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12月2日,记者走进了广西钦州市的乡村,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深刻感受到了乡村变化后的新面貌,看到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发展红色文旅 赓续红色血脉
那疋村是钦州市贵台镇百美村委一个自然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建设,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红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那疋村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建设红色墙体、对联、禾堂、民兵岗、信步园、梅花墙、流水墙、金鱼池等景观。制作浮雕式墙体,刻制党旗、党徽、入党誓词,邀请各级党员干部到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打造红色文化村。绘画制作红色文化墙体画30多幅,修复、重建毛泽东诗词、语录的对联50多幅,分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5种字体。
那疋村注重做好传统文化,逐步形成壮族文化发展底蕴。首先是注重文化传承。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一起抓,全面推进壮乡文化、岭南文化的呈现与传承,注重培养村民踏实勤劳、守望相助的传统精神,注重培育家风家训。其次,注重文化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优秀传统,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乡村治理队伍,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提升村民精神文明新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活力。
小红薯撬动大产业 致富带来新“薯”光
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横山村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水质肥沃,具有丰富的海生饵料资源和大面积浅海滩涂。横山村便引进广西南珠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高品质红薯品种种植,将低产咸碱地变成高产优质的红薯地,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横山村委6个村民小组与红薯种植企业与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共流转土地73余亩,增加村民收入4万余元。红薯产业园一期基地上半年种植500亩,亩产4200斤,产值达500多万元,广泛带动当地100多户农户就近就业,人均增收2000多元。”横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家雷介绍到。
横山村还将积极开展研发培育及科普等以红薯为主体的农家乐、观光旅游,把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相结合,实现“种-产-供-销-研-旅”一体的农旅结合旅游示范点。
发展各县优势产业,提升乡村振兴新速度
钦州市浦北县良田村委的丰木山村按照“财政支持一点、项目补充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群众出资一点”的模式,全面推进乡村风貌提升、美丽村屯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先后建设丰木山小公园,便民停车场、大榕树小公园等,形成了“宜居、宜游,记得住乡愁”的崭新面貌。良江村委则成功打造“双良芭乐园”成为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区,陆续建成村史室、风雨桥、休闲公园、排水系统、停车场、篮球场、景观亭、星级公厕等一批乡村旅游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成全市首座乡村风雨桥(议事亭)。清湖村委九梅麓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进乡村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三个变”的华丽蜕变,为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灵山县则建成示范带6条(即新建大浦高速灵山县新圩檀圩文旅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灵山县文利伯劳乡村振兴奶水牛特色养殖示范带,巩固提升灵山县龙武乡村振兴荔枝特色农业示范带、武利伯劳乡村振兴果苗长廊示范带、灵山县三隆陆屋乡村振兴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带、烟墩沙坪乡村振兴传统特色示范带),分别融合乡村旅游、荔枝产业、奶水牛特色养殖、果苗产业、休闲康养、食品加工等产业,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
(通讯员 吴帆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