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给大家普及几个农业圈的骗局,希望每个农业创业者都能擦亮眼睛,一起转发扩散!
1.农业扶贫
防骗指数:★★★
2017年10月17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曝光了深圳一匡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匡农业)的“零点扶贫”传销式骗局。
“零点扶贫”对外宣称,这个星月集团旗下有深圳一匡农业公司和深圳前海零零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早在这个零点扶贫之前“一匡农业”就一直开展“农联汇”商城进行诈骗活动。
他们在农联汇发行一种商品预售券— 农商劵,不仅可以在相应的网站上购买商品,还能像股票一样升值,转手销售也能赚一笔。
另外,这个平台还推出了一种“零点扶贫”的项目,只需要投资一万元以上购买其平台的农产品,就能获得6%、12%、24%不等的返利收益,直到返还至4倍的收益为止。
为了骗取更多人加入,他们开了大大小小数百场不等的发布会,2017年6月甚至在重庆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万人慈善晚会,并且利用海明威、卓依婷、杨臣刚等十余位明星为其站台造势。
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农联汇”很快就出现了问题。2017年的4月初,资金链就已经出现问题,“农联汇“商城平台突然停止返利,而且取现也无法进行,很多人资金被套牢无法提现,并称该公司涉嫌传销和非法集资。
小结:不得不来科普一下,按照《禁止传销条例》规定,不管再怎么包装,只要符合三个特征即可认定为传销:交入门费、发展下线、通过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来计算报酬。当然大家也不能太过偏激,凡事需理性至上。
2.挂果收益权骗局
防骗指数:★★
近年,有一种“互联网+农业”的猕猴桃种植项目,宣传称投资人出一部分资金即可购买该公司20棵猕猴桃树30年的挂果收益权。
一家叫中博公司的骗子公司称,只用交纳6000元,即可享受到11800元的权益,如果能够拉来更多投资人,还会根据情况获得不菲的奖金。用户一旦缴纳费用,公司就出事了,公司老板也跑路了,公安机关找到他取证时,很多投资人才知道陷入了传销骗局。
小结:与前面的“扶贫+投资”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高收益、高回报诱惑你,拿到钱后就跑路。
3.经销商骗局
防骗指数:★★★
骗子会参加各种展会,认识参展商,约参展商到办公室谈合同,签约很爽快,办公室看起来也相当高端大气上档次。
签完约叫上你一起吃个饭,人家是采购方,这饭肯定得你供货方请,结果一埋单你会发现,一顿饭一两万是很正常的事,既然合同也签了,认了吧。
接下来到了打款时间,你会发现,这就是个求爷爷告奶奶漫长的过程了,骗子会找各种理由推托,再到后来电话就直接打不通了,直至人间蒸发。而你只能是打碎牙齿往肚里咽,有气无处发。
曾有人参加2017年上海SNEC光伏展,接待了一位自称做南非项目的客户,当天下午打电话约次日详谈,最后谈好价格后,客户说单比较急,先把合同签了。回去时又让买各种小礼物给他们老总,中华、茅台加起来花费数千元。
当天回到酒店觉得不对,上网查了贴吧很多类似的骗子,连地址,小店都是一样的。当晚去了派出所报案,发现微信已经被拉黑了。
小结:所有没付款的合同都是耍流氓,是无效合同!展览会大多由主办、承办、协办、支持媒体单位组成。参展商除了要查清主办单位外,还应该注重承办单位相关信息检索,如通过工商部门来查询承办企业是否真实存在。
4.订单农业骗局
防骗指数:★★★
订单农业主要指几年前比较火的养殖订单项目,如:蚂蚁养殖,蝎子、蟾蜍、蜈蚣、药材、仙人掌、板蓝根等,最后能挣到钱的有几个呢?
签订时说得天花乱坠,等高价卖出后无一不是卷钱走人,而农民辛辛苦苦赚的钱打了水漂,哭诉无门,欲哭无泪。
2001年起,一家名叫海南锦绣大地的公司,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宣传种植米邦塔食用仙人掌能致富的广告。
该公司称与种植户签订包销合同,种一亩仙人掌,三个月就能收获,保证一年至少收入6万元。
销售也不用愁,你只管种,到时候我们来收。这种“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吸引了广大种植户的参与。最终,大量无人回收的仙人掌,只好割下来喂猪,农户亏得血本无归。
小结:订单农业项目中也有正规的、挣钱的,如一些大宗农产品的订单农业。无论是炒作天价种子的,养殖项目高价回收的,骗术都很简单,无非是夸大宣传,在利益驱使下,农民往往放松了警惕。记住:凡是高价炒作的种源,凡是品种新奇且高价回收的,几乎都是骗局。
5.新型农业骗局
防骗指数:★★★★
“这些不法分子通过办‘合作社’、搞‘共享农业’、推出APP引诱会员认购果树菜地家畜等产品获取收益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后跑路,诱骗不少农民上当。”山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2019年以来,山东涉农领域案件增长幅度较大。
在某生姜专业合作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彭某某控制的合作社从成立之初便脱离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以高息为诱饵,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通过发展代办员,以宣传单或者代办员口头宣传的方式,公开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
以年息5.13%吸纳存款再以1.2%的月息放贷的运营方式,公开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1454万余元,涉及人员653人。最终,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人彭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
小结:此类骗局有四个特征,一是打着合作金融旗号;二是公开设立银行式营业网点、大厅或营业柜台,可出具“存折”“存单”;三是雇用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原业务“代办员”;四是案件集资参与人单笔投入案值普遍不高。
6.农村合作社骗局
防骗指数:★★★★★
2016年7月,河北沧州南皮县寨子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徐书生跑路。他通过镇上各村的信贷员,吸收了800余户村民至少2600万元存款。这些都是农民攒了几十年的钱,水花都没看到就这样彻底倾家荡产了。
徐书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拉了15个自己的亲戚和同学进来当信贷员,对外宣称:寨子合作社,存款利息高。二就是跑路。就这样,他成功借用农村合作社的名义骗了800多户农民。
小结:这并不是一起案例,无论精妙与否,伪装下的合作社总会有漏洞百出的破绽,比如大额资金并非流向农业领域、天上掉馅饼的高额回报、核心层的生活现状变化等。
7.造林大骗局
防骗指数:★★★★★
山西代县雁州专业造林合作社以国家积极培育活立木市场为由,与晋北很多农户签订活立木交易“保赚林”合同,骗取农民兄弟的巨额存款。山西代县雁州专业造林合作社在晋北以及周边地区发展农村信贷员为其合作社的驻村委托代理员,通过驻村委托代理员发展农户与该合作社签订“保赚林”合同。
56岁的村民任美茑告诉记者,考虑到自己和老伴年老后没有退休金,就想着把钱存到这“保赚林”里面,但是现在代理员们都被警察抓了,就盼望着国家能把这些钱给追回来。当初任美茑觉得驻村代理员老刘人不错,值得信任,就往里面存了3万多元,没想到却上当受骗了。
小结:万里大造林骗局为何至今还有人深信不疑?主要是很多农业圈朋友对“造林”了解甚少,骗子通常都会利用群众对某个行业比较陌生的特点,编织关于产品、市场、高科技等方面的谎言,虚构一个高收入、高盈利的产业链条。
▼
其实,再高明的骗局都会有破绽,只是因为我们太想做成这笔生意或太想赶紧把货卖出去的缘故,在利益诱惑面前失去了该有的判断力。做农业本就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好事真的临到头上的时候,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农创路上,你见过哪些骗局?欢迎来留言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