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过多年的科学实验,从马铃薯播种技术到马铃薯品种到定西干旱区土质,从各个影响马铃薯增收的因素分析研究,在旱区定西,实施全膜覆盖垄播技术和膜下滴灌技术,能很好解决马铃薯产业增产增效的问题。”一直致力于马铃薯高产高效的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科学家张俊莲,当问到如何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时信心满怀地表示。
张俊莲教授(中)与甘延太教授交流膜下滴灌模式下马铃薯的生长情况
定西地处陇中,自古干旱苦甲,却适合种马铃薯。从1996年,定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后,曾经的传言“千年的大山,万年的沟,祖祖辈辈都做着一个梦,土疙瘩变成金豆豆……”变成了现实。定西也变成了“中国薯都”,成为国家重要的马铃薯产业基地。群众们靠马铃薯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路。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2009年成立,技术体系中的西北高产高效岗位由甘肃农业大学承担,该岗位科学家团队从栽培种植等各个方面研究马铃薯的增产。技术的突破,是引入全膜覆盖垄播种技术和膜下滴灌技术,让亩产量大幅度增长,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全膜覆盖垄播模式,打开增产大门
定西属于干旱地带,年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但年蒸发量却高达1500mm左右,缺水是制约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和障碍因子。探究高效抑蒸保水模式,对产业发展就非常重要!
张俊莲教授与团队成员观察并记载马铃薯生长情况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研究团队和安定区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经过10多年的探索摸索,他们在安定区选择试验区,对马铃薯栽培,从微起垄半膜覆盖到全膜覆盖、从膜侧播种到垄上播种、从宽垄播种到窄垄播种、从春覆膜到秋覆膜、从人工覆膜到机械化覆膜、从人工放苗到垄上覆土,研究人员探究的栽培模式多种多样,最终研究发现,适宜马铃薯栽培的最佳抑蒸保水模式是:“全膜覆盖垄播模式”。
这一模式的优势是:首先能显著阻碍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其次用微起垄的集雨面,能更好地集留住大量无效降雨,使马铃薯田的土壤贮水量保持较高水平,满足植株的生长发育。
经过科学实验,全膜覆盖垄技术的保水使植株的开展度、株高、全株和根系干物质的积累量均被显著提高,特别是在生长后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模式高出64.82%~231.6%。地上部分干物质能最大量地输入地下块茎中,产量显著增加。
全膜覆盖垄播技术取得成功后,很快在安定区和定西市广泛应用推广,马铃薯单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种植户从马铃薯生产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益,该研究成果也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膜下滴灌技术,增产实现跨越
“全膜只能收集雨水,能很好的保墒,但如果遇上干旱,膜下积存的雨水也会被老天爷狠心地蒸发掉!经历了一场大旱,我们的马铃薯结果减产了!我们很痛心!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研究团队就下决心,一定要搞出一套能对抗干旱天气的技术,要保障住马铃薯的产量,保证住老百姓的饭碗。”讲起当年要搞膜下滴灌技术时,张俊莲教授认真地讲道。
张俊莲教授(左1)及其团队成员与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定西试验站站长李德明研究员交流马铃薯生长情况
对抗天旱,首先要解决蓄水的问题。引洮工程,很好地解决了甘肃中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但如何利用好宝贵的水资源,还要节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研究团队在研究了多个模型后,最后觉得最适宜的就是滴灌栽培模式。定西地区,虽然引上了洮河水,大田提灌水还不足,也很浪费水,还会因水太多影响马铃薯的品质。
模式确定后,团队成员开始了实验,他们从大垄到小垄、从覆膜和不覆膜、从膜上覆土和不覆土、从手动化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逐项研究,经过多种科学实验检测,最后确定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下的膜下滴灌大垄双行模式为安定区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铺设滴灌设备,建立技术流程,科学测算,建立了技术标准,最适宜的用水量,一亩地用水150方水。
这个模式利用覆膜抑蒸和节水滴灌高效用水模式,科学用水,节水减去水的浪费,保障了植株生长发育对水分的基本需求,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叶面积伸展迅速、生物量积累迅速,产量和品质均显著提高。全膜覆盖马铃薯亩产为2吨多,改为膜下滴灌技术可让亩产量增到4吨多。
该技术已在安定区农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马铃薯产业体系定西种植基地
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出,让马铃薯产业进入了农业现代新技术种植,解决了定西干旱区域马铃薯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了“中国薯都”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升级,让定西马铃薯产业进入农业科技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产业体系10多年的辛勤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干旱地区马铃薯产业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同时为旱区现代农业科技化开拓出了一个方向。我们可以用现代技术,改变我们的传统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马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