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肉鸽批发价格在18元/只以上,按每对种鸽年产8对计算,扣除饲料费用90元左右,年可实现利润约198元,收入挺客观。我们村集体有了钱,就有资金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了,一想到这些心里就特别高兴。”区派第一书记陈凯信心满满地说。
近几年,滨北街道在发展乡村振兴项目中,立足辖区产业资源优势,坚持“有序盘活、高质量激活”的原则,将闲置资产变废为宝,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定做盘活方案,发展致富产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10月,区派第一书记陈凯来到滨北街道英才新五村任职,如何结合乡村振兴,发展产业项目,破解集体收入薄弱难题,实现共同富裕,成了摆在陈书记面前的课题。他通过到村里走访,了解到村内有多年养鸽子的习俗,具备养鸽子的技术和经验;同时,村集体有闲置废弃集体建设用地。于是内心有了借助技术和资源优势,发展肉鸽养殖带领群众致富的想法。曾是军人的村书记申振强也是干事创业的有为青年,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发愁,两人一拍即合。接下来多次召集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协商,就制定了发展以肉鸽养殖为主导的循环产业项目。
随后,陈凯和申振强等前往日照金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种鸽市场进行考察,了解销路和技术,并从该公司引进168对白羽王种鸽,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为保证养殖成功,双方商定,在初期养殖规模较小时,养殖场的种鸽由新五村在滨州周边销售(包括鸽蛋、肉鸽、种鸽),待规模扩大,如销路不畅时由公司根据市场行情保本回收。
吃了定心丸的陈凯从今年的6月份开始,就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扶持、跑土地手续、盖场房、联系种鸽、打探销路。几个月下来,场房建成,鸽笼购置完成。11月18日,联系好的168对种鸽终于到位。看着活蹦乱跳健壮的鸽子,陈凯高兴地像迎娶新娘的新郎。在鸽棚里,一向沉默寡言的他向我们打开了话匣子:“白羽王鸽养殖不仅具有繁育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优势,还具有繁殖力强、体形大、生长快、耐饲养、成活率高、肉质鲜嫩等特点。只要冬季适当保温、夏季保持通风,鸽子能全年生产,它们对场地要求不高,可立体笼养。母鸽在生蛋后,可自孵自育,乳鸽经过35天哺育就能出售,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为了省人工,基地引进智能化养鸽设备,实现了定时喂养,自动化清粪。现场,村支部书记申振强兴致勃勃地给我们演示了一下,通过手机程序打开,饲养槽缓慢的开始移动,听到声音的鸽子便探出头来啄食饲料。管理人员逐层查看鸽子生长情况,登记产蛋记录,通过照蛋了解是否受精和小鸽出壳情况。“下一步,等技术更成熟,资金更充裕,我们将实现数字化养殖,种鸽产蛋量、产蛋频率等信息实现自动统计、智能分析。”陈凯的眼里写满了希望。
目前,这个150平方的鸽棚,可融纳588对种鸽。为节约成本,在引进168对种鸽的基础上,英才新五村计划通过自孵自育,利用半年时间,实现满栏的目标。据陈凯介绍,目前建设的养殖棚是个试验示范棚,主要目的是通过肉鸽孵化养殖,掌握立体笼养技术,积累更多养殖经验,建立畅通销售渠道,以点带面,引导群众自发参与,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发展以肉鸽养殖为基础生态循环产业项目,围绕肉鸽养殖产业,上游可以整合流转村民或周边村的土地,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和豌豆等主要肉鸽饲粮,既可自用,节约自身养殖成本,也可进行鸽粮加工销售,增加收入。下游进行鸽粪的无害化处置,作为葡萄、鸽粮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肥料,打造饲料种植、肉鸽养殖、鸽粪资源利用、绿色还田的生态循环经济体系。同时,还可以把本村家庭妇女农闲手工编制的玉米皮草筐作为鸽蛋包装盒进行推销,既延伸了产业链,扩大了农村劳力就业,又变废为宝,实现秸杆循环利用,缓解了百姓秋收后玉米皮无处存放的烦恼。“俺没想到,自己随便编着玩的东西,竟然成了鸽蛋蛋的好窝窝,还能挣到钱。”村民李树霞高兴地说。
英才新五村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发展肉鸽养殖,集体的闲置资源成了项目基地,带动村民致富,也增加了集体收入。通过产业项目引领,吸纳具有养鸽经验的群众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群众走鸽子致富路。“原来我养了多年的鸽子,尽管有一些养殖的技术,但心里还是感觉技术不到位,只是小打小闹养着玩。现在,村里搞了肉鸽养殖这个项目,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我要借此机会多向技术员好好学习养殖技术,争取明年我个人也打算多上点,增加家庭收入。”村民申凯龙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