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敏 通讯员 张赫赫)“一栋大棚一季西红柿能卖3万元,挣的不少,离家又近能照顾家里老人。”在南和县郝桥镇大林村周书巧蔬菜大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挂得满满当当,丰收的喜悦让她乐得合不拢嘴。
去年,大林村党支部和万客来蔬菜种植基地共同成立了南和县大林村万客来蔬菜专业合作社,对大棚土壤进行了改良,引进先进科技,创建了有机农产品基地。他们通过土地集中管理、包棚到户、返利于户的经营方式,带领农户发展规模种植。
走进万客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一顶顶白色塑料大棚,一眼望不到头;大棚内,一垄垄绿色蔬菜沐浴着暖湿气流,长势喜人;大棚间,工作人员忙着捡拾、装运青椒、西红柿和黄瓜,一派繁忙景象。
村民赵乘礼是合作社的一员,从前全家5亩地一年忙到头只有6000元收入,开始种植有机蔬菜后,每年除获得流转土地费5000多元外,承包大棚还有3万余元收入。现在他种植的西红柿销往北京、上海的各大超市。“今年一家人又搬进了新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啊!”赵乘礼高兴地说。
近年来,郝桥镇政府引导村民加入合作社种植大棚黄瓜、西红柿、辣椒等经济作物,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去年,基地与今麦郎集团签约,种植的西红柿跟西葫芦直接销往今麦郎。还和北京、上海、山东等一些大的超市签订购买协议,村民种植的蔬菜都不愁卖。和赵乘礼一样,该镇不少村的村民都尝到了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甜头。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社统一注册了“近心农业”有机品牌,统一设计产品包装、统一开辟多种营销渠道,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销售路子更广了。他们还通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的方式,实现观光、旅游、采摘一体化经营。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与我们镇的发展规划有许多共通点。现在我们有美丽的乡村资源,大棚蔬菜发展也渐入佳境。我们要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发展农旅一体化。同时实行大棚蔬菜种植品种多样化,发展种植高档果蔬。”对未来的发展,郝桥镇镇长侯金波信心满满。(来源:邢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