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城市管理局驻冯堂办事处马家村第一书记赵原亮

赵原亮,郑州航空港区城市管理局驻冯堂办事处马家村第一书记。2020年3月份,经过相关组织程序,到了冯堂办事处马家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及村“两委”班子的大力配合下,他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办实事、解民忧。积极协调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在建强村级党组织、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村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全村呈现出干部能带头、党员有劲头、群众有奔头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加快了该村乡村振兴工作前进的步伐。

一是“谋”字当先 绘就产业振兴“战略图”。“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如何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是驻村“第一书记”赵原亮上任后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马家村多年来一直是传统农业种植村,既不能发展大的工业,也不能发展养殖业,常年种植玉米、小麦,大蒜等,马家村多年来缺少致富带头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乡村振兴的瓶颈难以突破。思路决定出路,产业带动致富。马家村党支部在驻村“第一书记”赵原亮的带领下积极谋思路,经多次调研,制定了“大棚产业”的发展思路,2021年11月份首期总投资10万元的马家村蔬菜大棚示范产业园已投入使用,同时力争今年继续发展10座大棚产业,做到“建成一亩、巩固一亩、成功一亩”。

二是“干”字为要 打造产业振兴“先锋队”。马家村产业发展践行“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群众自主办”三步引领法。通过党建“火车头”带动,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多次带领村里的年轻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中牟县学习考察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和生态宜居村庄,让年轻干部通过参观学习提高认识和转变思想,同时邀请河南农业大学园艺专家对马家村蔬菜种植户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协调蔬菜种植户到中牟姚家蔬菜示范基地学习参观。一步步实现大棚种植生产标准化、灌溉节水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

三是“富”字为本 鼓起群众增收“钱袋子”。“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拓宽大棚瓜蔬销售渠道。一方面通过微信群、抖音直播等推销。另一方面,与万邦市场及辖区商超、爱心企业合作,搭建农副产品直销平台,让马家村优质的农副产品,进市场、进商超、进企业、进楼院,丰富市民菜篮子,鼓起村民钱袋子。”2021年春节期间,大棚里的第一批蒜苗上市,经过驻村工作队大力协调6座大棚3万多斤的蒜苗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3天就全部销售一空。目前,大棚里种植的有吊瓜、西红柿、辣椒等,6月份就会上市,预计每亩增收5000元。

“今年吊瓜长势良好,预计收入在3万左右,另外2个蔬菜大棚番茄苗、辣椒苗也是长势喜人,这茬菜6月份就可以卖了,预计每棚收入在1.5万左右。”看着大棚里的丰收景象,冉栓柱高兴的合不拢嘴,算起了自己的经济账。冉栓柱介绍,他的大棚每年种2茬蔬菜,一季小吊西瓜,一年下来,自家的3个大棚,收入可观,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家门口就能有不错的收入,很满足,挺幸福!”

“乡村振兴离不开致富带头人,我要把致富带头人冉栓柱培养起来,带着大家共同发展大棚产业。”作为驻村书记,我希望给村里带来的不仅是几十个蔬菜大棚,而是希望能开一个好头,让今后的马家村,靠当地的干部群众、致富带头人走上乡村振兴的路。”

15551139106283932_7.jpg

驻村书记赵原亮查看蔬菜大棚菜苗生长情况

15552671026617812_7.jpg

驻村书记赵原亮查看吊瓜生长情况

15554036037673199_7.jpg

驻村书记赵原亮带领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外出学习种植技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