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较低,养殖水环境变化复杂,水体浮游藻类生长不旺,水产动物摄食、活动等变弱,养殖从业者易放松警惕,导致水质恶化,引起水产动物发病甚至死亡。做好冬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通过适时捕捞、修整池塘、合理放养等措施为下一年水产养殖打下基础,是确保水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现研究提出冬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供各地参考使用。
一、苗种和养殖生产
(一)鱼类
1.投喂管理:冬季养殖鱼类过早停料易导致越冬鱼(尤其是越冬鱼苗)营养流失较大,死亡率升高。因此不宜过早停料,应选用质量合格的优质饲料,在天气晴好、气温较高的中午少量投喂,以维持鱼体体质,增强其耐寒和抗病能力,提高越冬期及开春养殖鱼类成活率。冬季我国北方冰冻时间较长,部分地区越冬期长达5个月,鱼池水温在0℃-4℃,此时不宜再投喂,春季融冰后应尽早投喂,提高越冬成活率。对于南方地区尚能摄食的鱼类,要合理投喂饲料,进一步增强体质,保证其安全越冬。
2.水质管理:定期检测养殖水体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在5mg/L以上,pH在值7-8.5,透明度在40-50厘米。定期检查水体浮游藻类生物量,对于营养盐含量少、浮游藻类少、透明度较大的鱼池,可直接补充小球藻和硅藻,或适当培育浮游藻类。对于浮游藻类过多的鱼池,可采取消毒等措施,适当减少水体中浮游藻类含量。定期检测水体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发现数量较多时,可全池泼洒敌百虫溶液(水产用),防止越冬期间轮虫或剑水蚤大量滋生引发池水缺氧。
3.日常管理:勤检鱼病,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拉网时动作要精细,防止鱼类带病、带伤越冬。越冬前并池可进行拉网锻炼增强鱼类体质,宜在水温10℃左右进行。鱼池封冰后,浮游藻类光合作用是水体溶氧主要来源,明冰可保持较高的透光率,确保光照强度。要及时扫除积雪和乌冰以保持光照充足,扫雪面积越大越好,小池全部扫净,大池可每隔1米扫1米,南北走向,以利采光。越冬池应禁止滑冰、冰下捕捞鱼虾等,避免鱼类受惊乱窜,消耗体力,增加耗氧量。
4.苗种放养:根据养殖状况及市场行情预判,合理制定下一年度养殖计划,及时做好放苗前的池塘清淤、修整与消毒工作。要选择体表无损伤、活力强和经检测不携带特定病原的苗种放养,苗种放养前要适时加水、肥水,保证苗种进池后有适口的饵料生物。冬季水温较低,苗种进池后不宜立即消毒,可泼洒维生素类兽药、大黄五倍子散等中草药类兽药,增强鱼体体质。苗种进池后要适时肥水,保证水质良好。
(二)虾蟹类
1.苗种选择:投苗前需对种苗进行常见病原检测,选择无特定病原(SPF)苗种用于养殖生产,不可使用检出重要疫病病原的苗种。
2.水质调控:冬季对虾养殖在华东和北方地区主要通过加热设施提高温度。在华南地区主要通过塑料大棚加温保温,塑料大棚养殖模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要关注天气变化,应在温度剧变等极端天气前后及时调控养殖水体。四个步骤重构养殖生态系统:第一步,全池泼洒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2个小时后进入第二步;第二步,使用池塘底层消毒剂和含氯石灰(水产用),处理老化细菌和藻类,18小时后进入第三步;第三步,用果酸等解毒和沉降水体悬浮颗粒物质,1-2小时后进入第四步;第四步,使用益生菌、糖类、微藻培养液等重新构建藻类和细菌群落结构。
3.使用二级处理水养殖:受天气变化、发病池塘水排放等影响,外源水体质量不稳定,可能含有病毒、条件致病菌和寄生虫,外源水进入虾蟹养殖池塘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建议采用二级处理,设置2个蓄水池,外源水进入一级蓄水池后进行消毒和沉淀处理,2天后将表层水引入二级蓄水池再次进行消毒和曝气处理2-3天,水体余氯去除后将表层水引入虾类养殖池塘。
4.饲养管理:一要做好水草管理。针对中华绒螯蟹等需要水草调控水体的品种,定期维护池塘水草等,及时清理腐败水草,确保水草处于良好生长状态。二要加强投饲管理。根据天气条件、水质、养殖阶段、虾蟹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每天的饲料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败坏池塘水质。
建议有条件的对虾养殖场进行分级养殖。将P3-P5仔虾进行10天标粗,标粗结束前检测仔虾中常见病原并观察仔虾健康状况,选择无特定病原(SPF)检出的健康仔虾转入暂养池进行30天的暂养,暂养结束前检测对虾中常见病原、观察其健康状况,选择无病原检出且健康状况良好的对虾,进行50-60天成虾养殖。分级养殖中,需对标粗池、暂养池和成虾养殖池进行严格物理隔离,防止病原在不同池塘间的潜在传播和扩散风险。
(三)贝类
1.鲍采苗与平面培育生产管理:一是鲍苗剥离注意事项。当采苗后的幼体长至2毫米以上,出现第一呼水孔,即进入稚鲍期,可以开始剥离进入中间育成(稚鲍期开始摄食量增大,培养的底栖硅藻已不能满足,剥离后换成平面培育,可以投喂人工饵料)。剥离的稚鲍规格,一般为3-4毫米效果最好,中间育成成活率可达90%以上。2-3毫米的稚鲍剥离进行中间育成成活率较低。稚鲍剥离时间的推迟或提前根据薄膜上的饵料充足与否决定。剥离下板的方法除了人工移除法外,还可采用酒精溶液浸泡麻醉法,使用的酒精浓度为2.2%。二是鲍平面培育注意事项。稚鲍从薄膜上剥离下来进行平面培育,培育至壳长1厘米以上幼鲍的过程称为四角砖苗培育期。为幼鲍养成成鲍(海上养成,或室内工厂化养成)提高成活率打下基础。平面培育放养密度为3000-4000只/平方米(室内流水培育,水流日流量应为培育水体的5-8个量程)。开始时投喂配合饲料或鲜藻类浆汁,壳长7毫米以后,投喂片状圆形人工配合饲料。傍晚投喂,投喂量按鲍体重的5%-6%计,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适时吸污、倒池,确保水质清新,每天清晨清洗池子以清除残饵及其他污物。三是鲍苗海区养殖注意事项。保苗海区养殖常采用筏架式与浮筏式;筏架规格:4-6m×4-6m,横架6-8根,6-8笼/根,养殖密度100粒/笼。浮筏式:每条绳子100-160m,每两条绳子间隔4-5m,每两个养殖桶间隔2m,80-200cm深,养殖密度100粒/笼。我国南方冬季为鲍鱼的适温生长期,病害极少发生,且鲍生长速度也较快。此阶段是鲍苗规格和密度分选的最佳时期,应及时进行分苗操作,保持饵料充足,促进鲍苗健康生长。
2.池塘越冬贝类生产管理:一是做好池塘维护工作。越冬前要坚持巡塘,检查池塘、坝埂是否漏水,及时排查和补漏。认真检查进排水闸门是否老化、漏水,做到及时检修、堵漏、更换。检查进水水泵等设施,提前做好防冻、防裂工作。二是水质底质管理。随着温度下降,大量藻类死亡,死亡藻类分解,加之前期池塘投喂产生的残饵、粪便等污染将导致池塘水质改变。在封冰前要做好水质检测,包括盐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浮游生物组成等,如水质指标异常,要及时调整。另在封冰前进排水条件好的池塘要增加换水次数,加强水体交换,及时排出有毒有害物质,以免封冰后水质恶化导致病害的发生。三是做好池塘水位管理。密切关注潮汐变化,提前向池塘加注新水,将水位提高到最高水位,提高水位不仅能减缓水温的下降速度,提高贝类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能防止贝类因温度骤降引起的应激反应及冻害伤亡。
3.贝类育苗前准备:一是育苗池的洗刷、消毒。新、旧育苗池以及与育苗有关的池子(如饵料池、预热池等)在使用前必须清池消毒。可用40-50mg/L的含氯石灰(水产用)溶液或20-3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泼洒池壁及池底进行消毒,数小时后,彻底刷洗干净池壁上附着的菌膜、杂藻等附生物。洗刷、消毒育苗池内其他设施在育苗池消毒后,对池内的气管、气石、加热管道还要用100-200mg/L含氯石灰(水产用)或者用20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用洁净海水冲洗育苗池及气石、管道等,经洗刷、消毒后,再用经过120目筛绢网过滤的海水冲洗数次,干净后方可进水备用。二是育苗设施的维护。育苗前要进行各项设施的检验工作,尤其是新建育苗场应在育苗前一个月进行试用,包括加热、充气、供水设备的运转试用,观察并记录加热性能、充气效果、供水能力等。还应检查各育苗池、饵料池是否有裂缝漏水,水阀或闸门是否灵活、严密,充气气石与充气支管连接是否紧密,有无脱落,检查排水沟是否通畅,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以免育苗时措手不及。三是育苗池的进排水。进水育苗池经过消毒冲刷干净,待残毒消失后就可进水。一般采用水泵动力提水,打开阀门即可进水。首先进来的水,需经14-18小时沉淀,再用内层120-200目、外层60目的筛绢网过滤,以利于硅藻类为主的单细胞藻类进池,防止大型浮游生物入池。进水后开始充气、调光、施肥。早期换水时进水要用200目的筛绢袋过滤,随着幼体的长大,以后可改用60-80目的筛绢袋过滤进水。排水在育苗池内放入换水网箱,换水网箱一般长0.8-1米,宽0.4-0.6米,高1.2-1.4米。换水网箱的网依规格分成以下几种:150目、120目、80目、60目、40目和20目。换水时将橡胶管的一端插入网箱中,用虹吸法排水。排水时要有专人看管,不断用塑料水勺(加长柄)舀水从网箱里面冲洗箱体,防止幼体被吸附在网箱上,同时也有利于排出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在水体交换量大的情况下,可一边排水,一边加水,以免引起池底杂物泛池。同时注意在排水时要调节充气量,防止水位降低后充气量加大引起泛池。育苗池水位降低后也会引起水位高的育苗池充气量变小,时间一长就会造成缺氧,要注意调节。
二、水生动物疾病防控
(一)积极预防
1.鱼类
一是防范冬季低温风险。对池塘进行适量补水,提高水位,避免鱼池水位过低引起水体缺氧和鱼类冻伤。预防冬季温度骤降或暴雪等极端恶劣天气引发的灾害。对于冰封严重的水体,应及时做好破冰增氧,防止鱼类缺氧死亡。二是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采取应对措施。保持池塘水质肥度,使鱼体越冬期间有充足饵料生物。对水温较高、尚在投饲的池塘,可定期泼洒含氯石灰(水产用)等消毒剂改善水质环境。三是坚持每日巡塘。通过塘边巡视和开凿冰眼等观察鱼类活动状况,发现异常个体,应在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后,及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
2.虾蟹类
(1)育苗期间措施:育苗过程中,要做好虾蟹幼体、育苗器材、育苗水体等相关消毒工作。采取育苗用外源水过滤、一级消毒沉淀、二级消毒沉淀、紫外消毒、去除有机物、蓄水等措施净化育苗用水,保障亲本和种苗养殖用水不携带病原,减少有机物,对蓄水进行病原和水质检测,含病原生物、水质不达标的蓄水不能进入生产区。(2)养殖期间措施:一是增加溶氧。养殖全过程开启增氧机,全天实时关注水体溶氧含量变化。养殖后期,虾蟹池塘底部溶氧不足时,可合理配合使用颗粒状的过氧化钙粉(水产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等化学增氧剂和底质消毒剂,增加池底溶氧含量和消毒处理底质病原微生物。二是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通过适时分塘、轮捕等措施转移大规格虾,增加商品虾出塘等措施,合理控制商品虾存塘量,控制池塘养殖密度。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存塘虾受伤或产生应激反应。三是合理投喂。根据实时天气状况、虾蟹生长摄食状态进行科学投喂,避免过量投喂造成养殖环境污染,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提高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
3.贝类
一是加强检疫,流行性疫病以防为主。育苗场种贝来源广泛,为了避免将牡蛎疱疹病毒(OsHV-1)、鲍疱疹病毒(HaHV-1)与派琴虫(Perkinsus spp.)重要贝类病原随种贝携带进入育苗场,应根据相关规定在出售或者运输前对种贝重要病害进行严格检疫,防止病害扩散流行。二是增强体质。立冬后,气温、水温下降明显,水产动物免疫力相对低下,贝类同样如此,需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可在饵料中适量添加用于提高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以增强贝类体质,提高防病抗病能力。投喂时应把握适时适量原则,以免造成浪费及影响水质。三是主动做好水质管理。封冰后,冬季持续的“风冻雨雪”等恶劣天气易使池塘水面形成不透明冰层,引起冰下缺氧。另外,大雪过后,会导致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养殖水体中溶解氧波动幅度较大,极易造成贝类冰下缺氧的情况。因此建议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及时监测池塘溶解氧情况,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安装一个溶解氧在线监控设备;大雪过后要及时清扫冰面雪道,保证光线透入水中,促进藻类光合作用产氧;立春前后,要适当开凿冰眼透气,并遵循“先少后多,先里后边”的原则。
(二)精准防治
1.鱼类
冬季气温较低,病害相对较少,但仍需关注养殖鱼类的缺氧、冻伤以及气泡病、赤皮病、烂鳃病、竖鳞病、水霉病、锚头鳋病、小瓜虫病等疾病。具体防控技术如下。
溶氧量是决定养殖鱼类越冬安全与否的主要限制因子。保证水体中适宜的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含量、保持鱼类放养量和水位适宜,可以预防冬季鱼池缺氧。一旦发生缺氧,可紧急增氧,方式包括:循环池水(但此措施易导致水温降低而冻伤鱼体),开启增氧机,加注新水,投放增氧片剂等。预防鱼体冻伤应保持池塘水位在1.5米以上,尽量不采取循环池水增氧方式。预防气泡病应勤检水中浮游藻类含量,如果过多,宜采取部分水体消毒等措施,适当减少浮游藻类含量。
避免捕捞运输操作中的鱼体损伤、水温过低导致的鱼类冻伤以及气泡病造成的鱼体鳍条损坏,可以有效预防冬季赤皮病、水霉病等细菌性和真菌性疾病发生。一旦发病,应及时检测水质,查找分析病因,采取相应防控措施。近年冬季养殖经验表明,外泼大剂量消毒剂不仅对病害控制效果不佳,而且刺激性较强,有时甚至造成养殖鱼类大量死亡。因此建议控制好水质底质,同时使用提高免疫类制剂增强鱼体体质。如果鱼池结冰,可在冰雪消融后采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等药物消毒水体,尽早投喂饲料,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国标渔药抗生素拌饲投喂。
对于锚头鳋、小瓜虫等体外寄生虫感染,建议使用国标渔药消毒剂(商品说明推荐使用剂量的下限)全池泼洒,严重时可间隔1天重复泼洒1次。泼洒药物后注意预防池塘缺氧浮头。药物选择可依据《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1、2号》。
2.虾蟹类
应关注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传染性肌坏死病、虾肝肠胞虫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病、河蟹螺原体病、河蟹“牛奶”病等,具体防控技术如下。
虾苗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十足目虹彩病毒1、传染性肌坏死病毒、虾肝肠胞虫等重要传染性病原对虾类养殖影响严重,应对虾苗进行检测,选择不携带重要病原的虾苗用于养殖。
河蟹“牛奶”病的病原为二尖梅奇酵母。应对蟹苗进行检测,选择不携带“牛奶”病病原的蟹苗用于养殖。北方地区稻田养殖成蟹,保障蟹种暂养期间的质量,选择适宜规格的扣蟹科学暂养,强化养殖水质管理,合理投饵,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降低“牛奶”病传染机会。扣蟹暂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斤/亩以下,稻田暂养池暂养密度应控制在每亩3000只以下。扣蟹在稻田放养密度以500只/亩以下为宜,暂养河蟹蜕壳一次后以350只/亩为宜。保持良好水质环境,水体的溶氧达4mg/L,氨氮小于0.3mg/L。养殖前需注意清除池底淤泥并进行消毒处理。选择配合饲料,避免使用易携带病原的野杂鱼虾投喂。
应加强养殖水质状况监测,每天检测溶氧、氨氮、亚硝氮、pH等水质指标,减少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土池底层水体溶氧不低于4.5mg/L,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水体的溶氧不低于5.5mg/L;水体pH值控制在7.5-8.8范围为宜,对于养殖设施配置不足的半集约化养殖土池,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控制在0.3mg/L以下,在机械增氧、进排水、水质监测等设施与养殖生产管控充分的集约化海水养殖系统中,水体的氨氮浓度控制在1mg/L以下、亚硝酸盐低于2mg/L。可通过增强水体机械增氧、合理使用化学增氧剂提升池底溶氧等措施提升养殖池塘水环境质量。
在条件许可的养殖场,应每天检测水体细菌总量、弧菌数量。对虾养殖系统的总细菌量与对虾养殖产量密切相关。塑料大棚低密度(5万尾/亩)养殖水体总细菌量达到1×105个/mL以上;对虾预期产量达到3500kg/亩以上的集约化养殖模式,水体细菌总量应达到1×107个/mL以上。条件致病菌如弧菌数量小于1×10³个/mL,携带毒力基因的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不得检出。若水体中微生物指标异常,需及时进行处理。
应每天定期监测池塘微藻优势种群状况,防控低温天气诱发池塘富营养化水体出现倒藻。预防天气剧烈变化导致养殖虾蟹暴发疾病,适量投喂维生素和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等提高虾蟹抗应激能力,增加养殖池水深、提高水体溶氧浓度、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因子含量,避免水质出现剧烈变化。
优化养殖模式进行病害生态防控。在不同盐度的对虾养殖池塘中科学套养一定数量鱼类,及时清除对虾养殖群体中的少量患病个体,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实现对虾病害的生态防控。
3.贝类
牡蛎疱疹病毒(OsHV-1)是近年来引起育苗场蚶类种贝与幼虫、牡蛎幼虫大规模死亡的主要传染性疫病。部分成贝感染该病毒后,不表现临床症状,因此,如果前期未按规定做好种贝入场前检疫工作,极易造成OsHV-1的场内传播,并随排水系统污染场区附近海区,进而周围育苗场的安全生产。因此,一旦发现有OsHV-1病害发生的迹象,应及时请专业部门确认,并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具体建议如下:OsHV-1作为一种具有脂质囊膜的病毒,在水产养殖环境中属于比较容易杀灭的病毒,高温(50℃,5分钟)、臭氧和紫外线对该病毒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育苗场成功消杀病毒的关键是彻底、全面。对于不能浸泡消毒的器具,可以在天气晴好时,太阳下晾晒24小时以上。OsHV-1在干燥环境下会很快死亡,但在室内20℃情况下,根据水环境条件差异,OsHV-1可在海水中存活2天到14天,并仍保持感染能力。场区内病毒感染风险大时,应注意场区生物安保措施,避免交叉传播。例如,相关器具在潜在感染区和非感染区分开使用,操作人员在跨区作业时,要充分用肥皂洗手、并用醇基消毒剂消毒手面。另外,浸泡消毒前要对器具、养殖池的表面用水冲洗,否则附着的污垢和蛋白质会使消毒效果大打折扣。消毒剂可选用次氯酸钠溶液(水产用)等国标渔药消毒剂,参照说明书使用。
三、水产品和投入品运输
(一)苗种运输
苗种捕捞前要做好运输计划,苗种运输过程中注意防寒,防止运输中水体结冰鱼体冻伤。尽管绝大多数贝类具有较强的耐干露的能力,但由于种贝运输空间跨度大、耗费时间长,运输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是保证运输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一是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包括运输数量、运输方式、包装、起捕装运时间、运输路线及押运人员等。二是准备及检查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三是长途运输应配备必要的增氧设施如氧气瓶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择保温车运输。
(二)水产品运输
捕捞上岸的水产品应及时、快速运输到位,活鱼运输过程中不使用麻醉剂,控制合理密度,降低装载运输中的应激反应。收获准备上市的贝类如果要长途运输最好不要立刻起运,尽量暂养几天,增强其对后续运输的适应能力。保障贝类鲜活,无异味,无机械损伤。用海水冲洗干净,拣出死、伤者,按个体大小划分等级。贝类运输1℃-5℃为宜,低于0℃时贝体将被冻伤以致死亡。包装宜用麻袋而不用通风不良的编织袋,以提高成活率。
(三)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
鲜活微藻饵料运输要保证全程冷链(0℃-4℃)运输,但不能结冰,因为结冰后小球藻细胞壁会膨胀、破裂后导致坏死,0℃-4℃度范围可以确保微藻饵料的活力完好。但鲜活藻类饵料保质期不长,在低温状态下能保存3个月左右,应规划好厂家浓缩生产、经销商运输与养殖户使用的周期,最大限度地保障饵料鲜活度与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