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原生于古代波斯及其周边地区,中国史籍中又有“安石榴”“若榴”等名称。有学者认为,“石榴”“安石榴”的得名源自其引种地域,“安石榴”中的“安石”指“安石国”,因而“安石榴”意为“安石国的榴”,简称“安石榴”,省去“安”字,即为“石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博物志云,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由此,石榴从西域安石国引入,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认识。实际上,这种观点并非李时珍首创,唐代诗人元稹即有诗曰:“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该观点代表了隋唐以后时人的普遍认识。

然而,在我国历代典籍中,西域并无“安石国”的记载。南北朝以后,西域地区有安国、石国见于记载。《北史·西域传》:“安国,汉时安息国也”,“石国,居于药杀水。”因此,又有观点主张将“安石国”再分为“安国”与“石国”。如此,“安石榴”意为“安国与石国的榴”。但是,安、石两国在南北朝时期才见于史籍,而“安石榴”之名在东汉即已出现。建安十年(205年),高诱在注《淮南子·时则训》中“半夏生,木堇荣”两句时曰:“木堇朝荣暮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

榴莲种植技术视频教程_榴莲种植技术视频cctv7_在榴种植技术

西方学者多认为,“石榴”得名与中国史籍记载的安息王朝有密切关系。夏德(Hirth)等人认为,“安息”即是名为“Arsak”的帕提亚王朝。中国古音中没有“r”,每遇到外语中的“r”,中国古籍中常以“n”的结尾字音译,“Ar”便音译为“安(An)”;而“sak”音值即对译为古汉语“息”字的发音。因此,帕提亚“Arsak”在汉语中音译为“安息”。

劳费尔(Berthold Laufer)指出,“中国人从住在帕提亚以外的伊朗人中把‘榴’字(‘riu’,‘ru’)整个采取了来,而那些伊朗人是从帕提亚地区得到此树或灌木的,所以称它为‘帕提亚石榴’”。帕提亚音译为“安息”,“帕提亚石榴”即可译为“安息石榴”。高本汉(Karlgren)认为,上古汉语的“息”字发音与“石”字发音互通。因而,“安息石榴”可省称为“安石榴”,又简称为“石榴”。

对于“石榴”“安石榴”的释名,笔者以为还有待商榷。首先,学人对于石榴名称的探讨,均是从语音学角度由“安石”的发音而联系安国、石国或安石国、安息国所作出的推断。这虽具备一定的学理,但忽视了作为汉语名词的“安石榴” “石榴”可能自有中国文化的赋名背景及过程。因此,不宜做简单的音译理解。

其次,劳费尔除了明确汉字“榴”的发音源自古伊朗语“riu”“ru”之外,更间接表达了汉语中“安石榴”“石榴”之名均源自古伊朗语。既然古伊朗语中石榴的名称为“riu”“ru”,为何要再增加“石”字出现“帕提亚石榴”的称谓,而不是称为“帕提亚榴”更为直接?劳费尔此举有刻意将“石”字加入“帕提亚榴”中的倾向,以完整对应汉语“石榴”名称的语音解释环节。

再进一步,按以上西方学者观点,“帕提亚石榴”当译为“安息石榴”。在汉语中既然“息”与“石”可互通,为何“安息石榴”不直接简称“安息榴”而称“安石榴”?隋唐时期由伊朗输入我国的香料便命名为“安息香”。安息作为两汉时期的西域大国,在《史记》《汉书》中都明确称之为“安息”,又何须用“安石榴”以为石榴之名?

“安石榴”“石榴”的赋名过程虽有古伊朗文化背景,但核心的理解与赋名过程当源自中国。石榴在汉代传入中国时,国人据其发音“riu”“ru”,音译为汉字“留”。“留”与当时的“刘”字相通,容易造成混乱,如郑樵在《尔雅注》中即言,“刘,刘杙,石榴也”。

为了区别二物,古人在“留”前增加了“若”或“石”字称为“若留”或“石留”。东汉蔡邕《翠鸟诗》中有“庭陬有若留,绿叶含丹荣”之句。这是“若留”最早见于文献记载。“若”指传说中的“若木”,若木又常与扶桑并举,形容石榴花色赤红。西晋张协《安石榴赋》描述安石榴“晞绛采于扶桑,接朱光于若木”。

“石留”最早见于三国史籍记载。唐代李善为张衡《南都赋》“梬枣若榴,穰橙邓橘”之句作注时,引三国张揖的《广雅》言,“《广雅》曰,石留,若榴也”。东汉和帝时(88—106),李尤《德阳殿赋》中有“德阳之北,斯曰濯龙。葡萄安石,蔓延蒙笼”之句,显示“安石(留)”之名已出现。“安石(留)”之名当源自“安息石留”,是为体现石榴的产地或命名石榴中的佳品而出现的,这也意味着东汉中叶“石留”之名已形成。

为什么要用“石”来形容“留”呢?因为“石”字能准确体现出石榴的生长环境的多石特征。劳费尔列举了伊朗各地的石榴原产地说:“多石的山地是石榴长的特别茂盛的地方。”《齐民要术》中记载石榴的种植要点:“置枯骨、礓石于枝间,下土筑之……既生,又以骨石布其根下,则科圆滋茂可爱。”“石”与“息”发音互通,故而在“安息石留(榴)”称谓中,取“石”省“息”,成为“安石留(榴)”。古代安息人入华时,多以“安”作为姓氏,故而保留“安”字表示石榴的来源地。

“榴”字创制于何时?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尚未收录“榴”字,但在张衡的《南都赋》中出现了“榴”字。根据张震泽考证,《南都赋》创作时间约在汉顺帝时期(126—144)。因而,大致在汉顺帝时期,国人创制“榴”字,以“木”首明确石榴所属,使表意更加清晰。在此之后,“若榴”“安石榴”“石榴”之名形成。

“榴”字创立后,与“留”字可通用。《翠鸟诗》中的“若留”,《艺文类聚》中用“留”,《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则作“榴”。魏晋以后,“安石榴”“石榴”的写法逐渐占据主流。此后,“石榴”逐渐取代“安石榴”成为定名,究其原因或许也是“石榴”称谓能准确形容出其生长环境。

石榴在中国的赋名经历了“留”—“若留”“石留”“安息石留”—“安石留”—“安石榴”—“石榴”的演变过程。此外,魏晋之后,石榴又有“丹若”“金罂”等别称,它们同样产生于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总之,石榴的名称源自中华文化,是伴随着古代中国对外来物种的不断认知而逐渐调适形成的。

(本文系贵州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项目(校博合J字[2021]031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