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深秋的上林垟村,是一片金色的海洋。秋风拂过,沉甸甸的稻谷,忙不歇的收割场景,还有上林垟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好一派丰收的画面。

上半年种油菜花,下半年种彩色水稻,如今的上林垟村不仅是平阳县主要粮食产区,更成为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是浙江省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稻浪翻滚,这是上林垟人作答习近平总书记16年前调研时的嘱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生产合作红色联盟筑牢浙南“大粮仓”

谁也料想不到,平阳县上林垟村这个其貌不扬的浙南小乡村,会有今日这番变化。2005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上林垟调研指导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他对村民们殷殷嘱托:“浙江是缺粮省,更要种好粮,多种粮。”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将上林垟村民的心连在一起。为了“种好粮,多种粮”,上林垟村在流转全村2500亩土地后,又联合周边村党组织成立了“红色种粮”党建联盟,打造了1.4万亩的“石塘粮仓·万亩田园”,集中流转率达98%以上,实现了粮食年产量达1.2万吨,有效推动粮食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村民们还通过党建联盟,强化生产合作,以“三位一体”改革为契机,打造为农服务大平台,着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他们建立粮食烘干和育秧中心、新型“庄稼医院”,引入“中农在线”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育秧、飞防、收割和粮食烘干等服务,通过统一技术指导,实现了粮食亩均年产量增至950公斤。

又到秋收时节,田间地头是村民们奋斗的“战场”。稻田里,村种粮大户林振锡正指挥着工人们抓紧收割170亩水稻田,好赶上农时播种油菜。今年是他回乡种植水稻的第14年,曾经的他为了实现“致富梦”,辗转全国各地。最后发现,原来乡里人的“致富经”其实就在田间地头,从最早承包七八亩水稻田到如今170亩,林振锡的致富梦终于圆上了。“明年我还想再多种几亩地。”丰产的喜悦写在了林振锡的脸上。

供销合作产业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粮食丰产之后要实现经济上的丰收,离不了供销合作。怎样打开村里农产品的销路,这个难题曾经是上林垟村党支书林礼将的“心病”。

“产量再多,卖不出去更发愁。”心思敏捷的林礼将心里明白,畅通销路才是带领上林垟村走上致富路的有效途径。为此,他与村“两委”不断推进供销合作新模式,先后建设农业服务中心、丰收驿站、粮食烘干中心、菜籽油加工坊、农资供应中心等配套设施,为村民提供粮食产后加工服务的同时,更围绕农业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去年3月,上林垟村引进温州悦农供应链有限公司,作为农资配套和冷链仓储配送的基地,开展了从农业前端农资到终端农产品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王贤是温州悦农供应链有限公司品控部的经理。一年他有大半时间扎在田间地头,与村里的农民面对面打交道。他说:“这几天我们忙着收水稻,花椰菜和西红柿也收了不少。”除了这些,王贤说公司还对上林垟村生产的菜籽油、时令水果等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该公司“落户”上林垟村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农资销售量约300吨,农产品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的成绩。

产业链的壮大,农产品销售无忧,这给上林垟村的农业生产吃下“定心丸”。林礼将喜滋滋地说:“农民有了可靠的销路,也就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大家就能放心种、放心卖。”上林垟村还注册了“上林垟”品牌,走上了农旅融合道路,开展美丽田园建设,这一切都使上林垟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基地升级为现代农业综合体。仅去年“五一”期间,就吸引了1.5万人次来村子里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50多万元,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富起来的上林垟村还紧跟数字化浪潮,牵头引进农村电商,让农产品搭上了数字化营销“快车”,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20多万元。下一步,该村还将引入“直播+网红”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信用合作保障乡村建设发展的“资金链”

上林垟村的建设蓝图中,还将有更大的规划:村口12.7亩的土地将建设成大学生创业园,吸引大学生们回乡创业;村里还要建设一个智慧大棚,用作未来农业的研发基地;上林垟整村重新规划,持续推进“未来乡村,数字上林垟”的建设……

建设的蓝图已经明晰,无论是村民生产还是整村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给村民争取最优的信贷资金,上林垟村抢抓“信用村”创建契机,主动对接平阳农商行获取整村授信,着力解决农户担保难、融资贵的问题。“现在,每户村民的授信额度最高达30万元,利率降低至3.625%。”林礼将说,这份“特殊福利”已经为全村贷款2700万元,光利息就节省了80多万元。此外,该村所在农业基地还获得了丰收驿站、“绿色产业贷”信用贷款支持,农户开发菜籽油生产基地、大米加工基地、村级综合服务社等11个服务节点,均获得了信贷支持。

“村里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大家还会找乡贤帮忙。”林礼将说,一个村里生活的人,彼此知根知底。比起银行信贷,更多的村民喜欢借助乡贤的力量解决“创业难”。近年来,他们在村集体经济建设,农旅发展中充分利用“党建+乡贤”的资源,开展信用合作,共筹集发展资金3000多万元,其中由乡贤领办和参与的建设项目18个。

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林垟村调研至今,已过去了16年。如今上林垟村通过党建引领发展“三位一体”为农综合服务,实现了产村融合发展,村经营性收入从2005年的2万元升至2020年的16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连续16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

记者手记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上林垟人便将“科技兴农”写在了全村建设发展的蓝图上。为了能提高粮食生产,他们不仅因地制宜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还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实现了粮食亩产提升20%以上。

勤劳的上林垟人没有止步农业生产,他们还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先后与周边村引进农耕园、观光园等农旅产业,使上林垟从单纯的粮食生产基地升级为现代农业综合体,为村域党建引领“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