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繁殖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黄精的繁殖及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20YFS0536)。

_缪璐琳等

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道教奉为“仙草”,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也是自古以来常用的药食材。2002 年国家卫健委将黄精纳入药食同源名单,可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开发潜力巨大。现《中国药典》2020 版收载的黄精品种有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现代研究表明,黄精主要含多糖、皂苷、生物碱及蒽醌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 。

以黄精作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有补气养血的黄精丸、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气阴两虚的肝欣络丸、治疗气阴两虚之心脉瘀阻的大品种成药稳心颗粒等均具有很好的疗效,保健食品如九制黄精饮、黄精酒等也有良好的市场需求。近年来,黄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人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1 适宜种植的生态环境及地区

1.1 适宜种植的生态环境

黄精喜阴湿、耐寒,多生于荫蔽但上层透光性充足的阴湿山地灌木丛、林边草丛及开阔林下地带,生长地区海拔 500~3 600 m。黄精以根茎入药,水分不足生长缓慢,水分过多易烂根,在土壤排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地带生长更佳。土壤以肥沃的沙质壤土、黄壤土、黏壤土、棕壤土为佳,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表层水分充足。土壤酸碱度适中,以中性和偏酸性为宜。

1.2 适宜种植的地区

因经济价值较高,黄精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分布广泛,不同黄精的适宜种植地区均有差异。黄精分布区域较广,主要适宜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部分南方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及安徽东部、浙江西北部;多花黄精适宜种植地区有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如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滇黄精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云南曲靖、大理,贵州罗甸、兴义、关岭,四川等地均适宜其生长。

2 繁殖与育苗技术

黄精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根茎繁殖、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其中根茎繁殖为主要的人工种植繁殖方式。

2.1 根茎繁殖

10 月是黄精的枯萎期,选择 1~2 年生的健壮根茎,选取其尖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 3~4 个节,切口稍微晾干、收浆,在切口处沾上草木灰或用 1∶800多菌灵溶液浸泡 45 min,再喷洒生根粉后种植即可。也有一些地区在种植时,先挖出黄精根茎用湿润细土与细沙 1∶1 混匀集中排种于湿润、避风、隐蔽地越冬育苗,破除初生根茎休眠,播种前 25~30 d 取出留种根茎,挑选健壮种根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内、温室或大棚内的地上催芽至 1 cm 左右时切芽播种。按行距 20~25 cm,株距 10~20 cm挖穴栽种,穴深 3~10 cm,每穴1 株,盖土压紧并浇透水,之后每 3~5 d 浇水 1 次 。黄精的根茎栽种可在春末 3 月下旬或秋季 10 月进行,若为秋季栽种,可在土壤表面盖草或麦秆保暖。黄精的根茎繁殖产量高、出苗快,1 年即可出苗。

2.2 种子繁殖

黄精种子有休眠期,种子发芽所需时间较长。一般在黄精植物 8 月果实期后筛选成熟饱满的种子,与沙土按 1∶3 比例混匀后沙藏于背阴且湿润的 30 cm 深坑中。筛出的种子按 12~15 cm的行距撒播,盖浅土且不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黄精种子以浅播为宜,播种太深对种子破土后生长不利,可在泥土表面覆盖稻草、地膜等,但将要出苗时应把草移掉。出苗后适当间苗保持密度,1 年后移栽。黄精种子寿命仅为两年,且有休眠期,发芽率达 60%~70%,不宜萌发。因此,目前种子繁殖并不作为黄精大范围栽种的繁殖方式。

种子休眠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种子在利于萌发的环境条件下不能正常萌发的自然现象。打破种子休眠是提高黄精发芽率,促进高效育苗的重要手段。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种子属于形态休眠类型,黄精种子属于形态生理休眠类型。黄精种子的胚乳细胞壁加厚使种子外壁过于坚硬,可能是引起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5 ℃沙藏层积,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种子能萌发和出苗,黄精种子可以正常萌发,但其存在上胚轴休眠特性,需要一定低温打破休眠后才能出苗。激素处理、不同温度积层处理、超声处理、温水浸泡、施加外源生长物质均对打破黄精种子休眠具有促进作用 。

2.3 组织培养繁殖

由于黄精根茎繁殖的繁殖系数低、损耗大,种子繁殖困难、周期长、成本太高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致力于组织培养繁殖研究,为黄精优质种苗生产提供了新思路。激素的选择与配比是组织培养的重要条件,何艳等(2019)建立了多花黄精的组培体系,以 30 d 叶龄叶基为外植体、MS+1.5 mg/L 6- BA+0.2 mg/L 2,4- D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 80.00%,比陈松树等利用多花黄精无菌苗叶片剪成小块进行诱导的结果高出 26.11%。1/2 MS+2.0 mg/L IBA 为生根阶段培养基,生根率为 94.00%,较田怀等的组培方法生根率高24.00%。

3 种植技术

3.1 种植模式

3.1.1 大田栽培

黄精喜阴,自然遮阳效果不良的大田可采用搭建大棚进行人工遮阳或套种非百合科作物方式进行种植。如大田果园(桃树、猕猴桃)栽种或与玉米等高秆作物套种。

3.1.2 林下栽培

我国华中、西南等地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林下种植不占用土地资源,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综合黄精生长特性,林下种植模式已成为现种植黄精的主要模式之一。

黄精喜阴耐湿,但增长期的黄精需要一定的光照。林分密度可以通过改变林分内的温度、湿度、光资源等环境条件来限制林下植被的生长。有学者比较黄精不同遮阳程度发现,遮阳使多花黄精光合作用效率和 PSⅡ光学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多花黄精生长。过度遮阳会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上部分运输,降低光合产物向根茎的分配比例,使多花黄精根茎产量和黄精多糖含量下降。郁闭度为 0.6~0.8 的毛竹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各项生长指标与郁闭度为 0.4~0.6 和 0.8 以上时比相对较高,尤其是与有效成分密切相关的根茎鲜重 。陈风雷等发现花栎木等落叶乔木林的叶繁期、落叶期与黄精的出芽生长期、增长期吻合,既能遮蔽大部分阳光又能在黄精快速生长时给予一定光照,适宜作为黄精的套种树种。

有学者对比两种栽培方式,发现与大田栽培相比,林下栽培的滇黄精根状苗扦插成活率相当,但产量较低,为大田栽培产量的 78.52%。林下种植模式是一种仿野生的种植模式,管理粗放且对肥料需求较小,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经济效益整体更优 [7] 。同时,黄精与其他经济作物林下间种的种植模式也在探索中,比如,云南丽水地区锥栗林下黄精和竹荪间种、红枫、黄精、羊肚菌三重复合间套种栽培,这种相对于纯种植黄精模式的林下种植、多种经济植物间套种的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可观,提高了林地的利用效率。

3.2 田间管理

黄精的生长期可归纳为出芽生长期、增长期、开花期、果实期和枯萎期,田间管理随黄精的生长周期改变。

3.2.1 整地与移栽

在播种和移栽前应翻晒垡土地,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暴晒、风吹雨淋或冰雪霜的冷冻,土壤变得疏松透气且起到杀灭土壤病菌和虫卵的作用,甚至灭杀一些杂草种子,为后期黄精培育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大田栽培应多次深翻除草,翻耙深度 20~30 cm,结合整地施农家肥 6 000 kg/667 m 2 作基肥,可在第一遍翻地时用 50%多菌灵溶液进行土壤消毒。作宽 1.2 m 左右的平畦或高畦,畦两侧挖约 50 cm 宽沟,利于排水和步行。山地、沟边、丘陵、路边、房前屋后等地种植可采用挖穴的办法,穴的规格为 60 cm %uD7 60 cm,施基础肥料在坑穴里并挖松土壤,同时搅拌土壤和肥料。移栽时即挖即种,挖出时不能抖去泥土,每穴 1 株苗,盖土压紧,每隔 3~5 d 浇水 1 次,保持土壤湿润。

3.2.2 除草与修剪

在黄精的栽培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除草时间集中在夏季或秋季,除草时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工具,避免影响黄精苗的根部。幼苗期杂草生长较快且为雨季,土壤易板结,可视情况及时中耕除草,同时要经常培土,促进有机肥腐烂,防止生长中的根茎吹风或见光。夏季可在土上覆草、麦秆等,抑制杂草生长,避免水土流失,保持土壤养分。黄精花多且花期长,致使大量营养成分被消耗,影响根茎生长。3—4 月为植株初花期,此时应剪掉黄精花蕾,增加黄精产量。

3.2.3 遮阳与追肥

春季出苗后至秋末,田间栽种的黄精可架四周通风的遮阳网或间种高秆作物,林下种植可以通过修剪林内枝叶来控制遮光度。追肥与中耕除草同时进行。生长前期,一般为 4—7 月施用肥料,促进黄精生长。在入冬后多追加冬肥帮助植物越冬,除农家肥外还应添加过磷酸钙、饼肥等。硼、锌、锰肥对多花黄精的生长和根茎产量具有促进作用,锌肥和锰肥对多花黄精根茎中黄精多糖、总皂苷含量有促进作用。

3.2.4 病虫害防治

首先,黑斑病、叶斑病为黄精的常见病害。黑斑病一般在春夏秋季发生,7—8 月发生严重,主要为害叶片,染病后叶片呈黑色圆形斑点,病叶枯死后悬于茎秆上不脱落。该病还可以侵染果实,染病果实病斑与叶片类似,形状凹陷。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春夏多发,7 月底即出现整株枯死的现象。染病叶片先出现褪色斑点,后斑点扩大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中间为白色,边缘褐色,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脱落 [8] 。整地时消毒土壤、栽种时消毒根茎和种子等均有利于黄精病虫害的预防,选用甲基托布津、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波尔多液等间隔 7~10 d 喷洒 1 次,连用 1~3 次可有效防治叶斑病、黑斑病等 。

其次,二斑叶螨、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为害黄精。二斑叶螨发病多在 5—8 月,主要集中在黄精叶背面、茎嫩处,被咬叶片正面呈灰色,背面红褐色逐渐变为黄褐色,叶片发硬失绿,严重者大量叶片脱落而致植株枯死。可以使用 1.8%阿维菌素 EC3 000 倍液、15%扫螨净 EC2 000 倍液有效防治二斑叶螨。蛴螬多分布在浅土层中,咬断或啃食黄精幼苗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使植株枯萎死亡 ,可以通过性食诱剂、杀虫灯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虫害较严重时选用辛硫磷、敌百虫、15%乐斯本 GR 灌根防治。

3.3 采收与初加工

黄精根茎移栽 1~2 年即可收获,种子播种则需3~4 年才能收获,偶见 5 年后收获。传统采收季节为春、秋二季。遵义地区黄精多糖含量在种子繁殖的第四年,于 12 月至次年 1 月最高,鲜品中多糖含量为39.54% ;浙产多花黄精最适采收期在 9 月至翌年1 月,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的多花黄精多在 1 月中旬12 月底时采收,根茎繁殖最佳采收年限以 3 年生为宜。吴康靖等将多糖作为主因素并综合考虑其他化学成分,发现陕西略阳地区的黄精最佳采收时期为 8 月中下旬 。

黄精采收时,需要根据其生长方向挖掘,地上部分背风晾干,用竹签小心去除表面的泥土,保留好须根,产地加工前避免沾水。黄精的产地加工方法为采收后去除须根并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即可。

蒸制时间、切片厚度和干燥温度是黄精初加工的3 个因素。有学者筛选出滇黄精产地加工的最佳工艺为蒸制 22 min、切片 3.6 mm、干燥温度 61 ℃。先切后蒸再烘的黄精比直接烘干、先煮后烘、先蒸后切再烘的黄精多糖含量明显更低。黄精加工时,除多糖、皂苷等原有化学成分含量改变外,还有新成分的产生。产生 5-羟甲基糠醛由还原糖与氨基酸反应或葡萄糖等分解而成,其含量随蒸制次数增加而增多。在今后的黄精加工研究中,应该综合分析多成分的变化规律来寻找最佳初加工方法 。

4 结束语

随着黄精在医药健康产业的需求增加,规模性的人工种植成为必然。目前,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西山和湄潭县米山分别建立了两个黄精规范化种植研究与试验示范基地,湖南新化县槎溪镇油坪村引进黄精林下种植模式,大力发展黄精林下种植并建立了黄精规范化种植样板基地。但目前在黄精的繁殖与种植过程中,仍存在种子繁殖速度过慢、光照控制和密度控制等关键种植技术不规范、各地初加工方式不统一等问题。规范黄精的繁殖和种植技术,是延续黄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