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21001
我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榆林佳县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只要顽皮,奶奶就会说“你要是再不听话,胡宗南来了把你抓走!”那个时候太小,不懂胡宗南是什么,从大人的语气中,只知道那是一个令人非常害怕的东西。
再大一点,就经常听妈妈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她说,那个时候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能吃饱饭,大米饭那是想也不敢想的,小米粥、高粱饭都吃不上稠的,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吃杏树叶子、野菜和树根,遇到年成年就更艰难了,一家人用大锅煮一锅水,锅里面下半碗小米和几片菜叶就是一顿饭。娃娃们饿的哭爹喊娘,大人们饿的头眼昏花。再后来,到了农业社时期,集体劳动挣工分吃大锅饭,勉强能吃个半饱了。由于不想被扣工分,妈妈生完三哥刚出月子就上工了,没人看三个孩子,就把孩子绑在被子上,等中午劳动结束回到家,孩子们又饿又渴,哭到累得没力气都睡着了······
改革开放后,村里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这对勤劳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父母带着年幼的哥哥们起早贪黑地营务着家里的几亩地。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下,那年的庄稼丰收了,一家人第一次敞开肚皮吃了一顿饱饭。
到我出生的时候,生活条件已经大大好转了,过年过节可以吃白米饭和白馒头了,即使平时的饭菜还是夹杂着高粱面,玉米窝窝,但再也没有饿过肚子了。慢慢地,过年的时候兄妹几个可以添置一身新衣服,一个月能吃到一顿猪肉馅儿的饺子,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爸妈会买一双两块五的塑料凉鞋给我,还会打发1块钱让我买汽水喝······
2000年,我上高一,假期回家听爸爸说:政府开始农业税费改革了,以后种地收粮再也不用交农业税了,家里的生活渐渐变得宽裕了,也就是在这一年,我第一次穿上了心仪许久,100元一双的“榆林皮鞋”。紧接着好消息不断传来,2004年,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类面向农村农民的好政策,更像是一场甘霖洒向了广大农村。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出台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之集中,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之大,农民受惠之多,前所未有。和乡亲们闲谈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那十足的干劲儿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2009年,执教3年的我考取了甘泉县下寺湾镇的大学生村官,带着多年的恋农情结,完成了从一名高中英语老师到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转变。在村里工作的几年里,眼看着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温饱问题已不再是困扰农村人的主要问题,我们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后不久,党中央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而我有幸参加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冲在了第一线。
从2016年任桥镇乡副乡长分管脱贫攻坚的3年里,走访了全乡所有的贫困群众,看到农村还有很多人住着土窑洞,一下雨就担心坍塌;一些偏僻的村落里甚至没有通电,乡村小道只能通过人拉车,农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信息输进不来;有的农民吃水要走几里地去担,老人生病了看不起病、孩子们因贫上不了学······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随着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经过县乡村三级干群的共同努力,2020年底,全县困难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终于全面实现。脱贫人口告别了土窑洞、住上安全房,低保、五保、特困救助、养老保险实现了应保尽保。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一系列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去年起,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国全面展开。我捧起党史的书本,重温了从1921年的南湖起航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取得抗战伟大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到迈上改革开放的伟大新征程;我带着我的孩子去了劳山烈士陵园、下寺湾革命旧址,重走了长征路,到达了雪地讲话旧址,我给她讲《劳山战役》、《周恩来遇险》和《一条毛毯的故事》,也给她讲外婆和妈妈小时候的故事。我告诉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年是建党101周年,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当我再一次踏上去往桥镇的路,平坦宽敞的通村公路、整洁干净的村庄、整齐划一的庭院、美观明亮的路灯、形象逼真的文化墙使人眼前一亮;沿着道路两旁放眼望去,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规模养殖随处可见,山地苹果长势喜人,乡村小院的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草,好一派生态宜居乡村美,幸福生活入画来的美景!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也有了自己的下一代,我愿化作星星之火,照耀他们前行的路,一如我来时的路。
总 顾 问:马 洁
文学顾问:魏新怀 刘虎林 刘玉东
主 编:高延平
副 主 编:张湛武 吴生斌
执行主编:李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