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家当猪倌 人物档案:
张行武,男,1979年生于济阳,2000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目前是济阳县垛石镇上一家养猪场的老板,养猪规模在50-80头之间,计划继续扩大养猪规模。他说,他已看到农村市场巨大的潜力,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未就业大学生,能像他一样到基层,到农村,到小企业闯一闯。
学会计出身
张行武考大学的目的就是能离开农村。2000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张行武成为济阳县垛石镇北街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
在当时生活条件不是太富裕的情况下,谁家要是能考出一个大学生,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意味着可以终结农民的身份。
但是,2006年张行武又回到了农村。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很苦很难,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自己最终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每月只有1000块钱的工资维持生计。他想刚开始没经验,等工作几年就会好了。但是坚持了几年,工资还是没有多少变化,他毅然辞职。
这次辞职,并没有帮他找到更好的工作。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想重新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比毕业时更困难。一连半个多月过去了,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随后回老家放松了几天心情。
靠养猪立业
回家后,有一天张行武看电视,农科频道讲述了一位农民靠养猪发家致富的故事。他边看边想,现在政府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同时加大对农村养殖业扶持力度,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难找,给别人打工难,何不自己创业,靠养猪发家致富呢!
张行武联系到镇上一所废弃的小学校舍,焊铁栅栏,进行改造,修建猪舍。张行武家的母猪下了八头猪崽,由于资金有限,同时缺乏养殖技术,他第一次上了十六头仔猪。白天加工、调配饲料,给猪喂食,清理猪舍;到了晚上,就仔细研究买来的养猪专业书籍。
三个月后,第一批仔猪出栏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张行武更加坚定了养猪的信心。他觉得乡亲们小农经济的饲养方式,不仅风险大而且很难带来规模效应,于是向亲朋借了些钱,加上第一批挣到的钱,又上了五十多头猪崽。
他说,比起以前上班,8点多到公司,处理一些文件,做做账,没事玩玩电脑来说辛苦点,却很充实。周围的人也从最初的不接受开始逐渐认可,为跳出农门而考大学的他,现在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农村,他自己想想也觉得很有意思。
要扩大规模
张行武在养殖过程中,经逐步深入,摸索出一些养殖窍门,例如“三看两定一搭配”。“三看”就是,平时注意看猪的精神状态,喂养时注意看猪的食欲,扫圈时注意看猪粪,发现精神不振,身上带褥草,不爱吃食或粪便不正常,都是发病前兆,要及时隔离治疗;“两定”,就是喂食定时间,定量;“一搭配”,就是不分冬夏,饲料一律实行精粗合理科学搭配。60公斤前采取高能高蛋白饲料,不限量自由采食,60公斤后,可限其进食总量,这样既不会严重降低全期日增量,又能增加瘦肉率,提高养猪效益,喂大蒜可增强免疫力。
张行武说,现在他的养殖创业刚刚起步,还没有体现出“大学生养猪”和“农民养猪”的差别。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难题,一是必须形成一定规模的养殖,小农类型的小打小闹不能形成规模效应;第二是降低风险,需要得到专业的培训,只有降低风险,才能保证收益。他说,他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带领周围的乡亲通向发家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