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兵团新闻3月17日电(张健 姚中和)走进十四团温室大棚里,三连职工黄彦龙正在韭菜棚里忙着收割韭菜,棚里一派繁忙景象。
2017年,黄彦龙从甘肃来到十四团,由于大病初愈,没办法干太重的体力活,他便萌生了大棚种植蔬菜的想法。说干就干,和家人商定后,黄彦龙着手建了两个大棚,又联系了连队的“两委”前来指导,在大棚内种上了蒜苗和辣椒。
“刚开始不懂种植技术,也不了解这里的土壤,走了不少弯路,相当于耽搁了一年。”几经失败后,黄彦龙开始去外面“取经”,每天奔走在各个团场间,与其他大棚种植户学习交流种植心得。闲暇之余刷刷今日头条、观看抖音平台相关直播课,提高自己的种植技术,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如今,谈起大棚蔬菜种植,他俨然成了行家里手。
“目前,我种植了12个大棚,主要种植有蒜苗、韭菜、辣椒、豆角。目前,韭菜已经上市了,主要是批发到阿拉尔市区,去年的产量不算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如果这两年行情好,我还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再增种点其他品种的蔬菜。”黄彦龙笑着说。如今,黄彦龙的大棚种植渐渐走上正轨,对于未来他也有着更美好的憧憬。
同黄彦龙从甘肃一起来的杨力东,看着黄彦龙的大棚喜获丰收,也开始种起了大棚。有了现成的师父,杨力东的大棚致富路比黄彦龙平坦了不少。
“一年种三茬,韭菜、玉米、西葫芦瓜等换着种,长期连种同一种蔬菜,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病虫害增加等。”黄彦龙给杨力东传授着种植“心得经”。
“我现在种了8个棚,一年三茬,总的来说8个棚一年还是能挣不少钱了。种菜是一门技术活,下一步我还要继续跟着老黄多学习,努力提升种植水平,增加经济收入。”杨力东笑着说到。
育秧、栽苗、预防病虫害以及蔬菜大棚种植过程中的管理,让黄彦龙和杨力东一年忙个不停,但这忙碌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近年来,十四团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增加职工收入的重要措施,通过不断完善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让大棚种植户们看到了增收致富的新希望。为了更好的做好阿拉尔的“菜篮子”,塞满职工的“钱袋子”,连队“两委”们也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把大棚蔬菜的高产栽培技术手把手地教给职工,通过规模发展大棚蔬菜,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目前十四团的温室大棚已扩建到71多座,通过“合作社+基地+职工”的模式,每个大棚年纯收入达2万元,还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