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种植视频全集_致富养殖_致富经种植洋

“多亏了政府引导和项目支持啊,不然我们哪有钱买种羊入合作社啊!”10月20日,记者来到榆中县清水驿乡的“榆中民星养殖专业合作社”,虽然羊舍还尚在建设和完善中,但合作社的“股东”们已经忙着青贮饲料,为养羊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看着村民们高兴地忙前忙后,“羊老板”也是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杨国校禁不住感慨:“这个合作社是全村20户村民的期盼和希望,我们一定会搞得红红火火!”

原来,为了让更多贫困村民通过发展养殖经济实现脱贫致富,榆中县借力各种项目资金支持,为清水驿乡10个山区村的100户贫困户争取到了“舍饲养羊项目”。当地农民只要有养殖意愿,建好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养殖基地,农户自己买5只羊,政府便会为每家每户再赠送5只羊,“榆中民星养殖专业合作社”的20家养殖户就是这样加入了合作社。

作为农业大县,榆中县委、县政府把种植养殖业作为贫困村扶贫攻坚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来抓,一批批种植养殖新型产业应运而生,为农民致富奠定了基础。

药材种植圆了致富“梦”

十月的杨河依然阳光明媚,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同样生机勃勃的还有那500多亩成片的“生地”。生地,是一种中药材,在当地人的心里,“生地”是他们致富的希望和梦想。

杨河,属于榆中县清水驿乡的山区村,村里人除了种植基本的玉米、土豆等传统的口粮外,“生地”种植成了家家户户的“钱袋子”,杨河村村支部书记张积江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种植户。

五年前,头脑开放的张积江便和村里人一道探索着开始种植“生地”。“前几年那个价格才叫好呢,每公斤的收购价在十几元,我们种一亩的生地能有近万元的收入呢。”张积江告诉记者。走进张积江的家里,成堆的“生地”储藏在家中,“这可是我的宝贝啊,我还指望着卖了它盖新房子呢!”张积江笑着说。“我家种着3亩”、“我家今年没种玉米,全种生地了”……说起今年的药材种植,村里人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

榆中县清水驿乡党委副书记黄云指着眼前的一片药材告诉记者:“今年有联村联户帮扶单位的支持和帮助,村民们种植药材的劲头更足了,仅这一片就连着100多亩呢”!原来,今年联扶单位榆中县水务局了解到情况后,为杨河村的村民们提供了每亩500元的药材籽种等费用,今年不用成本钱杨河村人就可以轻松种“生地”了。

村支部书记张积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土豆每亩地收入500元,种植药材每亩地产800公斤,每公斤8元钱,一亩地收入近7000元,一亩地的收入翻了10多倍,全村500多亩,收入有近35万元。

去年以来,榆中县北山地区结合“双联”行动,根据各自的乡情村情,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甘草、板蓝根、黄芪等各类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山区群众的致富步伐,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舍饲养殖

“走俏”农家

10月初,榆中县上花岔村养殖户杨永鸿羊舍里的300多只羊正安心地在羊舍里吃着草,看着一只只羔羊就要出栏卖钱了,杨永鸿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他笑着告诉记者:“这几年县上加快发展畜牧业,我不断引进羊,并改造了圈舍。现在养羊300多只呢,前段时间卖了近40只,今年能收入十来万元。”

在采访现场,记者还了解到,“榆中民星养殖专业合作社”是通过羔羊入股,请专业化技术人员机械化操作养殖,到年底入股的方式赚钱的。“我向合作社投放了10只羊羔,我也不参与养殖,估计明年能分到1万多块钱呢”,村民杨卫军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舍饲养殖改变了传统养殖分散饲养、粗放管理的缺点,缩短了牲畜养殖周期,提高了出栏率、商品率,也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重要保障。”清水驿乡党委副书记黄云说。据黄云介绍,目前全乡10个山区村舍饲养殖人家已达到1000户,有集中养殖点37个,养殖业已成为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榆中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其养殖业也是带动榆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榆中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户已达1010家,其中生猪424家,养牛户162家,肉羊养殖场户323家,家禽养殖场户98家,獭兔养殖户3家。

榆中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近两年,我们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扶持发展畜禽规模养殖,通过妇女小额贷款、‘双联惠农贷款'、扶贫贷款、草食畜贴息贷款等项目,共发放贷款资金6700万,整合扶贫项目、价调项目、标准化建设项目资金共800多万元,积极利用微型企业资金240万,养殖场污染治理资金120万元支持农户、养殖场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榆中县养殖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