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质量上、服务能力上、综合效益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呈现出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对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快现代化农牧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盛夏,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门中村的山脚下,狼牙刺花和藏黄接连绽放,尼吉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尼玛德吉和社员们正在蜂场里忙着照看蜜蜂,酿造上好的蜂蜜。
该合作社自2015年成立以来,尼玛德吉和丈夫石井波手把手教会了100多名农牧民养殖蜜蜂技艺,带动20个蜜蜂规模化养殖户,户均年养蜂收入达20万元。同时,该合作社与拉萨布瑞藏蜜有限公司建立长期的“公司+合作社”联合经营模式,保障了销售渠道的畅通,群众的收入更加稳定了。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实施土地承包以来,我区始终坚持“三个长期不变”政策,保持了农牧区土地承包稳定关系,促进了农牧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牧民自愿组织起来发展合作社,提高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推进了农牧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质量上、服务能力上、综合效益等方面不断发展和提高,呈现出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对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快现代化农牧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多措并举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把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引导其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我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由最初以种养业和农畜产品为主,逐步扩展到民族手工艺编织、运输服务、劳务输出、建筑建材等行业。并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区还涌现出一部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合作社,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多元化,为一二三产业融合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我区利用资源优势,依托特色产业,通过市场引导、专业合作社带动,有效促进了“一村一品”专业村产业格局的形成。如南木林县艾玛土豆、白朗罗旦糌粑、白朗蔬菜、亚东木耳、林芝藏猪、达孜土豆、那曲奶制品等走上了特色化、标准化、合作化、专业化的生产道路,有效提升了特色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形成了区域性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道路。
同时,自治区农牧厅通过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积极创建合作社品牌,不断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进行有效的“三品一标”认证,提高了农畜产品准入条件和市场竞争力。截至2017年底,我区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2家、无公害农产品105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产品35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3个、地理标志认证产品13个。
专业合作社队伍不断壮大
新时期下,我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晚,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数量增长较快。自治区农牧厅按照先发展、后规范,先示范、后推广的思路,创新方式、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我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只有350家,到2017年底,全区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7000多家,增长20倍以上,其中,经农业部等九部委认定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就达56家。
行业种类多样。目前,我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服务、民族手工艺等行业,合作社呈现出涉及面广、加工类型多、行业分布广等特点。主要以青稞、土豆、蔬菜、瓜果、油菜、林下资源产品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合作社,以牛羊育肥和藏鸡藏猪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合作社,以民族手工业为主的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制作合作社,以农畜特色产品为主的农畜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合作社,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机农资专业合作社,以组织带动农牧民群众创收的劳务输出、建筑建材类等各种合作社。
带动方式灵活。目前,我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主要以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村委创办、能人领办为主。由政府规划引导成立合作社,组织小业主进行生产经营;借助企业在资金、技术、营销等方面的有利条件,针对企业加工所需原料发起成立合作社并吸引农户入社,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相关种植与生产基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原材料;由村委会、种植养殖大户、经纪人等带动种植养殖户发起成立的合作社。通过发挥能人效益,带动本乡镇、村户入社尤其是贫困户的入社,不仅实现脱贫致富,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就业、增收两丰收。
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果颇丰
近年来,自治区农牧厅紧扣培育、发展和规范主题,扎实推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加快农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提升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合作社市场竞争力,推进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是推动了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合作社凭借其特点和优势,对外加强与企业市场对接,对内加强内部管控,通过统一供种、统一销售,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费用,实行统一产品质量标准、价格,甚至产品包装,从原来的农牧民单打独斗、小规模、分散式的生产经营转变为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转变了农牧民单一自给自足的生产观念,降低了农牧民进入市场的风险,保护了农牧民的切身利益。
二是推动了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已基本形成青稞、牦牛、藏系绵羊、奶牛、绒山羊、藏猪、藏鸡、蔬菜、藏药材、林果十大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合作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社注重特色优势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注重高价值产品、设施蔬菜、林下资源的开发,一大批青稞生产加工、蔬菜种植、乡村旅游、民族手工艺编织等合作社成为当地农牧业生产经营的领头羊。
三是推动了农牧民增收脱贫。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为农牧民脱贫增收拓展了创业渠道,提供了多种选择。通过统一组织销售,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提高市场竞争的话语权;通过统一品牌,扩大市场影响,突破了地域限制,让产品走出乡村,走出西藏,走向内地甚至世界;通过扩大就业,改变了入社农牧民原有的生产形态,实现脱贫增收,并培养了一大批包括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销售能人等在内的新型农牧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过去,专业合作社在我区农牧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不容小觑、功不可没。如今, 新起点、新征程,专业合作社更是肩负乡村振兴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使命,唯有沉下身子,埋头苦干、巧干,才能让群众增收致富,真正过上好日子。”自治区农牧厅产业处处长胡芮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