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玉米是江苏省第三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750万亩左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为确保粮食安全,科学指导生产,推进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省特粮特经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2022年全省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多元发展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玉米种植结构,抓住当前发展玉米生产的“黄金期”,引导农民稳定玉米种植面积。一是要稳定饲用玉米种植面积,满足畜禽养殖所需饲料,减轻外购压力,维护我省粮食安全。二是要推进鲜食玉米高质高效生产,结合作物茬口、市场容纳能力、加工能力、消费能力等因素,合理布局鲜食玉米生产,丰富市场供应,调整膳食结构。三是要发展青贮玉米订单化生产,选用专用品种,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积极发展订单化种植,提高青贮玉米种植效益。四要围绕综合效益提升,稳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和“玉米+”模式应用,各地要根据自身条件、种植基础、技术经验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玉米+”种植模式,提高复合收益。

二、科学选用良种,提高播种质量

粮食生产“七分种,三分管”,高质量播种是关键。我省玉米生长期间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繁,栽培管理水平差异较大。要因地制宜提早做好农资储备、农机调试、农机手培训等各项播前准备工作,确保实现一播全苗。

1、精选良种。综合考量地力、光温、耕作、管理、机械等因素,选择本省或国家审定的“四抗四耐(抗倒伏、抗干旱、抗病虫、抗早衰、耐涝渍、耐贫瘠、耐高温、耐密植)”高产优质品种。用种应选择纯度高、发芽率高、活力强、适宜单粒精量的种子,纯度≥98%,种子发芽率≥95%,净度≥98%,含水量≤14%,确保精播后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2、包衣拌种。正确的药剂处理可有效防治多种病虫害。使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溴氰虫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可有效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使用含有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子处理制剂可防治根腐病、茎基腐病和丝黑穗病等。

3、适期播种。要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土壤墒情、品种特性、栽培方式、收获产品、前后茬口等确定最佳播期,在土壤表层5-10厘米地温稳定超过10℃时开始播种。根据趋利避害原则,提倡“春提早夏推迟”,一般情况下,我省露地春播适宜播种期为苏北地区4月上中旬,苏中苏南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播苏北地区在6月中下旬,苏中苏南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青贮玉米可延迟10-15天,鲜食玉米可延迟30天左右,但应保证灌浆结实期高温超过16℃。

4、合理密植。选择适宜的机械是保证播种质量的关键。玉米播种应选择多功能、高精度、种肥同播的单粒精播机械。小麦玉米轮作地区应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联合收割机,要求小麦留茬≤20厘米,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切断长度合格率≥95%,抛洒不均匀率≤20%,漏切率≤1.5%;小麦机收后不要抢早播种,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玉米机械单粒精播,实施玉米机械精播和化肥深施“一条龙”作业;小麦秸秆粉碎质量较差的地区,可选择苗带清茬(或灭茬)玉米精量播种机。土层板结或带肥量大的地区,可选择深松多层施肥玉米精量播种机。要注意选择具备仿形功能的播种机械,保证播深一致,出苗整齐。等行距播种时行距以60厘米为宜,宽窄行播种时,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播深3-5厘米,做到播深、行距、覆土、镇压一致。普通玉米(饲用和青贮玉米)播种密度应比预定收获密度增加10%左右,耐密型玉米一般大田每亩播种4500粒左右,示范田5000粒左右,高产攻关田5200-5500粒;大穗型品种播4000粒/亩左右,高产攻关田5000粒左右。鲜食玉米根据品种特性每亩3500-4500粒左右,糯玉米建议机械化播种,甜糯玉米和甜玉米建议育苗移栽。

三、科学肥水管理,提高利用效率

科学的肥水运筹可以协调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保障个体健壮、群体合理、粒多粒重、发挥高产潜力,还可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要注意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玉米全生育期需亩均施纯N 15-20千克、P2O5 6-8千克、K2O 6-8千克,可每亩配施1-1.5千克硫酸锌等微肥。

1、合理施肥。肥料推荐施用专用缓控释肥,施肥带要离种子带8-10厘米侧深施,防止烧种和烧苗。适期适墒播种,以利于早出苗、出全苗、保齐苗、成壮苗。常规施肥方式(基施复合肥+追施尿素)在小喇叭口期要追施尿素,确保植株养分需求;缓控释肥地块不需追施尿素。如果后期出现脱肥现象,可无人机喷施叶面肥,确保养分供应,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物质积累。

2、水分管理。玉米的需水特性是苗期怕涝,后期怕旱。我省降雨丰沛但季节间分配不均,不同田块均要开好田间沟系,防止芽涝造成僵苗不发。大喇叭口到抽雄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如遇旱应及时灌溉,尤其要防止“卡脖旱”造成雌雄穗发育不同步。

四、加强统防统治,实现绿色稳产

2022年我省重点防控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草地贪夜蛾、二点委夜蛾、茎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穗腐病、大小斑病等。要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

1、苗期草害防治。播种后出苗前,旋耕田块如土壤墒情较好可选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莠等进行封闭防除一年生杂草。免耕田块与未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或封闭除草失败的田块,可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用烟嘧磺隆、苯唑·莠等进行苗后茎叶喷雾除草。为避免药害产生,鲜食玉米应避免使用烟嘧磺隆进行苗后除草,同时注意喷洒均匀,不重喷、不漏喷,确保除草质量并注意用药安全。

2、虫害防治。可结合包衣拌种进行苗期地下害虫防治。夏播免耕地块采用甲维盐、菊酯类、阿维菌素等农药防治二点委夜蛾。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要根据发生发展规律,结合植保预测预报,强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及时控制害虫扩散危害。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维盐、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鲜食玉米害虫防治尽量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3、病害防治。选用代森铵、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等杀菌剂喷施防治叶斑类病害,选用粉锈灵、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锌等防治南方锈病,选用代森锰锌、多菌灵、三唑酮、苯菌灵等防治茎腐病,纹枯病、穗腐病等其他病害根据田间实际发生情况进行防治。尽量选用具有广谱性效果作用的药剂,也可与杀虫剂进行科学组配,一次性喷药可防治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减少后期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保护植株正常生长,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实现玉米增产增效。

五、适时机械收获,确保高产优质

饲用玉米推行适期晚收,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延长玉米灌浆时间,降低机收损失率。各地应在不耽误后茬作物播种的情况下,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时进行机收籽粒,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防止霉变。青贮玉米在籽粒乳线达1/2-1/3左右,植株水分含量降至70%以下时收获。鲜食玉米在乳熟期苞叶开始颜色变淡、花丝颜色变褐时适时收获,籽粒含水量甜玉米一般为70-75%,糯玉米一般为60-75%,严禁过早或过迟收获。

六、强化监测预报,科学防避减灾

近年来,我省干旱、高温、强降雨、冰雹、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对全省玉米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持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抗灾避灾减灾能力。加强灾害天气监测预警,积极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气象人工干预,减少灾害损失。

1、严防干旱涝渍灾害。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如遭遇严重干旱,应千方百计调度水源,及时进行灌溉。提前疏通沟渠,提高排涝能力,遭遇涝渍,应及时排水。

2、防范高温热害和阴雨寡照。通过种植耐热品种和叶面喷施微肥等措施,防御高温热害。开花期遇到高温热害或阴雨寡照,严重影响授粉质量,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等补救措施,提高结实率,防止花粒,增加穗粒数。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小型无人机低飞辅助散粉,提高效率。

3、实施化控促壮抗逆。玉米生育前期,水肥充足或群体过大,容易造成植株旺长,存在倒伏风险,可在玉米7-11叶片展开期喷施化控剂,适度控制株高,增强抗逆抗倒伏能力,改善群体结构。使用化控剂要注意喷施浓度,以免影响施用效果。密度合理、生长正常的田块和低肥力的中低产田、缺苗补种地块不宜化控。

鲜食玉米生产指导意见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鲜食玉米适采期和货架期较短,价格波动大。为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要精准市场定位,确定生产规模。坚持市场导向、以销定产,根据市场预期和加工需求确定种植面积,防止盲目跟风大面积种植。

二、优选品种,隔离种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适宜、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食用品质优、适宜当地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如苏科糯1505、明玉1203、苏科糯12、苏科糯1801、苏玉糯606等。生产上要进行空间或时间隔离,与其他类型玉米相距300米以上,或错期播种20天左右,避免串粉,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

三、分期播种,合理密植。

实行分期播种、均衡上市,降低种植风险。采用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及温室大棚设施栽培等方式提早春玉米、推迟秋玉米的播种时间,实现鲜食玉米周年供应,提高种植效益。根据生产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等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纯作糯玉米、甜玉米品种的播种密度在3000-3500株/亩。紧凑、矮秆、抗倒、生育期短的品种宜密,反之宜稀。确保授粉充分、结实良好、籽粒饱满,提高果穗等级和商品性。

四、科学肥水,绿色防控。

播种前开好三沟,方便灌排。播种期足墒下种,关键生育期遇旱及时灌溉。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建议机播带专用缓释肥做种肥,后期因苗施用尿素做平衡肥,肥料深施覆土,提高肥效、减少用量。

及时监测鲜食玉米的病虫害发生,针对性开展统防统治,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控制用药与果穗采收的安全隔离期,提高果穗商品性,确保食品安全。

五、适时采收,综合利用。

以吐丝始日计算确定最佳采收期,甜玉米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0~23天,糯玉米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2~26天,授粉后温度高成熟快,适采期前3天每日监测成熟度。采收后及时上市销售或加工处理,切忌高温下长时间放置影响品质和商品性。鲜食玉米秸秆含糖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果穗采收后,秸秆可直接用于青贮饲料,提高全株利用率和生产附加值。

青贮玉米生产指导意见

一、选择优良品种、合理搭配

因地制宜选择生物产量高、青贮品质优、持绿性好、耐密抗倒、抗病抗逆、适应性广的通过国家黄淮地区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或江苏省审定优质专用型、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推荐品种如:苏玉29、江玉877、连青贮101、渝青386等。

二、播前整地

播种前进行深耕细耙,深耕25-30cm,使田面平整、土壤细碎,保证土层的疏松。地势低洼的地块,开好排水沟,防止苗期受涝,以利全苗。

三、精量播种

选择3-4行玉米精量播种机同步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 压等工序。精量单粒播种无需后期定苗;仿形精量播种机随地面起伏自动调整高度,保证稳定的开沟深度,保证苗齐、苗全。精量播种要求种子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5%,针对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前包衣处理。机械作业播种用重量需要在适宜密度基础上增加5-10%。

四、适时播种

根据养殖及市场需要,结合田块的腾茬时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土壤墒情,合理安排春播、夏播,做到播期合理、熟期搭配。播种时间,江苏春玉米在4月15日之前完成播种,夏玉米麦收后适期播种,最迟不能超过7月20日。规模化种植时,科学制定种植计划,可分期播种,以便实现适期分批收获。

五、合理密植、适度增密

青贮玉米种植密度可比普通籽粒玉米品种适当增加。青贮玉米播种等行距60厘米左右,通过株距调整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目标产量,一般每亩5000株左右。

六、科学施肥

机条播带种肥一次完成。种肥一般亩施用45%三元复合肥 30-40公斤。肥料行与种子行间距10厘米以上,肥料行深度在15厘米以上,种子行播种深度3-5厘米。在玉米9-12片展开叶(喇叭口期)时,每亩追施尿素30-35公斤。如使用玉米缓(控)释肥,可种肥同播,不再追肥。

七、病虫害综合防治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预测预报,做好病虫害防除。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在喇叭口期统筹防治玉米螟与后期病虫害。采取杀虫灯诱杀,释放天敌昆虫,喷洒绿色环保农药、微生物菌剂等,防治病虫草害。机械防除采用高地隙植保机械或航化机械进行植保作业,提高喷施药剂的精准性和利用率。

八、适期收获

玉米做青贮时的适宜收割期为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籽粒乳线下移到1/2至2/3,一般在吐丝期后45-50天。此期收割的玉米植株含水率为65%-70%,制作青贮饲料营养品质最好。收获时应选择晴好天气,植株露水干后收割,避免将泥土带到饲料中。选择青贮玉米专用收割机收割,留茬高度15-20厘米,秸秆破碎长度0.9-1.9厘米、籽粒破碎直径≤4.75毫米,破碎均匀。

九、及时青贮加工

收割后及时运到加工地点,尽可能做到当天收割当天加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