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养殖

一、概况

泰国笋壳鱼学名褐塘鳢或尖塘鳢( Oxyeleotris marmoratus ).为暖水性经济鱼类,主产于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国。泰国笋壳鱼最大个体体长60cm ,重达5~6千克,每尾重 。该鱼肉质细嫩、刺少,味道鲜美,已成为产地国效益较高的出口水产品,也是日、韩、新、马及我国、台湾、港、澳地区进口的主要大宗淡水鱼产品。

2003年我国笋壳鱼进口量为5000吨以上,近年来随着笋壳鱼引进与人工繁殖研究成功,国内养殖面积不断推广,笋壳鱼国内市场供应得到保证,但养殖利润空间仍很大。目前笋壳鱼国内水产市场批发价约在80~100元/千克。

泰国笋壳鱼属肉食性、底栖、喜穴居性鱼类,畏光、喜欢藏于石头缝隙、洞穴中,养殖水温范围在18~32 ℃,适宜温度在25~30℃,可在池塘、水库、湖泊网箱及温室养殖。珠三角搭盖越冬大棚推广养殖笋壳鱼取得成功和推广。泰国笋壳鱼的成功引进,在实施淡水渔业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加速向高效益、产业化的方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泰国笋壳鱼不仅在国内有极大的消费市场,将来形成产业规模后国际市场潜力巨大。

二、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养殖泰国笋壳鱼的池塘要求并不严格,从方便日常管理和越冬覆盖出发,面积3亩为宜,通常不大于6-8 亩,,淤泥少,水源良好。放苗前要进行清塘消毒,除去凶猛鱼类,水面可适当放养些水仙或浮萍遮光;塘底要布设人工鱼巢,可采用直径11厘米、长35厘米的塑料管,用二根2米长的木条为底基,每10条塑料管扎成一排,视养殖密度每亩设置80-100排。人工鱼巢管要离开塘底20厘米用桩架固定,并稍倾斜,避免管内积聚泥土、鱼粪。

2、鱼种标粗

在珠江三角洲,每年5-9月当池塘水温在22℃以上时均可投放鱼苗。标粗塘水深1米,用塑料布或筛绢网分隔出 1/3的水面,根据塘底的肥力每亩施放250-500公斤经发酵的粪肥,施肥后同时用10ppm的强***精消毒水体,经3-7天培养出大量水蚤、红虫等微生动物后方可投放鱼苗,投苗时水温差不宜超过2℃。由于泰国笋壳鱼苗种体表鳞片的特殊性,规格3厘米以上的苗种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擦伤,下塘消毒处理不当会降低成活率,因此选购经消毒包装、规格为2-。按全塘养成面积计算,每亩投放3500-4000尾,集中在1/3的水面进行第一阶段的培育(围网)。培育阶段要投喂充足鲮鱼鱼花或红虫等活饵料。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周后鱼苗可长至3厘米,1个月可达4-5厘米以上,这时可以撤去分隔池塘的塑料布,让鱼种进入大塘进行第二阶段培育。在此之前,在池塘另外的2/3的水面培育活饵料,活饵料最好放养鲮鱼水花。标粗塘的鱼种捕食虾苗、鱼苗,3-4个月长至10厘米、20-30克体重后,逐渐驯化投喂冰鲜鱼肉块或人工合成饲料,这时可转入成鱼养殖。鱼种培育要注意饵料充足,避免其相互残食,经过标粗培育的鱼种,成活率一般在80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