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大嗓门的窦乃兴喜欢干大事,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他用了三个大动作,把全省最大的行政村——蔬菜村,打造成全省最大的村级蔬菜生产基地。

卖菜发家致富_卖菜致富致富经_致富经卖菜

窦乃兴在大棚里采摘西红杮。受访者供图

蔬菜村以前叫幸福村,虽名叫“幸福”却人多地少,收入低,用窦乃兴的话说,“离幸福还有那么点距离”。1986年,28岁的窦乃兴当上村里的领头人后,考虑到海浪河两岸沙土地适合种植蔬菜,但村民只是种点大田蔬菜补贴家用,就做出了第一个大动作——建设棚室种植反季节蔬菜。

因为建棚室初期投资大,村民们都比较犹豫。为了做动员工作,窦乃兴嗓子肿得说不出话来,满嘴都是大火泡……窦乃兴决定冲在前头,带领几户村民在自家地里率先扣棚,用地膜防寒,夜间生火炉加温,等到转春一算账,收益明显高于过去的“土方法”。第二年,一栋栋蔬菜大棚就在村里建了起来。

“不能小打小闹,也不能单打独斗。”窦乃兴的第二个大动作就是扩大规模。凡是按统一标准在同一时限内建起20栋以上棚室的,每个温室补贴1.5万元,大棚补贴5000元。村里还成立了蔬菜生产合作社,解决了菜农的种植技术和蔬菜销售难题。

村里先后从以色列、荷兰、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蔬菜新品种;投资1000多万元,成立蔬菜经销公司;建成占地3万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

为了拉动周边蔬菜产业发展,蔬菜村自己出钱表彰其他乡镇的种植示范户。就连村里请专家办的蔬菜种植培训班,也吸收了很多周边村镇的种植户。在蔬菜村的带动下,海林市蔬菜种植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蔬菜村也成为拥有10个村民组、1935户人家、6873名村民的黑龙江第一行政村。

如今,窦乃兴的愿景初步实现。蔬菜村现有菜田面积6500亩,建有棚室3000多栋,年产各类精品无公害绿色蔬菜1.1亿斤,产品不仅销往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还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外销8000多万斤,实现收入1.4亿元。自2020年起,蔬菜村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亿元村”,去年又被评为“超亿元村”。

在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的路上,窦乃兴又做出了第三个大动作。“有一年西红柿价格跌得厉害,很多菜农就想赶紧卖掉止损。经纪人告诉我稳住,再挺两天价格就上来了。果然,几天后价格从四五毛钱一下涨回到了近两块钱一斤。”窦乃兴看到了经纪人带来的好处,决定团结利用好这支掌握最新市场行情的队伍,除了和他们做朋友,还定期对他们进行表彰。

就这样,40多年做了三个大动作,窦乃兴把蔬菜村的农家“小菜园”变成了农民致富的“大财源”。

卖菜发家致富_致富经卖菜_卖菜致富致富经

外销的蔬菜在市场等待拉运。受访者供图

“现在的日子才叫真幸福呢。”刚刚卖完100斤韭菜的张建华正在给西瓜苗浇水,在蔬菜村种了一辈子菜的她仍干劲十足。她家有9个大棚,一年净收入15万元左右,而在今天的蔬菜村里,这个收入顶多算个中游。

在南方打工多年的于子富回到村里后,娶了个特别能干活的媳妇,小两口跟着父母学了两年,之后就弄了13个大棚,净收入比打工时多了五六倍。他们购进了一整套的农机具,还在旁边的县城全款买了楼房。今年小两口计划再改造几栋大棚,大干一番。

村里老人也享受到了致富的红利。起初,村里只为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但近年来年龄门槛越来越低,从80岁到75岁再到70岁,一直降到如今的65岁。每逢重阳节,村里便为700多位65岁及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每年发放近50万元。

“下一步我们还要改造建设先进标准棚室,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拉动周边村镇,把蔬菜种植产业继续做大做强。”66岁的窦乃兴又在为蔬菜村孕育新的“绿色希望”,下一个大动作即将挥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