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鲷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巴西鲷,学名小口脂鲤(prochilodus scroda),亦称南美鲱鱼,英文名称为Scrofa,属脂鲤目、无齿脂鲤科、原唇齿鱼属。该鱼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肌肉以红肌为主,虽生活于淡水中,却具有海水鱼的商品价值,市场价格为普通淡水鱼的2倍--3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于1996年首次引进,经过几年的养殖尝试,已对其养殖技术进行不断完善。

一、巴西鲷的生物学特性

1.分布。巴西鲷原产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与巴拉圭河水系,主要分布于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家,是南美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

2.外形特征。巴西鲷身体侧扁;尾叉型,上、下叶等长;体长约为体高的3倍;侧面似鳊,呈纺锤形,背厚,口端位,吻尖;鳞片较大,有粗糙感,中间为银白色,边缘略黑,似海水鱼的鱼鳞;侧线鳞为45;各鳍鳍式为:背鳍Ⅱ-9,胸鳍I-14,腹鳍I-9,臀鳍Ⅱ-8,背鳍后有一小脂鳍,腹鳍至臀鳍有腹棱,胸鳍、腹鳍呈黄色,臀鳍、尾鳍末端发红,背鳍上有黑色小斑点。

3.内部结构。巴西鲷内部结构与普通鲤、鲫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该鱼具有一红色、形状似吊囊状的胃。其成鱼腹部近肛门处有两块较大的脂肪,淡黄色。体肌以红肌为主,类似于黄板鲷。鱼体背部较厚,含肉率高。肌肉营养成分中,粗蛋白含量为17.74%,粗脂肪含量为5.25%,灰分含量为1.02%,与普通淡水鱼类相比,其粗蛋白含量较高,营养价值较为丰富,脂肪含量也高于一般的鲤科鱼类,常用来提炼鱼油和加工鱼粉,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4.生活习性。巴西鲷为暖水性鱼类,适应能力较强;耐低溶解氧,且窒息点较低,在低于0.2mg/L的水体中仍能正常生活;pH值的适宜范围6.5--8.5,水温的适宜范围9℃--38℃,最佳生长水温26℃--33℃。巴西鲷为纯淡水性鱼类,经过过渡适应后可在盐度为5‰以内的低盐度水体中生活。

5.食性。巴西鲷为杂食性鱼类,偏植食性,且较贪婪。天然条件下,鱼苗以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为食,也吃一些绿藻和硅藻;稍大以后摄食水生昆虫幼体、寡毛类、藻类以及有机碎屑等;人工条件下可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巴西鲷的摄食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水温的影响。当水温在20℃--30℃时,鱼体活跃,摄食旺盛;当水温超过33℃时,鱼体渐人夏眠期,摄食减少;进入冬季至翌年初春,水温回落到18℃以下时,鱼体进入冬眠期,摄食也相应减少。因此,对精养池塘来说,搞好夏冬季节的控温工作对整个养殖周期十分重要。

6.生长。巴西鲷的生长具有阶段性。从苗种到1龄鱼,其生长较快,半年可长到尾重250g--400g,体长可达到14cm--22cm;至二龄鱼,鱼体体长超过25cm,体重达400g--500g时,鱼体生长逐渐减缓,平均日增重率仅为0.65g/天,为苗种阶段的20%--25%。在我国,巴西鲷最大个体体重有超过3kg的,而原产地最大个体可达5kg。

7.繁殖生物学。成鱼经2年的饲养可达性成熟,成熟个体体重一般在600g以上,雌鱼略大于雄鱼。巴西鲷的怀卵量较大,每公斤亲鱼怀卵量为20万粒--25万粒。注射催产剂可诱导亲鱼在产卵池中产卵,其卵粒具油球,浮性卵,吸水膨胀后卵径可达3.0mm--3.5mm。水温28℃--30℃时,受精卵经15小时--22小时孵化,稚鱼破膜,至60小时--72小时后,稚鱼卵黄囊基本被吸收完毕,生长出腰点,此时可进行转塘培育。

二、巴西鲷的池塘养殖技术

1.养殖条件的建立。巴西鲷对池塘养殖条件要求不高,一般的淡水养殖池只要不渗漏、通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即可。对水质则要求水源应清洁无污染;pH6.0--7.5;水温保持在26℃--33℃范围为宜,当水温低于20℃时巴西鲷的摄食下降,水温低于9℃时鱼体行动迟缓;对盐度有一定的耐性,在盐度不超过6‰的盐水中能存活数天,且无不良反应;水体溶解氧保持在3.0mg/L时巴西鲷可良好生长。

2.鱼种的放养。鱼苗下塘前,要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生石灰带水清塘时的用量为0.2kg/立方米--0.5kg/立方米,干法清塘时的用量为0.1kg/立方米--0.3kg/立方米,清塘后一周可放入鱼种。采用生石灰清塘,不仅可以杀灭池塘内的有害生物,还对水质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鱼苗下塘前10天--15天,开始施入基肥肥水,以繁殖水体中的天然饵料生物,使鱼苗下塘后有足够的开口饵料,基肥用量为200kg/亩--300kg/亩的粪肥或150kg/亩--250kg/亩的化肥,鱼苗下塘前的水色应以油绿色或绿色为好,水体透明度在20cm以上。

在鱼种的选择上,放养乌仔、寸片等规格鱼苗时,要挑选体质健壮、游泳有力、反应灵敏、体态饱满的鱼种;对于选择尾重在50g左右的大规格鱼种时,要选择外观匀称、体宽背厚、无病无伤的个体。鱼苗在入塘前要经过严格的杀菌消毒,可用浓度为10ppm--20ppm的高锰酸钾药液浸浴鱼体10分钟--30分钟,以杀灭鱼体体表多数的细菌、原虫、单殖吸虫等。( 作者:周进、石远清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