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记,今年我也想种贝母药材,到时你可得帮我选选种籽呀!”前几天一大早,大豫镇一门闸村民陈建强特地赶来和村支部书记黄浩新说道。
2016年对一门闸村的不少村民来说是个丰收年、希望年。在刚上任的村支部书记黄浩新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适合当地发展的致富项目——贝母药材种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贝母药材种植面积已有250多亩,产值达到了800余万元。
2015年8月,黄浩新担任村支部书记。虽说是一个蔬菜大村,一半村民种植蔬菜,但种植蔬菜用工强度高,许多年老的村民和留守妇女只能“望菜兴叹”,无能为力。带领这个群体的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很迫切,黄浩新深知光有热情不够,一定要有产业支撑,而产业项目的选择必须结合当地资源优势,要适合他们。一上任,黄浩新便上网仔细查阅,结合村域经济发展现状,对挑选的几个致富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一门闸村土地资源丰富,且多为半淤半沙地,土质肥沃;周边水系发达,便于灌溉排涝,具有发展种植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最令黄浩新兴奋的是,浙江药材市场有好几个经纪人是大豫人,这些经纪人告诉黄浩新,浙江药材市场贝母交易需求量大。力求稳妥,黄浩新又拉着村两委干部们一起前往浙江中药材市场考察,了解贝母药材价格、交易量等市场信息,并邀请浙江中药材市场负责人实地查看了耕地土质,征询了发展贝母药材种植的建议。
土地适宜种植,又有市场,这么好的发展条件,村民为何不敢发展中药材种植?经过走访,黄浩新了解到,村民们不敢种药材,主要有几个顾虑:不懂种植技术,担心种植不成功;不了解市场,担心滞销;再就是投入较大,怕风险。找到问题的根源,就要想办法解决。为了充分调动村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黄浩新自己带头投资30万元,流转32亩土地建起贝母种植基地,用积极的行动,想办法打消村民们的顾虑。与此同时,他帮助俞倍兰等40个贝母种植带头人流转土地200余亩,建立了一门闸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向上争取资金为基地修路、建桥、打井,疏浚沟渠,完善了水利配套设施,打造了250多亩的旱涝保收田。基地建成后,他们还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取得联系,建立了长期技术指导机制,种植没技术的难题迎刃而解。
黄浩新和村两委用实际行动给了村民们种植药材的信心,很快,便有100户村民陆续开始种植贝母药材。2016年10月,村里出产的50万斤贝母药材,品质上乘,采收后还未晾晒便被抢购一空。26组村民黄成,今年60多岁,之前种了4亩小麦、玉米,一年下来十分辛苦,却赚不了多少钱。去年,他种植了4亩贝母,除去各项开支,纯获益8万元。
今年春节后黄浩新又带领种植户代表,赴浙江中药材市场洽谈合作意向,与对方成功签订了《中药材种植收购合作协议》。“订单种植,我们今后种贝母就更有信心了!”合作协议签订后,种植大户俞倍兰高兴地说。“今年,我们准备申报GAP认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打造贝母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让更多的村民靠贝母中药材种植脱贫致富。”黄浩新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