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风中还带着些寒意。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张庄镇魏庄村,“80后”村民孔清华大棚里却暖意洋洋,他去年种下的小西红柿已经成熟。

“摘下来就不愁卖,村里帮着销。”孔清华边忙着采摘边和记者说,他共有5个大棚,3个棚里种着小西红柿,每个棚每天能收上千斤,今年收入四五十万元不成问题。

孔清华告诉记者,过去在外务工,每月领着固定工资四五千元。去年看到村里有了变化,他辞去工作回村干起大棚。孔清华所说的变化,是魏庄村规模日渐扩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新农人”念活大棚“致富经”

孔清华在大棚里采摘小西红柿。新华社记者 张昕怡 摄

据介绍,魏庄村有村集体领办的养殖场,一直是张庄镇有名的大村、富村,村集体年收入上百万元。集体收入尚可,但村民收入变化不大。2021年,村支部书记决定吸引青年回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村民收入。

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魏庄村建起大棚,目前已经发展到32个。“从种什么到怎么种、怎么卖,全是村里管。”孔清华说,他是农业“小白”,并没有种地的经验,是镇里和村里“保姆式”的带动,让他的大棚在短时间内迅速走上了正轨。

走进位于魏庄村的张庄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香椿、小西红柿、樱桃等多种受消费者欢迎的农作物茁壮生长。王常龙是村里年轻人的“管家”,经常到棚里瞧瞧问问,带着他们管理大棚。

“村里选择管护成本低、采摘期长、经济效益好的作物,带领农户种植,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王常龙说。

“新农人”念活大棚“致富经”

王常龙在大棚里查看香椿的长势。新华社记者 张昕怡 摄

魏庄村还陆续建起了高标准玻璃温室大棚、育苗大棚等设施,成为张庄镇返乡青年创业示范基地。

张庄镇团委书记杨川川介绍,镇里积极为返乡创业青年对接资金支持政策,为他们提供贴息贷款。“下一步,我们准备利用假期等节点,组织年轻人参观、座谈,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杨川川说。(新华社记者张昕怡)

catalogs:51457;contentid:11054371;publishdate:2023-02-27;author:武乐之;file:1677474501800-e7b29a11-c763-4c8a-8e50-3c432b707d9d;source:29;from:新华社;timestamp:2023-02-2713:08:16;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