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撑起脱贫致富梦
——记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贵州省福泉市牛场镇茶园组村民王华银
家住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茶园组的肢体残疾人王华银,虽然身高只有1.2米,却是家庭的顶梁柱。一家7口人中除了父母和两个孩子,他的弟弟和妻子3个人都带有残疾。为了生计,王华银身残志坚,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撑起了脱贫致富的梦想,带动村民实现了就业创业、自强自立。
人穷志不穷,身残志愈坚
现年37岁的王华银为了减轻家里经济压力,初二就辍学,做小生意也不顺,出外打工屡遭碰壁,这样的遭遇不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在农村,有着传统的农业观念,我为什么不把老家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作为养殖业循环利用”,王华银这样想着。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分析,王华银觉得养牛风险较小,于是找到政府及有关部门谈了自己的打算。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王华银从市场上买了1头公牛和2头母牛,这3头牛托起了王华银一家人的希望。
起初也是受到村人的冷嘲热讽,因为搞养殖对正常人来说都要担心风险,还是个力气活,大家都不看好王华银,旁人经常说,“你看他矮矮的,挑水都成问题,还养牛,这不是一个笑话吗?”所有的冷嘲热讽,他都听得清楚,但他心里明白,只有干出点成绩来才能让别人刮目相看。两年后,他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回报,牛不仅从3头增加到了8头,还还清了养牛的贷款,买上了小货车。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开始显现,王华银家里的日子也逐渐过得好了起来。
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王华银的努力让村民们重拾了信心和勇气。2016年3月,他和寨上两个村民共同投资50多万元,利用自家的闲置的土地,再租用邻居的土地大约40多亩连成一片,带领周边11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成立银富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入股等方式,进行“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饲料、统一管理”,带领村民发展规模养殖。
为了让合作社这艘创业船走得更远、更稳,帮助更多的人,王华银积极学习养殖技术和知识,利用农闲时节,把自己的养殖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更多农户。“华银哥带着大家一起搞养殖,不图回报,哪家养殖需要指导,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我家刚卖了10头猪,每头2300元左右,收入2万多,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村民们这样说道。
2017年,在王华银的带领下,以合作名交总投入资金达400余万元,建成圈舍10余栋,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吸引带动周边村民通过发展养殖脱贫致富。
爱心传乡邻,殷殷桑梓情
“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时时为他们服务。我还将饲料、药品以进价卖给养殖户,不从中赚取差价和利润。为了帮助想发展养殖业又没有钱进行前期投入的困难家庭,我免费将仔猪捐赠给当地的残疾人和困难贫困户发展养殖,并进行登记确认,以便合作社在后期进行养殖跟踪和技术指导。目前共有23户残疾人和贫困户领到仔猪,合作社一共发出了40头仔猪,1头母猪。”王华银称。
如今,有47名村民加入了王华银的养殖合作社,他们有的在合作社务工,有的跟着王华银学养殖技术,王华银还将原养殖场周围的土地通过租赁或入股等方式流转到了合作社名下,建设了一个2000余平米能容纳500头牛的养殖基地,形成了规模化养殖,带领着乡亲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坚强战胜了困难,勤劳驱走了贫穷。在王华银看来,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只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一样可以创造美好生活。(向滟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