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健通讯员刘敏娟文/摄
8月里,烈日当头。在兴安县崔家乡三义村航天豇豆生态种植基地,17亩豇豆郁郁葱葱,三五成群的村民,正一个接一个捧着一大捆长豇豆往路边运送……55岁的罗祖林在一旁看着,喜笑颜开。
罗祖林6年前还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患病的母亲,两个孩子都要上学,自己没法脱身外出打工。面对家庭重担,他没有等靠要。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罗祖林搭乘国家扶贫政策的顺风车,种起了豆角、玉米、香芋、南瓜等特色蔬菜,家庭收入逐年增加,并带动了村内群众种植。短短一年时间,罗祖林家成功实现了脱贫。2021年,身为党员的他被选为村干部,并被选上了乡人大代表。他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开辟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带领乡邻一起走上致富路。
2022年5月,三义村引入绿色生态蔬菜豇豆种植试验示范项目,采用“集体+企业”的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实行生态种植有效攻克豇豆易感染立枯病和锈病等难题,同时实现订单式生产,解决销路问题。罗祖林干劲十足,主动做起了种植基地的管理人员。
为了掌握生态种植技术,罗祖林一有空闲时间就泡在地里,主动与科技公司下派的技术人员联系沟通。现在的罗祖林已熟练掌握豇豆的管护要领。“在豇豆的成熟期一定不能打农药,要使用生物制剂‘打高氧’,生物制剂可以在三天内分解豇豆生长时期残留的农药。”
罗祖林说,基地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10万公斤,亩产值达1万余元,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目前豇豆已进入采摘期。短短3天时间,已采摘5000余公斤。
当地很多农户看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特色蔬菜产业的效益,纷纷表示要跟着一起种豇豆。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要丢掉‘集体经济薄弱’的帽子,更要给我们村里的老百姓‘挣工资’,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实现增收。”罗祖林说。
如今的三义村,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产业,特色蔬菜种植遍地开花,仅三义村委土桥村就种植了甜玉米、黄瓜、香芋、南瓜等特色蔬菜100余亩。下一步,兴安县崔家乡将紧紧围绕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推动强村富民,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