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池塘生态种养模式已在我市中试成功。鞍山市农委水产技术推广站将这项水生蔬菜浮床修复与净化养鱼水体新技术向全市推广。
海城市腾鳌镇单家村的张忠良家的池塘是我市鱼、菜共生池塘生态种养模式的试验基地。走近池塘,连片的水上生长蔬菜吸引着众人的眼光。张忠良打开投料机,红色的锦鲤全都浮出水面,场面煞是漂亮。
张忠良说,这个池塘是新型技术的试验基地,全市推广的池塘微孔增氧技术就是在这里试验成功的。今年初,张忠良在这5亩池塘中除了投放鱼苗,还在水产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栽种了水生的空心菜。4月中旬,在露地上育出空心菜的小苗,育苗的同时采用毛竹浮架与聚乙烯纱网制作出一个竹筏,作为空心菜的生长基质。5月初,把小苗移栽到竹筏上,一切就大功告成。其间,除了20多天收一次菜,再没搭过功夫。截至目前,今年栽种的空心菜已经采收了5茬,收入在5000元左右。
鞍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金柏说,这种模式对于养殖品种的限制较小,除了草食性和一些杂鱼类需要在浮床的水生蔬菜下方加装隔离网片外,其它鱼类都可直接下塘养殖。养殖模式以亩产800公斤以上的80:20高产养殖方式为最佳。从2012年实验室试验到今年的池塘中试表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鱼、菜共生技术具有明显的生态效果,水生蔬菜可以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中的含氧量也有所增加,减少增氧机的开机时间,降低高产养殖因缺氧而导致死亡的风险,同时,蔬菜产生的附加效益,增加了水产养殖的立体效益,是一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生产模式,真正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经过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鱼、菜共生池塘生态种养技术的综合经济效益为每亩410元至950元。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很广阔,除了应用于高产养鱼池塘的水体净化修复外,还可以应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江河的治理,栽培的植物可以扩展到芦苇、荷花等净化能力强、具有观赏价值的各类水生植物,既可美化环境,又净化了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