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是虹鳟鱼苗、幼鱼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毒性鱼病。

[病原]病原是IPN病毒。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其感染力在水中可保持230天以上,在泥浆中可保存210天,在完全干燥条件下也能保持4周。对氯仿(50%)、乙醚(50%)、酸(pH3)不敏感。在pH3酸性溶液中经30分钟其感染率仍为100%,在56℃下经30分钟尚不能灭活,在60℃下经1小时才能灭活。

IPN病毒在4℃-25℃内增殖,在15℃-20℃增殖较快。在4.5℃时病毒复制受到抑制。

[症状与诊断]本病在临床上可分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虹鳟鱼苗往往在开食后2周左右开始发病,较大的鱼苗受到感染。初期症状表现为体色发黑,摄食不,各鳍条充血或受操作,流动迟缓,多数鱼苗肛门拖着粪便。

初期症状出现后,病程来势迅猛,很快出现大批死亡。鱼苗中大的个体开始死亡,继而濒死鱼旋转狂奔,上下窜动,很快就死亡。一日死亡率可达10%,累计死亡率高达50%-100%。

病死鱼腹部(特别是前胃部附近)膨大。解剖观察,肠道内无食物而充满透明或乳白色粘液,肠壁松弛无弹性,呈卡他性炎症。胃幽门部出血。胰脏呈点状出血,病鱼组织切片观察,胰脏组织细胞严重坏死,此外肝、脾、肾组织也有坏死病坏。

体重1克以上的幼鱼,多为慢性型病例,死亡速度较慢。外观症状可见腹部膨大,眼球突出,鳍条其部出血,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摄饵不良等。

本病可采用直接或间接进行诊断。直接法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鱼体中有无抗体。但是此法结果不稳定。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

鱼体侧线状或V字状出血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IHN)是虹鳟和大马哈鱼的鱼苗和幼鱼的一种急性病毒病,它以脾脏和肾脏造血组织的坏死为主要特征。

[病原]IHN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型。该病毒在pH3下经30分钟后,其感染率可降到0.01%,在60℃时经1分钟可失去活力,在阳光下照射40分钟可被灭活,在淡水中能存活15周以上,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6周。IHN病毒能在许多鱼类细胞系中增殖,增殖温度为4℃-20℃,最适增殖温度为13℃-18℃。

[症状与诊断]病毒感染后7天-14天开始发病。初期呈昏睡状,病鱼体色发黑,腹部彭大,肛门拖着粪便,流动迟缓,随水流飘浮。病最初在造血组织增殖,其后侵袭到肾、脾、胰、肝、消化道、鳃等。解剖观察,鳃丝褪色,显著贫血,肝、脾、肾也褪色,贫血。体侧肌肉组织有出血斑块,这是比较典型的症状。

本病可根据典型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是确切的诊断,还需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

[流行与危害]本病主要危害虹鳟、红大马哈鱼,也感染枇杷鳟、樱鳟、马苏大马哈鱼、溪鳟、大鳞大马哈鱼。发病水温4℃-13℃,而以水温8℃-10℃时发病率最高。水温15℃以上停止发病。就鱼的大小而言,开始投饵后2个月左右的幼鱼发病最多,病程急危害也大,死亡率可高达50%-100%。

近年发现70-100克的虹鳟也有发病的。

IHN病毒可通过排泄物、水、污染的饵料传播,大多数成年鱼并不发病,但是起着带病毒和扩散病毒的作用。

[预防与治疗]对发病鱼池采取提高水温的方法,可有效的控制IHN的发生。此外,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就注意鱼卵、设施、工具消毒,防止水源污染,对病鱼实行隔离饲养,限制病毒扩散等。

鱼卵消毒可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碘剂(含1%的有效碘),50毫克/升洗浴15分钟,可达到完全消毒。。其他消毒药我可采用漂白粉、来苏尔之类。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病原为埃格特维德弹状病毒。该病毒对氯仿、酸(pH3)、热(56℃)不稳定,最适繁殖温度为15℃。

[症状与诊断]该病分为三个类型: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经型。

急性型: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病鱼体色黑,眼球突出,眼、眼眶结缔组织和口腔上颚充血,鳃苍白或花斑状充血,肌肉和内脏有出因症状。有时胸鳍基部充血。

慢性型: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鳃丝肿胀、贫血,肌肉和内脏有或无出血症状。

神经型:主要表现为病鱼运动异常。在水中时而静止或沉入水底,时而激烈地作旋转运动。病鱼腹壁收缩,体表出血症状不明显。病程较慢,死亡率较低。

诊断方法除临床症状观察外,还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流行与危害]该病流行于欧洲,主要危害虹鳟和溪鳟。流行始于冬末春初,在水温6℃-12℃发病较多,当水温上升到14℃-15℃时,发病减少,且逐渐消失。该对鱼种和1龄以上的虹鳟较敏感,累计死亡率高达80%。而鱼苗则很少发病。

本病通过病鱼和带病毒病鱼的粪便、鱼卵、精液排出病,在水中扩散传播。

[预防与治疗]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治方法可参考IHN的防治

●细菌性鳃病

虹鳟细菌性鳃病是以在鳃组织表面大量长杆菌增殖,刺激鳃上皮细胞异常增生,鳃小片粘着愈合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

[病原]嗜鳃黄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好气性长杆菌。

[症状与诊断]病鱼摄食不良,离群独游水面,且游动迟缓。鳃组织分泌大量的粘液,鳃淤血,鳃丝肿胀,鳃盖不能完全闭合。显微镜观察,可见鳃组织表面被大量长杆状细菌所盖,鳃上皮细胞增生,鳃小片粘着愈合,鳃丝棒状化。在感染初期用显微镜观察,还可见有许多充满盐基性颗粒的球状细胞。

根据典型症状和显微镜检查有无大量长杆状细菌可作出初步诊断,确切诊断还需要通过病原的分离鉴定。

[流行与危害]该病主要危害虹鳟、溪鳟、马苏大马哈鱼、枇杷鳟等。

该病是虹鳟鱼类养殖中最常见的细菌病,在美国、加拿大、瑞士、葡萄牙、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国都有流行。

该病流行的水温通常是13℃。引起大量死亡的病例主要见于从上浮幼鱼到10克(体长5厘米)左右的鱼种。更大的鱼很少发生这种病。

病原菌是鱼池和天然水体中常见菌。在饲养密度过高、水中氨含量增加、溶解氧下降、水质混浊等条件下,容易引起该病的发生。

[预防与治疗]预防细菌性鳃病,最重要的是避免过密养殖,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孵化场水源应保持清洁,不应该放养鱼。治疗方法如下:

(1)用5%的食盐水洗浴1分钟,再放入消毒鱼池,或将病鱼放入含1%的食盐池水中洗浴1小时,均有治疗效果。

(2)1毫克/升-2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浴1小时。

●柱形病

柱形病是世界各国水产养殖业中广泛流行的一种细菌病,无论是冷水性鱼、温水性鱼,还是淡水鱼或咸淡水鱼都有发生。该病在鳍条、体表皮肤、鳃等与水体接触的部位,均可形成病灶,其症状因鱼的种类和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区别,因而有烂鳃病、烂嘴病、白头白嘴病、烂尾等不同的病名。

[病原]柱形屈绕杆菌(F.columnaris),为细长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温度范围5℃-40℃,最适25℃,在含0.5%的食盐中生长不良,0.7%的食盐能抑制其生长;适宜pH值为6.5-7.5。

[症状与诊断]本病因鱼的种类和年龄不同,其症状表现有所不同。感染初期,病原菌首先在鳍条尖端、吻端、体表皮肤、鳃丝末端生长繁殖,形成黄白色小斑点状初期病灶,随后逐渐扩大。病情发展,鳍条尖端开始蛀烂并向基部发展;吻端发白溃烂,体表患部周围发红,皮肤溃烂,鳞片脱落,病变不断向周围扩大,同时由上皮组织深入到真皮组织,真皮毛细血管充血,有时引起血管破裂性出血。病灶在鳃组织发展,鳃丝从末端开始向基部溃烂,崩解,同时也向周围鳃丝扩大,最终使大部分鳃丝溃烂,并粘附许多污泥杂物。

[流行与危害]柱形病流行地域广,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病。它主要流行于夏季。在水温15℃时开始流行,到20℃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美国和加拿大曾因柱形病的流行而使虹鳟鱼类遭到严重的损失,死亡率高达54%。

●弧菌病

[病原]为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它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长温度5℃-43℃,适宜温度13℃-37℃,生长pH值5.8-10.5,在含0-5%氯化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但是在无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不良,在6.0%的氯化钠中不生长。

[症状与诊断]患弧菌病的虹鳟,摄饵不良,体色发黑,各鳍基部充血,肛门发红,鳃丝贫血略发白,有的眼球突出,解剖观察,可见肝脏、肠道发炎,有时呈点状出血,肠内含有淡黄色粘液。

较大的鱼或成鱼患本病时,体表往往有溃疡症状或局部膨胀病灶,膨隆处肌肉溃烂,剪破皮肤有血脓状组织坏死物流出。

[流行与危害]虹鳟弧菌病属世界性流行的鱼病。从孵化后数月到1龄左右的虹鳟易感染,但是多为慢性。

[预防与治疗]弧菌可经皮肤或口两种途径侵入鱼体,引起感染。通过发池水、病鱼和带菌鱼以及工具等将病原传起感染。因此,对发病鱼池应采取隔离措施,不得将其池水排到其他池塘,发病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处理,禁止病鱼转运,杜绝病原的传播。

国际上对弧菌疫苗研究较多,也比较成熟,许多研究表明,采用注射、口服、浸泡和喷雾等方法进行免疫,均有预防弧菌病的效果。国外已有商品化鳗弧菌疫苗应市。治疗方法如下:

(1)每100千克鱼每用2克-5克强力混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6天。同时可配合使用0.15毫克/升的鱼安,全池扁洒,进行池水和鱼体消毒。

(2)每100千克鱼每天用5克土霉素混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7天。

(3)口服黄胺甲氧嘧啶(SMM),每100千克用20克,每天1次,连续3天-7天。

●鲑鳟类疖疮病

[病原]为灭鲑气单胞菌。该菌生长湿度是6℃-34℃,适宜生长温度20℃-25℃,生长pH值6-9,适宜生长pH值7,生长盐浓度0-3%。

[症状与诊断]鲑鳟鱼疖疮病可分四个型:急性型,不待外部症状表现出来,病鱼已开始死亡;亚急性型,表现出疖疮症状后开始死亡;慢性I型,能分离到病原菌,但是无明显症状,也不引起死亡,有时有鳃上有轻度症状。

疖疮的形成:病菌经皮肤侵入后,在躯干内形成小的感染病灶。由于细菌增殖,肌肉组织溶解坏死、出血、浆液渗出,游走细胞浸润,患部皮肤软化,向外隆起,形成疖疮。皮肤创伤是经感染的主要门户。感染途径除经皮肤外,还有经鳃和经口感染,经鳃感染首先是在鳃小片和毛细血管形成细菌集落,引起血行障碍和组织崩坏,继而细菌经血流侵入心脏及其他内脏,形成转移病灶,经口感染表现为肠道发红,肠道内含混有血液的粘液物质,逐渐形成严重的卡他性炎症。

从患部取材,检查有无非运动性杆菌存在,确切的诊断需要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

[流行与危害]几乎所有的鲑鳟鱼都对灭鲑气单胞菌具有感染性,其中以美洲红点鲑、褐鳟、枇杷鳟、红大马哈鱼、马苏大马哈鱼等感染性较高,而虹鳟的感染性较低。例如枇杷鳟,只要肌肉内接种4个-5个病原菌,就可使50%以上的鱼发病。感染性高的鱼,感染后1周左右就可发病。

虹鳟感染性较低,多表现为慢性型或亚急性型。

[预防与治疗]防止病原带入养鳟场,鱼卵和鱼苗应考虑从无发病史的地方输入。池塘和输入的鱼卵、鱼苗都应进行消毒处理。

外伤和环境胁迫因子是疖疮病的病因,所以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不宜过高。经常注意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

注射和口服灭鲑气单胞菌疫苗,可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治疗方法如下:

(1)口服抗菌素(如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通常每100千克鱼每天用5克,混入饲料制喂,每天1次,连续用7天。

(2)口服磺胺药(如磺胺甲氧嘧啶、磺胺异恶唑),通常每100千克鱼用10克,每1次,连续7天。

(3)呋喃唑酮(2002年国家已列为禁用药物,请勿使用。这里仅作为史料叙述)0.5毫克/升-1毫克/升全池遍洒,对鱼体外部和池水有消毒的作用。

(4)口服鱼服康A型药,每100千克鱼每天用59克,均匀混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5天。

●细菌性肾脏病

[病原]病原菌为Renibacterumsalmininarum。

[症状与诊断]病鱼腹壁膨大,体色发黑,眼球周围出血,眼球突出;鳍基部出血,腹腔内贮留腹水。各个阶段的病鱼均可见肾脏病变。轻度病鱼的肾脏有直径2毫米-3毫米的白点散布,随病情发展,则出现3毫米-5毫米的白色斑块状病灶,肾脏肿大呈暗红色。在肝脏、脾脏也可见白点症状。在白点或白斑病灶部位,组织坏死,细胞崩坏,有许多革兰氏阳性双植菌和以巨噬细胞为主的游走细胞。

诊断主要是取肾脏病变组织,涂片染色,检查有无革兰氏阳性双杆菌。

[流行与危害]本病流行于北美、欧洲和日本。目前仅发现于鲑鳟鱼类,主要危害美洲红点鲑、褐鳟、马苏大马哈鱼、细鳞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虹鳟、红大马哈鱼、枇杷鳟等。

本病病程慢,持续时间长。日本报道一病例,当年马苏大马哈鱼患细菌性肾脏病,从2月开始死亡,持续约1年,累计死亡率达40%。

发病水温7-18℃。4-20℃均能发病,在18℃以上死亡率降低。水温在12.2℃时,从感染到死亡约1个月;在6.7℃时约需2个月。

[预防与治疗]目前除预防外,无治疗方法。

●水霉病

[病原]病原为危重于鲑鳟鱼类的水霉,约有20种。

[症状与诊断]外部寄生水霉的特征是在体表可见棉絮状的菌丝。体表繁殖的水霉菌丝伸入表皮组织,引起组织坏死,进而侵入皮下肌肉组织,引起肌肉组织坏死。鱼体对菌丝侵入的组织反应弱,所以不见肉芽肿或肉芽组织的形成。

本病通过肉眼观察体表有无棉絮状菌丝体容易作出诊断。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鱼卵和幼鱼,以及排卵和排精后的亲鱼。水霉病属继一性感染,不能感染健康鱼体和正常的鱼卵。当鱼体受到寄生虫、细菌、病毒感染后,加上各种操作、运输等引起外伤,反复用药或伴随性成熟而来的上皮组织发生变化时,水霉菌才得以着生,死卵或未受精的卵容易着生水霉菌。虹鳟鱼卵孵化时间较长,;遭受水霉病的较严重。

发病水温主要在15℃以下。

[预防与治疗]预防主要是要防止鱼体受伤,防止侵袭性和传染性鱼病的发生,即消除继发感染的条件。治疗通常采用孔雀石绿和亚甲基蓝。

鱼卵孵化中,在采卵后1周内用4毫克/升-5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药浴2次,每次30分钟-40分钟,或每5天用3.33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流水药浴40分钟,可以防治水霉。

●稚鱼内脏真菌病

[病原]病原菌主要是异丝水霉,此外还有侵袭水霉和蛙粪霉。

[症状与诊断]发病初期与健康鱼没有区别,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表现迟钝,体色发黑,整个腹部或胃的位置膨大。解剖观察,腹腔内长满真菌菌丝,整个内脏都被真菌菌丝包围,有时可见菌丝穿过腹壁向外生长。

胃肠道是真菌的原发感染部位,真菌首先在胃或肠道内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胃肠道堵塞,影响肠胃蠕动和排便。继而菌丝穿过胃壁、肠壁侵入到腹腔,此后生长繁殖更快,大量菌丝伸向肝、脾、肾、鳔等内脏器官,病鱼很快死亡。

解剖观察腹腔内真菌菌丝,很容易作出诊断。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虹鳟和其他鲑科鱼类的稚鱼多发生于水温7℃-11℃,死亡率达10%-20%。。本病可单独发生。也有与病毒病并发的,并发时死亡率高达100%。其发病水温11℃,发病鱼长3厘米左右,而4.5厘米以上的虹鳟很少患这种病。

[预防与治疗]目前对内脏真菌病还无对症治疗的方法。

[流行与危害]本病广泛流行于北美、欧洲和亚洲各国,是世界性鱼病。在我国山西省某虹鳟养殖场于1986年和1987年有过二次大流行,造成90%的虹鳟稚鱼死亡。东北地区也有过流行。该病主要危害溪鳟、虹鳟、克氏鲑、红克鲑、银大马哈鱼、枇杷鳟、红大马哈鱼等鱼苗和幼鱼。开食后2周-3周的鱼苗发病率最高,往往属于急性流行,死亡率高达50%-100%,而20周龄以上的幼鱼一般不发病。

此病常在水温10℃-15℃时流行,10℃以下或15℃以上发病少,而且病情较轻,死亡率低。发病后残存未死的,可数年以上用到终身成为带毒者,并通过粪例、鱼卵、精液排出病毒,继续传播。

[预防与治疗]对症治疗的方法目前还没有,但是可采取预防措施。因为该病主要危害20周龄以内的幼鱼,所以有利于采用建立独立的水体进行产卵,孵化和鱼苗培育,以便于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切断感染源传播,防止水源污染等,等病期过后再分放到一般生产池。发病池也可通过提高水温的方法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免疫防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鱼醉菌病

[病原]为霍氏鱼醉菌。本菌在10℃-15℃生长良好,20℃生长不良。37℃完全不生长。

[症状与诊断]鱼醉菌可寄生于心、肝、肾、脾等内脏器官,寄生于雌鳟卵巢会造成不孕症,寄生于脑会使病鱼失去平衡,运动失常,在水中翻滚运动,故此得名鱼醉病。寄生部位不同则症状表现不同。

在日本,虹鳟鱼醉菌病症状表现为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胀,眼球突出,脊椎弯曲,鱼体消瘦,重症鱼腹部膨胀、腹水贮留、肾脏肿大,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肠管等有白色或红色病灶。

从组织病理学看,鱼醉菌属于全身性感染的疾病,在感染病灶可见繁殖性炎症和肉芽肿性炎症。

[流行与危害]本病周年可见,属于慢性疾病,一般不引起急性大量死亡,但是生长受影响,鱼体消瘦;在选别等操作后往往可出现大量死亡。虹鳟稚鱼和成鱼均能被感染,适宜发病水温10℃-15℃,流行于春、夏季节。

[预防与治疗]一旦发病,应立即消除排放多核丝状体的病鱼和死鱼,杜绝传染源。发池应进行干池、晒池和消毒。目前还没有对症治疗方法。

飘游鱼波豆虫病

[病原]为飘浮鱼波豆虫,以前叫飘游口丝虫。

[症状与诊断]飘游鱼波豆虫寄生于虹鳟鳃、体表和鳍条,虫体前部伸长,其尖端成吸盘养,吸附在皮肤和鳃的上皮细胞上,部分呈指状伸入到细胞内吸取营养,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由于虫体的刺激,周围粘液细胞分泌粘液增多。寄生在鳃上引起鳃上皮细胞增生,粘液细胞增多,粘液分泌旺盛,鳃小片相合粘着,导致鳃呼吸障碍。病鱼离群独游水面,鳃盖微开,摄食不良。

诊断方法是取体表粘液和鳃组织,用显微镜检查确诊飘游鱼波豆虫。

[流行与危害]飘游鱼波豆虫广泛分布寒带、温带和亚热带,能侵袭多种鱼类。在水温4-30℃左右。都能使鱼发病。主要危害鱼苗和稚鱼。

[预防与治疗]

(1)1%的食盐溶液中洗浴1小时,或3%的食盐溶液中洗浴30分钟,或5%的食盐溶液中洗浴1分钟。

(2)以水体终浓度为0.7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全池遍洒。

[流行与危害]本病周年可见,属于慢性疾病,一般不引起急性大量死亡,但是生长受影响,鱼体消瘦;在选别等操作后往往可出现大量死亡。虹鳟稚鱼和成鱼均能被感染,适宜发病水温10℃-15℃,流行于春、夏季节。

[预防与治疗]一旦发病,应立即消除排放多核丝状体的病鱼和死鱼,杜绝传染源。发池应进行干池、晒池和消毒。目前还没有对症治疗方法。

●六鞭虫病

[病原]即鲑六鞭虫。虫体卵形,10微米-12微米×6微米-8微米。有4对鞭毛,其中一对沿身体背面向后伸展,虫体运动活跃。

[症状与诊断]鲑六鞭虫寄生于虹鳟前肠胃幽门垂。急性型可引起稚鱼胃幽门垂和前肠部位卡他性炎症,腹壁膨大,出现腹水。病鱼体色发黑,身体瘦弱,作旋转运动。在选别和运输作业中狂奔发生大量死亡。较大的虹鳟虽有鲑六鞭虫寄生,但是并不症状。

诊断主要是用显微镜检查前肠和胃幽门部,确诊鲑六鞭虫。

[流行与危害]主要是危害虹鳟鱼苗和稚鱼,对较大的虹鳟无危害性。

[预防与治疗]每100千克鱼体重投喂8克磺胺甲基嘧啶,每天1次,连续喂3天。

●白点病

[病原]为多子小瓜虫。

[症状与诊断]多子瓜虫寄生于虹鳟体表、口腔、眼球和鳃寄生部位呈现1毫米以下的小白点症状。寄生于眼球,可使眼球混浊、发白。在鳃上寄生,引起鳃上皮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鳃丝粘着、糜烂,小瓜虫以上皮细胞和血液为营养。也可吞噬鳃小片,炎症影响鳃的呼吸作用。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虹鳟稚鱼,常引起急性死亡。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虹鳟养殖场,1978年虹鳟稚鱼发生小瓜虫病,感染率在90%以上。该病流行广,是常见病。发病水温在10℃以上。

[预防与治疗]

(1)用0.3毫克/升-0.4毫升/升孔雀石绿药浴发病稚鱼2小时(水温13℃-14℃),隔天1次,连续3次(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2)2毫克/升硝酸亚汞药浴3小时,温度高于18℃时只能药浴40分钟,然后流水冲洗(营口市水产研究所)。

(3)用5%的食盐溶液洗1分钟,或1%食盐溶液洗1小时,效果良好。

●脑粘体虫病

[病原]为脑粘体虫。

[症状与诊断]主要寄生于稚鱼软骨膜、软骨、脊椎骨和头骨。病鱼体色发黑(特别是尾部)。脊椎弯曲,头部变形,鱼体瘦弱,常出现旋转运动,所以欧美又叫旋转病。

[流行与危害]开食数周后以4个月以内的稚鳟容易感染,潜伏期40天-60天。病程慢,一般不引起大批死亡,主要是影响稚鱼生长,降低商品价值。

该病主要流行于欧美,所以在引种中要特别注意,严防带入病原体。

[预防与治疗]目前无有效防治方法。

●鲑科鱼四钩虫病

[病原]寄生于鲑科鱼类的四钩虫有两个种,粟仓四钩虫和突吻四钩虫。

四钩虫属于单殖吸虫。类似指环虫和抉指环虫,也有2对眼点,但是肠管呈棒状,无分枝,无膣。固着盘上有2对锚钩(腹锚钩和背锚钩),1根支持棒,1对扇形支持棒,8对周缘小钩。长约0.7毫米-1.4毫米。

[症状与诊断]四钩虫寄生在鲑科鱼鳃上,造成鳃丝损伤,并分泌大量粘液。有引起1龄枇杷鳟(体长14厘米-15厘米)死亡的病例报道,在每尾病死鱼的鳃上,有1000个以上的粟仓四钩虫。

诊断方法,是用显微镜检查鳃确认四钩虫。鉴定时应注意锚钩和雄性交配器末端形态的差别。

[流行与危害]感染四钩虫的鱼有马苏大马哈鱼、枇杷鳟和虹鳟。

[预防与治疗]参考指环虫的防治方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