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养蜂摘“穷帽”,树立脱贫榜样,鼓励参股分红……
临高产业扶贫新模式为脱贫增动力
■ 海南日报记者 程范淦 罗安明 特约记者 吴孝俊
“这200箱蜜蜂,今年已经割蜜近1000斤,稳赚10万元以上。”今天,临高县和舍镇新风村委会高龙村村民柯吉全高兴地说,感谢政府帮助他发展养蜜蜂产业,实现脱贫并走上致富道路。
今年以来,临高县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的参与意识和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的“精气神”,改变了一批批贫困户的生活。
责任人注力贫困户
2016年初,柯吉全成了村里的贫困户。“真的很脸红,我已经很努力了,怎么就无法摆脱贫困?”柯吉全不停地问自己。
去年6月,帮扶责任人、临高县财政局国库支付局工作人员钟虔以及和舍镇工作人员来到柯吉全的家里,帮他一起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解决办法。“柯吉全很勤劳,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钟虔说,在调查过程中还了解到柯吉全懂得养蜜蜂,并且养有3箱蜜蜂,但由于缺乏资金、市场意识不强等原因,没有走上规模化的养蜂道路。
虽然柯吉全有脱贫的内在动力,但如果一直找不到好门路,这种动力也会受挫、衰减。于是,钟虔协调有关部门提供了3.6万元帮扶资金,柯吉全自己再贷款2万元,用于扩大蜜蜂养殖。很快,柯吉全的蜜蜂从3箱变成了72箱,今年又变成了200箱。
“今年清明过后,收获了1000多斤蜂蜜,现在已经卖出去500多斤,收入6万多元。”柯吉全说,如果全部销完,收入应该有12万元以上。“我对此有信心,明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收上三四千斤,赚更多的钱。”柯吉全乐呵呵地说,如今自己已完全脱贫,目前正在办理退出手续。
脱贫户激发贫困户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被选为隆道村农民养鹅专业合作社社长,正在带领7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这令人惊叹的故事就是临高县调楼镇隆道村村民曾扬的脱贫经历。
记者走访时,曾扬正在与隆道村第一书记钟文鸥讨论养鹅合作社的事宜。“考虑到资金周转、给贫困户更多分红等因素,今年你就留3.5%的鹅当种苗,其余全部卖出去。”钟文鸥建议。
曾扬拿出随身带的计算器:2000只鹅,成活率90%,每只200元,可以收入36万元,除去10万元成本,有26万元可以分红,每户贫困户年终可以分到近3400元……
“社长要努力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啊!我们相信你!”曾扬身边几位贫困户笑呵呵地说。“我们一定可以脱贫致富的!”曾扬信心满满。
“曾扬的这种拼劲对其他贫困户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隆道村党支部书记曾建师说。
新产业带动贫困户
“这家公司实力强,我会过上好日子的。”调楼镇居民王昌获说,在临高海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的帮扶下,他参股深水网箱养殖,今年脱贫有望。
今年5月,临高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将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资金委托给海丰公司运营,海丰公司按每年固定分红的方式给贫困户支付投资款收益。目前,全县已有9个镇的1747户贫困户7668人将4417.84万元“股金”注入海丰公司,每年投资收益款由海丰公司直接汇入各个贫困户的账户。
今年以来,临高县发展出深水网箱养殖、千亩凤梨基地、天地人、道灶村马袅海鸭养殖、布佛村果子狸养殖、罗忱村富康竹狸养殖六大项目,采取“贫困户以产业扶持资金入股”“政府+农行+公司+合作社+农民”“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本报临城7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