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阅读了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感受颇多,受益匪浅,现将文章整理出来,与各位共同分享和学习。
有效教学方法(鲍里奇)
第一章有效教师
一、什么是有效教师?
有效教师,他必须像所罗门王那样高明,像西蒙·佛洛依德那样深刻,像爱因斯坦那样渊博,还要像蓝顶格尔那样富有奉献精神。
二、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1.清晰授课。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的特殊习惯。
2.多样化教学。教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
3.任务导向。指把多少课题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关键行为是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
5.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把60%-70%的时间,用在能给学生带来中高水平的成功率的任务上,尤其是在讲解式和传授式教学中。
三、与有效教学有关的一些辅助行为
1.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包括认可、修改、应用、比较和总结学生的回答,从而促成课时目标,并鼓励学生参加。
2.组织。教师用来组织将要呈现的内容,或者总结已经呈现的内容的语言,可以称为组织结构;另一种组织方法是使用强调。
3.提问。作为教师,提问艺术将成为你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4.探寻。是指教师用来鼓励学生详细阐述自己或别人答案的陈述。
5.教师影响。教师要有热情,热情是指教师情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教师在课堂呈现过程中的活力、能力、投入、兴奋和兴趣。
第二章理解你的学生
一、什么是反思型教师?
要求教师抽出时间来调整课时,使它适应学习者的各种要求,先前的履历和经验,然后再对课时加以分析和批判。
二、为什么要注意个体差异?
1.通过认识个别差异,你可以帮助学习者利用他们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意义和理解,有了这些知识,你就能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更好地协调起来
2.当你向学生提供有关成就和行为方面的建议,或者就此话题与他们的父母谈话时,你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你所描述的现象
三、作为有效教师,你会在课堂上用哪两种方式运用个体差异的知识?
1.把教学方法和个别学习需要相匹配2.理解个别学习者学业成就背后的原因。
四、什么是适应性教学?
学习者在先前成就、学科倾向和学习风格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让众多学习者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的方法。包括:纠正性方法和补偿性方法。
五、学生时期的三个埃里克森危机是什么?
1.成就感对自卑感2.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3.亲密感对孤独感
六、焦虑
分为两种类型:状态焦虑和特征焦虑。
1.状态焦虑是一种与特定环境状况相联系的害怕或受到威胁的体验。一定程度的状态焦虑对学习是有必要的,分数、报告卡以及作业一般来说可以提供合适的水平的状态焦虑,激发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2.特征焦虑是一种感到受威胁的普遍倾向,个体把相当范围的情形都理解成有害的。
七、下列哪些表现最能体现状态焦虑,哪些最能体现特征焦虑?
1.考试前显得紧张而疲倦(状态焦虑)
2.别人一问他住哪他就紧张(特征焦虑)
3.不停地梳头化妆(特征焦虑)
4.不断地想上大学(特征焦虑)
5.只要教师一要求口头阐述就会逃学(状态焦虑)
6.总能完成额外学分的任务(特征焦虑)
7.总是吹嘘夸大他约会了多少个女孩子(特征焦虑)
8.经常抄别人作业(状态但也是特征)
9.想成为学校里最受尊敬的运动员(特征焦虑)
10.从来不把分数低于甲的试卷带回家(特征但也是状态)
八、学习风格
是指学习者偏爱在什么样的课堂或环境条件下学习。它有场依存和场独立的特征。
九、学习风格中的文化差异:一些警告
1.注意思维定势2.注意群体内差异
3.在多样化的课堂里可能更难以实施具有文化针对性的教学
4.文化上的应对性关注,可能使人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熟练的常规”上。
十、确定出两种在课堂上处理扰乱性同辈群体的方法,在各种成员构成的教室里如何运用它们?
由来自不同同辈群体的成员组成性质不同的小组,引导全班学生形式的小组讨论。
十一、如何在课堂上理解并促进家庭—学校的伙伴关系?
1.从系统—生态观来看待家庭。2.承认美国家庭的变化。
3.用授权式而不是赤字模式来看待父母的参与。
4.在安排机会让父母参与时,要认识到父亲和母亲们的特殊需要。
5.要体谅父母,他们和你一样—经历着周期性的情感、家庭和经济等问题。
6.要理解学校—家庭联系纽带的多样性,尊重家庭对学校事务参与程度的偏好。
十二、据加涅和柏林纳,在你与学生的互动中可能有许多类型的偏见,举出四个。
1.前半/后半2.女孩/男孩
3.能力较强/能力较弱4.非少数民族/少数民族
十三、几乎每个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都显示出某种类型的偏见,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避免它们?
1.对那些你确定自己对他们有偏见的学生类型,有意识地安排互动。
2.随即挑选学生完成特殊任务。
3.隐蔽地对你有偏见并处于相对靠近位置的学生,再与各对中的每一个进行互动。
4.在备课笔记中做笔记,以便提醒自己提问那些自己可能有偏见的学生。
十四、用你自己的话解释家庭—学校伙伴关系的含义。在课堂上你会怎样促进这一关系?(自己解答)
第三章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方针、目的、目标?
方针是表达了为我们提供方向感的社会价值观,但它对于大量个体来说则显得非常空泛。
目的是界定出学生从你的教学中能学到什么,从而鼓励和激发学生。
目标是向学生传达需要获得哪些特定行为,展示这些行为需要哪些条件,以及这些行为必须达到怎样的熟练水平。
二、目标有什么用途?
(1)把空泛的方针和目的与实现它们的特定课堂策略结合起来;
(2)以某种格式表达教学策略,使你能够测量教学策略对学习者的作用。
三、为什么需要行为目标?行为目标起什么作用?
之所以需要行为目标,是因为教师会很自然地关心自己和教学任务,却偶尔会忽略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
行为目标的作用:
(1)把教学集中在一个具有可观察结果的确切的目标上;
(2)界定出在什么条件下学习能够发生;
(3)明确规定行为的水平和数量。期待这一行为将会在规定条件的教学中发生。
四、什么是表示动作的动词?
表示动作的动词可以使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学习结果变得可操作。
五、当行为这个词出现在目标前面时,它意指哪三个事物?
行为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并且发生在可以明确限定的一段时间内。
六、编写好的行为目标有哪三个部分?
可观察的行为,观察时的条件,展示的熟练水平。
七、从历史观点来看,为什么会出现行为目标这个概念?
因为教师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和教学任务上,有时就会忽略对学生的影响。
八、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中的行为是什么?
认知领域中的行为,从最不复杂到最复杂依次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情感领域中的行为,从最不复杂到最复杂依次为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和个性化。
动作技能领域中的行为,从最不复杂到最复杂依次为模仿、控制、精确、连接和自动化。
九、在使用目标分类中有哪四个重要警告?
1.没有哪个明确规定的行为一定比另一行为更为人们所期待。
2.较高级的认知技能经常比较低级的认知技能更真实。
3.比起较复杂的行为,较不复杂的行为不一定更容易教授,更省时或者需要更少的资源。
4.执行一个领域中的行为,可能需要同时完成其他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行为。
第四章单元和课时计划
一、准备课时计划时要考虑哪五个方面问题?
了解目的和目标,了解学习者,了解学科材料内容和组织,了解教学方法,了解隐含知识。
二、计划过程中有哪四种主要活动?
确立教学目标,界定学习者的需要,选择和组织内容。
三、单元计划的两个目的是什么?
(1)把空泛陈述的活动和结果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课时。 (2)提供长期目标的图画。
四、什么是垂直单元计划?什么是水平单元计划?
单元垂直计划安排,是强调课时内容的等级关系,以及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序列)。单元水平计划安排,是强调包含跨学科知识的主题,传达出把世界不同方面结合在一起的关系和模式。
五、在垂直计划中,方框表示什么?直线和箭头表示什么?
方框阐述了处于各种概括水平的内容领域,或者教学目的。
直线和箭头指出课时序列以及课时结果怎样在彼此的基础上达到单元目标。
六、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单元计划中如何运用等级和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两个概念?
等级帮我们看清个别课时结果和单元结果之间的关系,还帮我们鉴别出不大不小刚好合适的课时。教师使用与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鉴别出教授单元结果所需的恰当的课时序列。
七、垂直单元计划的三个活动是什么?
1.通过一种或多种行为分类法划分单元结果的种类,单元结果的行为复杂水平高于课时结果。
2.安排教学序列,使先前教授的课时结果有助于达到后面的课时结果。
3.在必要的地方重新安排或增加课时内容,从而在需要的时候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
八、水平计划的三个活动是什么?
1.确定一个跨学科主题
2.包含跨学科的知识体
3.界定出把世界不同方面结合起来的关系和模式。
九、等级和与任务相关的学习内容两个概念有什么联系?
两者都能帮我们描绘课时计划的流程和序列。
十、说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中各自的行为复杂水平的名字?
认知的: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的:价值化、组织化、性格化。
动作技能:精确、连接、自动化。
十一、解释垂直的图表式单元计划与水平的图表式单元计划有什么不同?
前者必须展示等级和序列,后者不必。
十二、在课时计划的情境中,界定出一些为学生的多样性做准备的方法。你认为在你所教的年级水平或内容领域中哪一个会最为重要?
能力分组、同辈指导、学习中心、回顾、跟踪材料。
十三、说出课时计划中叙述到的七个教学事件的名称?
吸引注意、告知学习者目标、激发学生回忆前提学习内容、呈现刺激材料、引发期待行为、提供反馈、评估行为。
十四、界定出一个或若干教学事件,对于它(们)来说,多样教学这一关键行为最重要。
呈现刺激材料。
十五、界定出一个或若干教学事件,对于它(们)来说,学生成功这一关键行为最重要。
评估行为。
十六、界定出一个或若干教学事件,对于它(们)来说,使学生投入这一关键行为最重要。
引发期待行为。
十七、指出提供反馈和评估行为这两个教学事件如何随着下面两个方面有所变化:(1)提供反馈的评估特性,(2)给出反馈的时间间隔大小。
提供反馈:即时而且非评价性的。评估行为:延迟和评价性的。
第五章直接教学策略
1.直接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直接教学模式的特点有:全班(相对于小组)教学;以你提出的问题为基础来组织学习;提供详细而反复的练习;呈现材料时使学习者掌握一个新事实、规则或序列,然后教师再呈现下一个;正式地安排课堂,从而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操练和练习。
2.何时最适合使用直接教学?
在下列时候最适合使用直接教学:课文和练习册的内容不是以大小接近的上块形式出现的;为了激发或提高学生的兴趣,需要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要教的内容代表着后面学习所需要的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
3.每日回顾和检查的技巧包括下列哪些?
●以问答形式让学生鉴别出难的家庭作业。
●抽样检查部分学生,看看全班的理解情况。
●明确回顾当天课时所需要的与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
4.呈现并组织新材料的技巧有哪些?
●建立部分——整体关系●鉴别序列关系
●发现组合关系●寻找比较关系
5.指导学生练习的技巧包括哪些?
●让学生私下作答,然后逐个帮助。●不管学生是否举手都点名叫他们回答。
●事先准备问题,随机让学生回答。
6.对于正确、迅速而肯定的回答,认可它,然后要么再问同一个学生另一个问题,要么很快转向另一个学生。
7.对于正确但犹豫的回答,作出肯定答复,并很快重述正确答案所需要的事实、规则或步骤。
8.对于由于粗心而出错的回答,指出回答是错误的,并很快转向下一个学生,不加过多评论。
9.对于不是由于粗心而是由于不知道而出错的回答,通过暗示、探询或一个相关但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寻找正确答案。
10.对于绝大多数涉及知识获得的学习,课时连续部分之间的步骤要足够小,从而在一个练习与反馈期内产生大约60%—80%的正确答案。
第六章间接教学策略
1.什么是间接教学?
间接教学是一种教和学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是一种探寻活动,结果是对未知的发现,学习的背景是一个问题。在间接教学中,学生通过将刺激物转换为一种回答来获取信息,这种回答它不同于(1)呈现的刺激物,(2)学生先前所作出的任何回答。在间接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概括和辨别过程,调整和提炼刺激材料,获得概念、模式和理论。
2.间接教学法提供了激发概括化和辨别活动的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概念、模式和抽象理论。
3.间接型的教学职能是什么?
●使用先行组织者●概念性活动——归纳和演绎
●正反例的使用●通过问题引导探索和发现过程
●利用学生的观点●学生自我评价●使用小组讨论
4.正反例呈现益于界定本质和非本质的属性,从而构建出精确的概括化原理。
5.正确使用正反例,包括哪些步骤?
●提供多个例子。●使用与所定义的概念无关的多样化例子。
●使用含有该概念某些层面的反例。解释为什么反例含有同正例相同的部分特征。
6.在间接教学法中,问题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发现难题的新的层面,或解决两难境地的新方法。
7.间接教学过程中,使用某些问题的作用包括哪些方面?
●重新聚焦●展现需要解决的矛盾●探索更深、更彻底的回答
●将讨论扩展到新领域●将责任传给全班同学
8.学生的观点可以被用来激发学生兴趣,围绕学生的问题组织学科内容,根据学生个体需要而调整有关反馈,激发对学科的积极态度。因为这些目标不能成为自身的终点,你必须计划和组织如何利用学生的观点来促进推理、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考。
9.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有时被称为“非指导性发现学习”,允许学生选择学习经验的形式和材料。这适于独立性地进行实验、研究项目、自然科学项目和证明。然而,为确保学生观点的使用和贴近课程内容,常常有必要进行预先组织和指导。
10.间接教学过程中,当你给学生机会来说明他们的答案,这样你和其他同学可以建议他作一些必要的改进时,学生的自我评价回答就出现了。学生最容易以生-生-师交流的形式进行自我评价,在这过程中,你鼓励学生对他们自己或彼此的回答的精确性进行评论和思考。
11.小组讨论使得学生在大范围的学生中连续的反应进行交流。在这些交流活动中,只有偶尔为了复习或总结时,你才可以打断,或者你安排周期性师生互动,评价每组的进展,并且在必要时为小组讨论重新定向。
12.用于讨论的最好是课本和练习册所没有正式组织好,而且学生对之没有形成高度一致认识的话题。
13.在讨论中,你的调节职责包括哪些活动?
●为学生制定讨论目标●提供可能需要的新的或更精确的信息
●复习、总结和讲述观点和事实●使观点和信息重新回到讨论的目标
第七章提问策略
1.什么是有效的问题?
有效问题是,使学生能够积极组织答案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
2.提问的七个具体目的是什么?用你自已的教学内容来给每一个举出例子。
获得兴趣和注意,诊断和检查,复述具体事实或信息,管理的,鼓励较高水平思维过程,组织和重新指导学习,允许感情的流露。(举例略)
第八章自主学习
1.什么叫教师调节?你在教师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适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你对内容的流速及复杂性所进行的现场调节称为教师调节。你在教师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是,调节指导性对话以帮助学生重新调整他们的学习,从而使他们向预期的结果靠拢。
2.要向某个个体学习者教授自主学习的技能,应采取什么步骤?什么样的学生行为会使你决定花费额外时间来教授这些技能?
A、提供新的学习任务。
B、要求学生解释他是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和(如,掌握内容)。
C、提供学能尝试新方法的学习任免。
D、当学生正在学习新材料之时塑造自我提问行为。
E、淡化你作为督促者的角色,提供又一次练习机会。
F、通过提问有关理解的情况,核实结果。
第九章合作学习与合作过程
1.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哪两种基本目标相同?
(1)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2)促进更高、更复杂类型的思考。
2.在你的课堂教学里,建立合作任务结构需要哪五步?
A、将任务具体化B、组织任务C、教授合作的过程
D、督促小组表现E、简要说明
3.花最少时间完成一个具体目标,这样的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大约有多少?你能想像这样一种情景:合作学习小组可以小一点,或大一点,而其职能有效运转?
4~5人
4.合作学习结束后,可用什么活动来进行总结?你愿意在你的课堂里使用哪一种?
(1)公开地谈论有关小组的工作情况。(2)寻求怎样提高过程的建议。(3)得到预先任命的观察者的意见。
第十章课堂管理
1.什么是你能在课堂里采用的传达不同水平的权威的三种角色?这三种角色的每一种怎样在学生观点的表达、师生谈话的比重、反应的自发性以及功能上发生变化?
(独立的信息提供者(主管),学生观点的转述者或总结者,在创造思想和解决问题时与学生是相同的伙伴;学生观点,学生谈话,自发性将从前者到后者增加。)
2.举几个课堂活动的例子,它们会导致①竞争性的②合作的③个体主义的课堂气氛。
(A、操作和练习B、小组讨论C、座位作业)
3.如果你在一个多元文化或异质的班级里教学,你会尝试什么方法来连接不同的文化或在不同的阶级形成一个富有成效的,有凝聚力的班级?
(营造一个公开而没有风险的气氛。按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安排授课。允许与学生文化相宜的活动和责任。)
第十一章课堂秩序和纪律
1.什么是开发一项课堂管理计划的六种标准?
(A、建立良性关系B、防止注意力涣散和逃逸工作C、迅速而不张扬地重新校正不良行为D、制止顽固的、长期的不良行为E、教授自我控制F、尊重文化差异)
2.你可能怎样同时采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来制止某学生不断讲话?试举例说明。
(正强化:在理性行为之后立刻给予奖励。负强化:当理想行为出现时,终止不愉快的状态。)
3.试举课堂教学中具体一例,说明在哪两种情况下运用惩罚最为奏效。
(在实施惩罚的时刻向学生说明理想行为,并且与奖励配套使用。例略)
4.举行教师---家长座谈会的两个目标是什么?还可能有其他什么目标?
(A、获得父母的支持,使他们承担一部分纪律管理过程的责任。B、设计在家庭和学校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其他目标略)
第十二、十三章评估学习者
1.简答:鲍里奇提出的常模参照测验和校际参照测试具体内容是什么?
评估学生的进展取决于教师的目的:常模参照测验(NRT)所揭示的是学生在群体中相比较而言的地位或等级,之所以称之为常模参照测验,是因为这种测验将一位学生的表现同常模群体的表现进行比较(一个大的、有代表性的学生群体)。当教师需要将一个学生的表现与相同年级或同龄学生相对比时,这种测验取得的信息是有用的。校际参照测验(CRT)揭示出学生的一项技术或一组技术的熟练水平或掌握度,之所以被称为校际参照测验,是因为该测验将学生的表现同一个绝对的标准,即所谓的“校际”进行对比(如75%的正确率)。这样的信息有助于教师判断一位学生是否需要更多的指导来达到一种或一组技能。
2.简答:鲍里奇对检测题中是非判断题的设计提出什么建议?
建议有:在学生开始答题前,清楚地告诉他们怎样标出正确或错误记号;编写准确无误的且不带限制条件的正确陈述或错误陈述,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试题,给学生误导;让真言陈述和假言陈述保持大致相同的长度,确保真言题和假言题数量大致均衡;避免使用双重否定的陈述;避免出现不确定程度的术语(如:大、长时间、有规律地)或绝对性术语(如:从不、仅仅、总是);在试题的编排上要避免让学生感觉到有规律的编排方式;不要在没有核实上下文情境的情况下,直接从课文中取出一段陈述。
3.简答:增加检测的可信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如何具体操作?
方法有三种:前测—复测、更替形式、内部一致性。
前测—复测是恰如其分的测评信度的方法。教师对同一位个体两次测验,判断相互关系——前面一组得分和第二组得分的相互关系。
更替形式测试是指如果教师手头有一项测验的两套相等的试题,教师能够运用这两套试题来评估该测验的可信度。教师对一组学生实施这两套测试,判断两组分数之间的关系。因为两套试题题目不同而内容相似,这种测评消除了在前测—复测评估信度中的记忆和练习所导致的问题。同一学生若在假定测量相同行为的两套题得分差异极大,则说明该测验不可信。运用这种方法测量可信度,必须拥有两套相等的测验题,并且教师必须尽可能在近似相等的条件下、在大约相同的时间内实施测验。
如果测验测量一个单个基本原理,那么可以有理由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正确解答一道题,那么他正确解答其他的、相似的题目的可能性增加了。也就是说,题目应该相互关联,测验应该具有内部一致性。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该测验的可信度能够通过内部一致性方法进行测量。
4.鲍里奇提出的表现测验时什么?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表现测验?
表现测验是基于学生表现的一种评价方法,它运用直接学习测量,要求学习者分析、解题、实验、决策、测量、同他人合作、口头展示或生产产品。表现测验不仅能够评价较高水平的认知技能,而且能够评价非认知的学习结果,如自我指导、同他人共事的能力以及社会意识。
表现测验能够评价过程和成果;表现测验可以包含在教学中;表现测验能够评价情感的和社会的技能。
模拟试题
第四题: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有哪些不同?(第六章)
答:直接教学:以教授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为目标,复习旧课内容来开始新课。教师小步调地呈现新内容,并伴有解释和例子,教师对少量的标准例子给出练习机会,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必要时提示和示范,达到60%~80%的准确性,教师根据学生答案是正确快速、坚定还是犹豫、粗心或不正确,提供反馈和正确答案,老师提供当堂独立练习机会,争取达到95%准确的自动反应,教师提供每周和每月的复习,并且重新教授尚未掌握的内容。
间接教学:以教授概念、模式和抽象理论为目标,一种全景式并且利于内容扩展的先行组织者开始新课。教师运用归纳、演绎来提炼和聚焦普遍性原理,使学生的反应集中,教师呈现普遍性原理的正例和反例,辨别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教师以学生自己的经验、兴趣和问题入手引出额外的例子,围绕解决问题,来指导学生发现和澄清该普遍性原理。教师评价学生的反应时,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必要时,教师促进和调节普遍性原理,使之巩固和拓展。
第五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效的问题?(第七章)
答:是指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问题的有效性不仅仅在于词句,其有效性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提问有很多的方式,每种方式都能决定它是否会被学生理解为一个问题,会被理解成一个怎样的问题。
第六题:要设计一种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必须做些什么?(第九章)
答:1.明确活动的目标:为了确保获得期望的结果,你的任务是明确结果,核实学生的理解情况,以及设定合作的基调;
2.组织任务:在组织一项合作学习任务时,必须提前决定一些因素,小组有多大?如何选择小组成员?小组活动需要多少时间?你会分配给小组成员什么角色?你会为个人和小组活动提供什么样的激励?
3.教授和评价协作过程:教师需要界定出合作性行为,按适当的次序安排他们,并给予演示,同时注意鼓励学生。
4.监控小组表现:通常需要重复和提醒小组各自的目标;对进入列胡同的小组重新指导;对遭遇挫折的人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5.听取报告:询问学生自己的观点;征求达到较高水平的合作建议;听取预先安排的观察者的观点。在总结过程中,教师还可安排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