447.1-5,2008》:

《林麝养殖生产记录DB 61/T447.1---2008》:

《麝香的采收、加工及保存技术DB 61/T447.2---2008》:

《林麝养殖场卫生防疫技术规范DB 61/T447.3---2008》:

《林麝养殖场场舍建设DB 61/T447.4---2008》:

《林麝饲养管理DB 61/T447.5---2008》。

专利

1、一种饲养林麝的圈舍(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8.2 1212803.3)(第一发明人)

2、一种人工饲养鼯鼠采集五灵脂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8.2 0842728.2)(第一发明人)

3、一种新型鼯鼠饲养室的结构(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8 2 0899808.3)(第一发明人)

4、一种多汁饲料清洗机(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9 2 0589609.5)(第一发明人)

5、“驯养动物捕捉笼”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8 20228437.0)(第二发明人)

6、“林麝源化脓隐秘杆菌 LAMP 快速检测方法”2014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4 1 0148848.9)(第五发明人)

参编专著

1、《陕西特种养殖》【M】陕西科技出版社,西安 2001

2、《养麝与取香技术》【M】金盾出版社,北京 2002

3、《中国麝类》【M】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 2006

代表论著:

1、中国的麝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4)28-32

2、麝的食性和人工饲料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2):42-47

3、圈养林麝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J]特产研究,2006(2)64-66

4、林麝体型特征的主成分分析[J] 经济动物学报2008.4:217-221

5、大肠杆菌引起林麝死亡的初步研究[J],特产研究,2009,1:23-24

6、林麝饲用植物叶常规营养成分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09,30(5):94-965、

7、林麝饲用植物食用部分矿物质含量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09,30(6):90-92

8、秦岭山地围网养麝试验初探[J] 经济动物学报2010,14(2)63-66

9、林麝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体况等级评定标准[J].经济动物学报2011,15(3):145-148

10、陕西林麝脓肿病流行病学研究[J],特产研究,2011(4)63-65

11、林麝化脓棒状杆菌的分离和鉴定[J],特产研究,2011,31(2):71-73

12、不同年限麝香中麝香酮含量GG-MS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351-353

13、非孕期圈养林麝粪样皮质醇激素变化及其指示作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4(3)81-84

14、麝类动物生物学特征与养殖业发展关系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2,(2)26-29

15、林麝放牧区野生饲用植物叶营养成分的综合分析[J],草业科学,2013,Vol.30(05):752-758

16、林麝泌香期性激素变化及其与泌香量的关系[J] 中国兽医学报2013,Vol. 33(6):956-961

17、半散养雄性林麝 0 ~ 12 月龄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 42( 23) : 7778 - 7780

18、林麝源化脓隐秘杆菌 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0(3):316–320

19、陕西省林麝 Access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应用体会[J]陕西林业科技2014,(3):74-76

20、陕西凤县驯养林麝的种群动态、性比和年龄结构[J]生态学报,2015,35(15):4986-4992

21、林麝AR基因外显子1、4、8的克隆和多态性检测[J] 家畜生态学报 2015,35(6):11-14

22、两种方法从林麝粪便提取DNA效率及分析,西北 农 业 学 报[J],2018,27(3):326-330

23、林麝泌香生理启动时间及不同生理阶段的时间分配,草业科学[J],2019,36(1)226-233

24、天然麝香物理性状与水分、麝香酮含量的初步研究,《经济动物学报》「J」2020. 24(3) 132-136

25、Circadian Activity Patterns and Time Budgetsof the Complex-Toothed Flying Squirrel(Trogopterus xanthipes) in Different Seasons Pakistan J. Zool. pp 1-11, 2021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