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陈信斌是蔬菜种植的一把好手。眼下正值春耕春播的最佳季节,他计划收割完去年种下的“雪里红”后,再种植辣椒。
“我现在采取的是轮作模式,春季以种植辣椒为主,秋冬季节就种植雪里红。”陈信斌算了笔账:去年种植的“雪里红”大约可以收获14万斤,因为是制作腌菜的主材,“雪里红”很受市场欢迎,据他预计,经由清溪场镇阿秀食品厂收购后,刨去成本,这批“雪里红”还能给他带来约7000元的纯利。
打工仔返乡 十年摸索终成“专家”
时间退回到1997年,还在广东打工的陈信斌决定返乡发展。回到秀山后,由于没有其他的技术,农民家庭出生的陈信斌选择从农业入手开始创业,并在妻子的家乡长滩村进行实践。
气候条件怎么样、土壤适合种什么、什么季节上市、销量怎么样?通过市场调查、实地走访和自己下地实践的经验,陈信斌最后选择了以种辣椒为主的农民创业之路。
300元一亩,一签就是十年。2007年,陈信斌种完自家地后又开始承包周边乡亲的田地发展农业。十余年来,他一边从书本中学习种植知识,一边在田地里进行论证改进耕作办法。施什么肥、施多少?什么虫害用什么药,几时浇水,浇多少水?通过不断钻研,把自己变成了田地里“土专家”。
从最初的几亩,慢慢增加到几十亩,再到现在的一百余亩,通过不懈努力,陈信斌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场主”,在当地名声大噪。
目前,通过土地流转,陈信斌的蔬菜种植基地规模已达到104亩,一年种植下来,毛收入可达60万元,除去土地租金、种子、农药、肥料、人工等成本,净收益有20万元左右。
先富带后富 为贫困户开“绿灯”
近三年来,陈信斌的蔬菜基地依托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累计生产各类优质无公害蔬菜近800余吨,既为秀山县城各大超市和蔬菜批发市场的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他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基地里面现在流转过来的土地有30亩来自建卡贫困户,不管我收益是盈是亏,首先都要保证他们的租金到位。”自己这里有收入了,陈信斌心里又挂念起了周边的贫困户,为了让他们有更多的收入,他还常常在农忙时优先让周边的贫困户到基地里来务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农忙时,在基地里务工的周边群众有20多个,平时一般就10来人左右。”陈信斌介绍到,常年在他基地务工的建卡贫困户就有10人。
今年57岁的张才英就是其一,她是长滩村杨家院组的建卡贫困户,在陈信斌的蔬菜基地里务工已有四年。“一年在陈信斌基地里务工大概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平时一天60元,忙的时候工钱还多一点。”
热衷公益 为家乡的富饶助力
除此之外,陈信斌还热衷于家乡的公益事业。
平江河贯穿长滩村而过,长滩村民去河对面务农必须要从这条河过,因为没有过河桥,每年涨水时,渡河就十分艰难。见到这一状况,陈信斌找到当地村干部共同商量,决定采取集体资金+群众自筹修建一座漫水桥。
陈信斌不仅参与筹资,还无偿支付了修桥工人的工资。2018年冬,由于一次特大洪水冲坏了部分路面,陈信斌又无偿投入12500元进行维修,解决群众农业生产出行的问题。
今年,陈信斌计划在基地里划分50亩地出来,发展“水果+蔬菜”组合经济:林上种植“明日见”品种柑橘,林下种植山东引进的土豆,通过林上林下套种把土地的收益进一步扩大。同时,他还准备开设辣椒课堂,与当地农户分享自己十多年的辣椒种植技术和经验。
陈信斌说:“我作为一名种植大户,一名致富带头人,我们要责无旁贷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在自己发展的同时,无偿把技术传授给乡邻,培训出大量的种植技术人员,带动其共同发展蔬菜产业,实现共同致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