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藠头之乡”起藠浪
——第二届湘阴藠头采收文化节走笔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马如兰 通讯员 梁军 蒋纪
一蔸38粒,最大的一粒藠头直径约达3厘米!6月16日,第二届湘阴藠头采收文化节中,来自三塘镇金崙村的种植大户张国在30分钟内,找出了自家地里一蔸多达38粒的藠头,从“谁是藠头王”争霸赛11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藠头王”。
走进“藠头之乡”——湘阴县三塘镇金崙村、民岳村交界处的稻藠生态轮作示范基地,只见藠浪重重,闻得藠叶飘香。
当地办厨好手杨忠贤为了参加今天采收文化节的美味藠头比拼赛环节,清早5时便起床,从自家种的50亩藠头地里采来一大筐藠头,并预先烧制肉类菜品。今天,他要用藠头炒腊肉、藠头烧鳝鱼、红烧藠头、凉拌藠头等拿手菜肴捕获评委与食客的芳心。
三塘镇党委书记任剑拿起一粒洁白饱满的藠头介绍,湘阴藠头属于单心全白长柄藠,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秘制工艺,藠头个大、白嫩、质紧,口感独特、口味极佳:“一般藠头的皮瓣只有5层,三塘镇藠头的皮瓣却有7层。你瞧,像不像‘白鸡腿’?”
长白连嫩叶,雅称盐醯共。随着藠头采收赛一声锣响,几对采收能手或两两合作,一个采集一个剪苗,或各独立作战,采收得热火朝天。围观群众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为选手加油鼓劲,还有人唱起劳动调子为选手打气。选手们也一鼓作气,拔苗、抖土、剪苗、入筐一气呵成,地里翻腾起泥土与藠头香气。
湘江尾闾,洞庭之畔。漫步三塘乡间,“一山四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的画卷徐徐展开。主干道两侧,一幅幅反映三塘藠头特色种植和乡村田园风光的彩色墙绘跃然墙上。任剑指着路边一栋三层小洋房介绍:“在我们镇上,有许多这样的‘藠头楼’,就是藠农盖的楼。”
“上世纪90年代,三塘镇的藠头产业曾红极一时。后来由于产量不稳、市场不大,群众失去信心便退出种植。”任剑说,后来,随着环保政策与意识深入人心,三塘镇淘汰了以畜禽养殖为主导的产业,从2018年起,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民主体”重新发展藠头产业。
“我盖了一幢2层的‘藠头楼’,还在县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前来参加“谁是藠头王”争霸赛的种植大户韩细光在等候结果时告诉记者,“我那190余亩藠头,种植时每亩地需要5个工,采收时需要8个,平均工资为200元,都雇的本地村民。”
上世纪80年代,韩细光便开始种藠头。2019年,作为金崙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他响应号召,重拾老本行,带头种藠头。
如何激发村民种植热情?三塘镇用充分的要素保障让村民“没理由不种”。
“对新增流转种植藠头的土地给予1亩200元奖励;为藠头种植提供信贷支持,并补贴农户购买‘藠头农业保险’,让老百姓有保底、安心种;基地还与在日韩、香港、东南亚等地销量领先的湖南海日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订单农业,保证村民种的藠头有市场、销得出。”三塘镇镇长侯长江介绍,目前,该镇全域种植藠头12000亩,今年预计可为农户增收1.1亿元。
近年来,三塘镇深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藠头产业,紧抓三大产业融合,着力打造藠头产业链,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藠头产业综合效益逐步提升,“藠头之乡”金字招牌被重新擦亮。
采收文化节正如火如荼,基地路边“我心中的藠头”绘画比赛优秀作品展宣传栏里,水彩、彩笔、素描等绘画作品百花齐放。
一副作品中,一只大碗赫然呈现。碗的一侧,藠农头顶草帽,弯腰在齐膝深的藠苗田中劳作,湘江在碗中流过。碗的另一侧,一副筷子从碗中夹起一粒藠头正欲大快朵颐。画面中,作者写道:“一枚小小的藠头,经几代人的努力,使三塘成为藠头之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