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壶口瀑布,品吉县苹果。”

过壶口,出陕入晋,不时出现的广告词分外显眼;车行乡间,路边的苹果树渐次延展;县城街头,苹果经销商、收购站、加工厂不断出现。

这一切,仿佛在无声倾诉:这是一个苹果城。

没错,这里就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荣获过“中国苹果之乡”等多项殊荣,全县经济发展指标中苹果产业达到“六个80%”以上的山西吉县。

从早期的“吃个果子得‘进口’”到现在产品出口欧美、走向世界,年均产值达到10亿元,30多年间,吉县苹果已发生巨变。

奥秘何在?

行走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行走黄河采访组在寻找答案。而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吉县苹果的突围密码已逐渐明晰:一张30年的果业蓝图徐徐展开,一竿子插到底的技术服务体系呈现眼前,一个全产业链条愈发清晰……

一张蓝图绘到底:认准的就得坚持!

见到陈万森,是在他东城乡社堤村的家中。

这个52岁的山西汉子如今一人在家种着果树,两个孩子都已结婚在城里安了家,老伴也被接去长期照顾孙子。

虽是家里唯一留守的那一个,老陈却是干劲十足,愣是一个人把8亩多果园管护得井井有条,“除去化肥、季节性请工等各项支出,一年能落下净利润4万多元”。作为村里最早享受苹果红利的那批人,老陈对苹果饱含深情:“要不是一个人实在忙不开,还真想再多种些苹果树。”

可在1999年开始种苹果树时,老陈承受的压力可不少,连参过军、见多识广的老父亲也坚决不同意种树,要求把土地各分一半。

当时,县里在村里推广种果树,免费发放苹果苗,干部包村包点监督,要求路边150米范围内必须栽上,如果村民不愿意,可以把地换到别处。可有些村民既不愿意换地也不愿意种树。

“地里种上苹果树,我们吃什么?”不少人担心。担忧情有可原:当时,苹果树对大多数村民来说,还是新生事物,挂果至少需要三五年,市场前景也不确定……

村民们进行着“暗战”:白上栽树,晚上拔苗;把果园里种上玉米、小麦,犁地时故意把果苗犁掉……

“政府推广肯定没错”,老陈却很是坚决,除了150米以内的地,还把150米外的地栽上了苹果树。

“如果错了咋办?”记者问。

“大家发财我发财,大家咋样我咋样,实在不成就把果子给孩子吃呗。”老陈风轻云淡。

现实没让老陈失望。没过几年,果树开始挂果,一棵树的收入等于一亩地的小麦。

收入就是风向标。村民们开始在自家地上种起了苹果苗。而在几年前,陈万森在果园里间种花生绿豆等作物,还不断有人跑来笑话:“这也是种庄稼”?此后,再没上演。有的村民还跑过来向老陈取了起种树经。

像这样的故事,曾在吉县多个乡镇上演。

现在免费快的致富商机_免费获得一个果园致富经_当下免费致富加盟商机

吉县东城乡社堤村的一处新型苹果品种试验园。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摄

几十年如一日,县里大面积推广苹果的底气何来?

底气源于实践:早在1959年,吉县就开始了引进试点阶段,在原县办红旗林场(现中垛乡马莲滩村)创建了100亩苹果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又陆续在现柏山寺乡、中垛乡、吉昌镇等地创办果园,获得成功。上世纪八十年代,县里到山东、陕西洛川等苹果产区考察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市场,明确了自身优势。1992年,吉县苹果获得“中国农博会苹果类唯一金奖”,县里信心更足。

理论更是提供了助力。吉县县委书记崔绍民介绍,吉县是国家农业部果树专家评定的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种植苹果拥有“六个最适宜”:36度的纬度带;100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深厚的黄土土壤;10度左右的温差;2400余小时的光照时数;全年均为二级空气质量。“六个最适宜”成就吉县苹果好看、好吃、好存“三好”特点。这里,具备苹果生长的优良先天条件。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苹果种植以来,30多年间,吉县历任县委、县政府谋定“大栽苹果树”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三级跳”。

推广吉县苹果,县里领导几乎全是宣传员。山西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毛益民曾任吉县县委书记多年。在不同场合,毛益民曾滔滔不绝讲述他的四个苹果理论:改变世界有四个苹果,亚当、夏娃的苹果创造了人类,牛顿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第四个苹果就是我们吉县的苹果,其以富含人体所需的7种氨基酸,为人们带来健康、带来幸福!这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让很多人一下子记住了吉县苹果,销售市场也不断打开。

技术服务管到底:种树就得标准化、精细化!

种了20年的果树,陈万森最近却还“报了个班”,参加了县果业中心组织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平淡无奇:冬季果树如何施肥、剪枝等!

“你都种了20年了,还不会这个?”记者不解。

“种苹果学问可大着呢!”陈万森正襟危坐,“苹果树随着树龄增长,每个阶段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苹果幼树时,不会存在通风采光等问题;等果树长大了,树木会变密,如何修剪就得不断学习!”

吉县果业中心主任丁宏说,老树的管理涉及三个办法:仅仅是枝条太密,修剪即可;仅剩根系可用,就得移植新的枝条;如果根系都已损坏,就只能挖掉重栽。“另外,树木一年四季的管理都不一样!”

看来,不学还真是不行!

“县里成立了果树研究所,专门指导种植技术,每个乡都有技术站长,每个行政村有三个以上的技术员。”丁宏解释道,县里每年都会对技术员做针对性培训,技术员则直接给果农服务。老陈便是技术员之一,而他们的报酬全由县里负责,果农不用付费。

为了保证技术站长等不断保持在技术前沿,吉县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起了短期培训。“每年两期,每期十天,每组60人,让技术站长等接受培训,技术站长培训归来再培训果农。”丁宏说。

果树研究所也有一批专家,西北农大、山西农大、河北农大等校的多名教授都是县里的顾问。如今,在吉县,“1个专家库,8个技术组,80个指导队”的技术指导体系已然成型。

吉县近年来还制定了《苹果标准化管理规程》《吉县苹果地方标准》,从疏花、疏果、套袋、施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果业中心先后制定《吉县精品苹果生产管理年历》《吉县苹果标准生产技术手册》等,吉县苹果,正向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有机化迈进。

价值链在延伸:应对同品竞争,不断走向产业化、园区化!

洗净、烘干,一颗颗苹果进入传输带,走上分拣线,时隔几秒,一台全自动选果机已掌握清楚苹果的色泽、糖度、内部有无破损、大小等指标,决定了它的去向。“色泽、糖度不达标、内部有破损的进入最末端等待处理,合格的再按大小区分,传至不同区域,由工人们装箱贴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是吉县超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苹果自动化选果及生产车间,整个生产线耗费300多万元,仅选果机就花费了小80万,主要用于生产向泰国出口的苹果。

现在免费快的致富商机_当下免费致富加盟商机_免费获得一个果园致富经

工作人员正在装箱准备出口的苹果。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摄

2012年9月,超正果业与泰国成功进出口公司签订了1000吨苹果的出口订单。2012年11月,首批3888件、63吨苹果通过三个海运集装箱出口泰国。自此,吉县彻底摆脱了依靠外地出口公司出口的历史,在产业突围中不断向前。

如今,吉县苹果除了挺进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广西、福建等国内一线城市果品市场,已开始出口到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欧美国家。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达世界一半左右,山东、陕西、甘肃等地也在积极发展苹果产业。

同品竞争,如何领先?吉县早就谋划在前。

为了便于果商采购,在政府扶持下,40家果库已经建立,年贮藏能力达到15万吨,实现了季产年销、均衡上市。“现在,广东、福建、湖南、湖北等外地果商收完苹果,就把果子存在我们果库,需要时再随时发货。”丁宏介绍,每斤苹果果商只需缴纳二毛五即可,可一直存放至第二年的8月。这既为果商减少了在销售地建库的投资成本,也为吉县本地带来了不少收入。仅库费一项,每年可达七千万元。

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功能定位、产业现状和生态环境条件,吉县规划还创建了以“一核、两线、三区”为发展重点的现代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目前园区内拥有果品深加工企业两个,年产量6500吨,年销售额5000万元;果品包装企业15个,年销售额3500万元。苹果产业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渠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带动餐饮、运输、信息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九万农民谋一果,七十二行兴一业”的喜人局面。

吉县县长赵松强介绍,如今,全县苹果产业已实现了“五个80%”以上——80%以上的耕地种植的是苹果,80%以上的行政村是苹果专业村,80%以上的农民从事的是与苹果相关的产业,80%以上的农民收入来自于苹果,80%以上的贫困户依靠苹果实现了脱贫。

苹果产业,已成为吉县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农民的致富产业、支撑产业。

展望未来,崔绍民充满期待:“我们将在四个统一上持续发力,统一工厂、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宣传,让吉县苹果更好助推全县人民脱贫致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