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新场乡岩下村是全县36个贫困村之一,全村幅员面积3.5平方千米,离乡镇约8公里,全村农户87户29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84人,整村劳动力141人,人耕地面积191.36亩(已有约80亩栽种茶叶),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4亩。2017年度,为加快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贫困户长效稳步增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岩下村享受到5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用于支持贫困户产业发展、壮大村级产业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为充分发挥岩下村产业扶持基金作用,确保村级产业长效发展,以“强产业、助增收、防返贫、壮集体”为目的。2017年在“五个一”帮扶力量与村两委共同研讨下,制定了岩下村“产业扶持基金”使用方案。当前岩下村产业扶持基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推进实施。

一是寻找适合岩下村发展的龙头企业,通过村级公司,采用“融资借款”与回乡创业人员成立公司合作,以保底分红的形式投资20万元,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

二是结合全乡实际情况,为每户贫困户提供0.8万元产业扶持三年免息贷款,鼓励支持贫困户发展长、短结合产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三是促发展、打亮点、巩成效。以村级公司牵头积极与茶农协调成片流转茶地50亩以上,集中管理,统一打造。鼓励回乡创业人员建茶厂深加工,打造岩下村茶叶品牌,带动大批农户发展茶叶产业,逐步形成茶叶产业链。

岩下村是天全县教育局“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扶贫村,工作组到村后立即组织开展入户走访,现场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全面了解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结合各户实际情况,协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年度计划,并制定了详细的“一户一策”帮扶措施。

一是智力扶贫。结合“农民夜校”积极动员适合劳动力转移的贫困户人员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致富本领,外出务工增加收入;通过培训掌握1-2门农业生产、茶叶栽种、畜牧养殖等技术。

二是项目扶贫。坚持自愿原则和市场化机制,发挥岩下村资源优势,帮助贫困户规划和抓好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一要抓好贫困户“短、平、快”发展短期养殖业,带动贫困户通过饲养鸡、鸭、生猪等禽畜类,加大技术指导培训和资金支持,确保在短期时间内增加贫困户收入,鼓励贫困户发展成养殖大户,促进收入提高。二要抓茶叶发展,变“长期输血”为“长期造血”。结合贫困户实际,鼓励贫困户发展茶叶种植,努力达到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人均1.5亩的标准,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每亩投产后纯收入将达到3000元以上。三要大力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发展企业,实现共赢。岩下村现有回乡创业人员3人,成立独资公司2家,每年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20-30人,增加人均收入在700元以上。四要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扶贫项目,大力改善岩下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状,变相提升产业产值。

三是政策扶贫。按国家政策,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医疗救助、教育扶贫等行列,对重点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进行慰问和救助。

岩下村贫困户艾明勋户,6口人生活,是2014年天全县新场乡岩下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之一。致贫原因:因残致贫,儿子也因务工受伤需修养3年以上,家中无固定收入。雪上加霜,把一个本来就不十分殷实的家庭逼向了贫困的边缘。

自从评上贫困户后,医疗政策从慢性病到大病救助,到“农民夜校”开办,再到如今的“180”政策……扶贫政策释放的红利给他的家庭减轻一定的经济压力。“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如今的好政策”,艾明勋满怀知足和感激地说。在全村产业发展的带动下,他下定决心,着手准备,通过小额扶贫贷款3万元和“产业扶持基金”借款0.8万元,栽种了6亩茶地、6亩笋用竹,养殖了30只鸡苗,外出务工信息输出2人。通过近一年的努力,2017年底家庭人均收入达到了6000元以上。有了第一步的成功,更坚定了他前进的步伐,他说:“2018年还将继续发展茶叶3-5亩,继续壮大,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谈到梦想和打算,他的梦想很简单,也很朴实。一是通过自己努力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巩固脱贫成效;二是教育好下一代,认真学习,努力成为国家栋梁,用心帮助比自己困难的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