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黑龙江积极应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新挑战,牢牢把握保障粮食和农民持续增收“两大目标”,从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生产由种得好向卖得好,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同步推进。

通过调整区域结构,建立了农产品优势产业带。按照“调减玉米、稳定水稻、增加大豆杂粮、扩大草蓿果蔬”的种植结构调整方向,努力打造松嫩平原优质玉米、三江平原和江河谷底优质水稻及北部优质麦豆薯生产带,稳步提高高品质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加快平原区尤其是西部半干旱地区发展杂粮杂豆、优质北药、经济作物,丰富农产品供给;同时,积极扩大粮牧结合区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饲料饲草作物种植,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

在品种结构调整上,进一步优化粮经饲种植比例,积极推广米改豆、米改麦、米改杂、米改经、米改饲等种植模式,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全省整合9.75亿元资金推动玉米改种大豆轮作试点,每亩补贴150元,实施米改豆650万亩。通过建设优质稻米、食用非转基因大豆、绿色有机杂粮、山特产品等精深加工产业和畜牧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专品种生产。

优化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玉米优势产区,重点发展高淀粉、高赖氨酸加工型专用品种,今年加工型专用玉米面积达到9000万亩以上。在农牧结合结合区,扩种青贮饲用玉米或扩大适销对路的鲜食型甜糯玉米面积。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全省共落实互联网+高标准示范基地1170个,面积254万亩,涵盖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等八类作物。今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400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近1/3。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