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青铜峡12月18日电 (李佩珊)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宁夏,返乡的年轻人尤其是“90后”也越来越多。这些年轻人头脑灵活,并且都有农村生活的基础,他们或大学毕业投身家乡,或拿着进城打工挣下的血汗钱回到农村,从事特色种植、奶牛养殖等农村新兴产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夏瑞坤的牧场内,奶牛正在进行挤奶工作。 李佩珊 摄

夏瑞坤的牧场内,奶牛正在进行挤奶工作。李佩珊 摄

12月18日,记者来到宁夏青铜峡市峡口镇赵渠村,见到了刚刚送完货回来的穆金宝。

穆金宝(右)与家人共同对蘑菇进行喷淋保湿。 李佩珊 摄

穆金宝(右)与家人共同对蘑菇进行喷淋保湿。李佩珊 摄

穆金宝今年27岁,虽然年纪不大,可他的蘑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金色招牌,大家都叫他“蘑菇大王”。“我以前在外地打工,工资一个月能收入8000元(人民币,下同)多,过得也挺好。但我一直有个当农民的梦,特别羡慕美国大农场的场主,所以去年10月我选择了回乡创业。”穆金宝告诉记者,起初家人反对,但他已经下定决心,“我专门回家调查了市场,蘑菇产业大有做头。”

顾客在穆金宝的蘑菇大棚体验采摘。 李佩珊 摄

顾客在穆金宝的蘑菇大棚体验采摘。李佩珊 摄

因为父辈是采用传统的蘑菇种植法,他回家后用打工积攒下的积蓄专门投建了4个大棚,开始了蘑菇的现代化特色种植之路。

3万多个蘑菇菌棒均为穆金宝自己研发生产,大棚内采用自动喷水等一系列现代化装备,使种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恒定状态。为了保证蘑菇的品质和口感,穆金宝每天5点采摘新鲜蘑菇,限量出售200-300斤,自己送货上门。

蘑菇的手机订单源源不断。 李佩珊 摄

蘑菇的手机订单源源不断。李佩珊 摄

目前,4个大棚已远远不够订单的需求。“除了送货上门,我还开了网店线上销售,给自己的蘑菇起了名字——天恩穆鲜菇,每天能发出去好几十单,有时候还有上百单。”穆金宝告诉记者。

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穆金宝管理得当,种植的蘑菇新鲜、品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批发商青睐,每月都有固定的订单,销路也不用愁。“明年我准备在镇上的信用社贷10万块钱,听说没有利息。还想联合周边村民成立合作社,继续投资建设新的大棚,在原有平菇种植的基础上,新增香菇、金针菇、海鲜菇等新品种。”穆金宝告诉记者,当初回到老家就是想带动更多乡亲致富,力争让蘑菇产业成为赵渠村走出宁夏的又一金字招牌。

而在离赵渠村不远的牛首山上,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基地已成为伊利乳业名副其实的“后花园”,今年刚满30岁的夏瑞坤就是看准了这个机遇,大学毕业便回家与家人共同开办牛首源农牧有限公司,如今他已成为宁夏最年轻的最年轻奶牛厂厂长之一。

“我们目前存栏2800头奶牛,都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荷斯坦品种,一头牛一天产奶量在40公斤左右,是伊利的专供牧场。”夏瑞坤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牛奶的质量,除了全自动化的挤奶器、刮粪板等技术设备,他们的牧场给奶牛“五星级”服务。

出生便进入造价2000元的“别墅”保温保护;产完牛犊后,50公分的稻草“席梦思床垫”让每头牛安心“坐月子”;每日“伙食费”高达90元左右,远比一个成年人的生活好;在机器挤奶前后,均有药洛和一次性消毒设备保证乳头的卫生状况……“我们家的牛,过的很幸福。”夏瑞坤笑着说。

夏瑞坤这个“90后”才能想到的“妙招”,已让他的牧场效益远超周边其他牧场,年销售收入超过了8000万元。“明年我们的产量和产值都能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伊利的高端奶线都是我们的牛奶。”目前,该牧场也已带动周边一批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也有一些人因此成了养牛能人。

看着自己种植的蘑菇和养殖的奶牛,穆金宝和夏瑞坤看到的不仅仅是财富,回乡创业,创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更创出了宁夏农民的增收致富路。

在宁夏,穆金宝和夏瑞坤只是无数返乡创业“90后”的缩影,因为有各级人才红利的帮扶,宁夏人才总量达到72.6万人,十年间增长90.35%,提前超额实现了2020年达到61.02万人的规划目标。(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