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养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蒙城县养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杨金全丁辉(安徽省蒙城县畜牧管理局233500)蒙城县是一个地处皖北平原的农业大县,国土面积2091km。耕地230余万亩,总人口124。6其中农业人口109。94万。全县年均产粮120万吨,年产可饲农作物秸秆130余万吨。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麦,玉米,花生,山芋,油菜,大豆,棉花等。为蒙城县秸秆养牛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蒙城县养牛业现状1。1总体情况次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不仅是大陆国家,更是海洋大国。因此我国的水产养殖,特别是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有着更加广阔的自然资源优势。但是,淡水资源缺乏以及江河湖泊的污染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特种养殖业发展现状特种养殖行业。是一个人类开发很早,利用很早的行业;也是一个规模养殖历史很短,研究历史更短的行业;同时。还是一个有广阔发展前景,必将迅速发展壮大的行业。目前,我国的特养项目很多。其中比较适合发展的特养项目也不少,比如兽类的獭兔,水貂,狐狸,貉子,麝鼠;禽类的山鸡,鸽子,孔雀;淡水特养中的乌龟,牛蛙,泥鳅,河蚌:特种海产中的海参,鲍鱼,对虾等等。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是从5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野生动物驯化和养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范围和种类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水貂的饲养量已达100万只,狐,貉的饲养量约为150万只左右。已经形成一大新兴产业。进人80多年来。黄牛生产一直是蒙城县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便被列入国家首期实施的"全国秸秆养牛试范县"。被誉为"全国秸秆养牛第大县"。1997年全县黄牛饲养量99。18万头,是蒙城县黄牛饲养史上的辉煌时期;1998年后,由于养牛用途,养牛人员结构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养牛的热情逐渐淡化。养殖数量连年下滑,至2005底全县黄牛饲养量18。6万头,仅有的几个规模养牛场也处于半维持或关闭状态;2006年后,国家出台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进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90年代由于西方"制裁",出口受阻等因素,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再度滑坡。加之80年代后期"炒种","倒种",盲目发展等原因,致使毛皮动物养殖业连续5年处于低潮。尽管目前已开始缓慢回升,但仍在低迷状态徘徊。农村养殖业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农村养殖大都是一些个体户为主的小型规模养殖,技术力量薄弱,饲喂粗放,管理落后,效益越来越低,路子越走越窄,困难越来越大。

特别是对当前疾病复杂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防制意识淡薄。防疫措施落后,抵抗风险能力低,经营亏损严重。如2006年以来的"猪无名高热"农户心理恐慌。无所适从:所请专家仁者智者,均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病情快速蔓延,中,小猪只早处理少亏本。晚处理受遭殃,甚至血本无归。因此,疫病是制约中国农村养殖发展的最大障碍。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业务部门服务能力加强。部分民间资金注入养牛业…,蒙城县养牛热又开始回温。数量开始增加,至2007年1O月底统计:全县黄牛存栏15I3万头,出栏6。96万头,适度规模养牛场1463个,可喜的局面已经出现。1。2能繁母牛存栏量,优质率蒙城县黄牛品种改良工作自1982年起便列入政府和业务部门工作议事日程并常抓不懈,能繁母牛数量在养殖数量下滑的大背景下虽有明显减少,但优质率(西门塔尔,夏洛来能繁杂交母牛占总体能繁母牛的比率)却不降反升,2006年后更是如此;1997年底能繁母牛存栏38。12万头。优质率48。8%:2000年底能繁母牛存栏24I41万头。优质率62。1%;2005年底能繁母牛存栏7。65万头。优质率73。6%;2007年1O月底能繁母牛存栏8。51万头。优质率75。

2%。1。3冷配覆盖率黄牛冷冻精液的人工授精技术早已被蒙城县的广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所熟悉和应用。其冷配覆盖率2003年已达100%。1997168个。冷配覆盖率56。5%;2000年黄牛冷配站(点)151个,冷配覆盖率70。6%;2005年黄牛冷配站(点)82个。冷配覆盖率100%;2007年黄牛冷配站(点)88个,冷配覆盖率100%。1,4饲养方式和规模养殖比重2006年前。蒙城县黄牛98%为千家万户的分散式传统养殖。少则1-2头,规模比重仅占2%左右:2007年1O月底统计:1O~2O头养牛户885个。2O~5O头的养牛户265个,50~100养牛户123个。100~300头的养牛户118个。300以上的养牛户72个:适度规模养牛数量108235规模养殖比重48。62%:在这些规模化养牛中68%为肉牛育肥。32%为母牛繁育。1。5养殖科技含量蒙城县传统养牛方式中,科技含量较低。多利用本家剩余劳动力和农副产品。养殖数量少,耗费小,效益低;近两年。规模养牛数量增加,新技术也迅速在养牛业中得以应用。如配合饲料应用技术,按体重或年龄或品种分类饲养技术,全进全出技术,黄牛持续育肥和快速育肥技术,黄牛改奶牛技术,冷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科技含量明显增加。

养殖效益迅速提高。1。6民间资本注入养牛业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兴办养牛场,他(她)们既有开阔的眼界,敏感的思维,驾驭市场的经验。又有充足的资金,敢想敢干;二是其他行业转入养牛业,如运输业的经营者在看到了客源或货源不稳定及危险性较大的同时,又看到了养牛业的潜在商机,部分人员纷纷独资或合资兴办养牛场。原因浅析蒙城县养牛业自1982至今经过了两个的起伏。特别是近十年起伏尤为明显。这里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市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2006年后县委县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把人为因素建立在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推动了蒙城县养牛业的发展。2。1政府狭力葭是国家出台系列惠农政策支持养牛业发展。2007年仅省安排支持蒙城县养牛的项目资金200元;二是县财政加大养牛业扶持力度。每年拿出200万元以奖代补。鼓励各方人士投资畜牧业;三是加大舆论导向作用。各级领导不仅逢会必谈发展畜牧业,而且每年以1号文件下发《大力发展蒙城县畜牧业的决定》,随时补发畜牧业技术推广,畜禽疫病防治,动物卫生监督等方面的文件。保障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促进畜牧业大发展。2,2加大新技术研发,引进和推广力度蒙城县畜牧局在县财政局农发办的监督:和支持下正实施《世界银行蒙城县地方牛保种项目》,意在将蒙城县地方牛的优良基因完好的保存下来。

为今后单独利用或利用杂交优势作好基础工作;在县财政的支持下,畜牧局一是实施了黄改奶工程,目前已利用中高产黑白花奶牛冻精(父本)改良本地二代以上西门塔尔杂交母牛(母本)3000余头,明年仍将采取级进杂交的方式加大黄改奶力度:二是与华中农大和宁波三生激素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黄牛一胎多犊"课题研究和胚胎移植技术的引进,应用。2。3技术培训提高了涉牧人员素质畜牧局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蒙授课,如邀请安徽农业科技学院兽医院的张院长,湖 南农科院研究所杨博士,江苏农科院张研究员,日 本北海道着名养牛专家前木茂先生等。围绕养牛业 增效,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推广和服务,规模 养牛场的设计,改扩建,黄(奶)牛的饲养管理和 疫病防治技术等方面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 增强了畜牧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了黄牛养殖 人员的饲养管理水平。 2。4 资源优势 蒙城县丰富的小麦,玉米,花生,山芋等农作 物秸秆为黄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草饲料资源。特 别是大量的玉米秸被青贮后可以长年作黄牛的粗饲 料食用。既解决了焚烧污染问题,又通过过腹转化, 可作有机肥形式还于农田。二可作为双苞菇等菌菇种植的原材料。

提高了附加值。蒙城县便利的水, 陆交通。温和性气候,充足的光照,悠久的养牛历 史。丰富的养牛经验均是蒙城县养牛业发展的优势 所在。 2。5 加工能力 蒙城县有黄牛肉食品加工企业,皮革加工企业, 骨胶加工企业,血粉加工企业等十余家,有民营屠 宰,冷藏外运企业38 家,为黄牛及其产品的就地加 工,内外销奠定了基础。 2。6 市场拉动 是由于黄牛为单胎草食动物。短期内很难在数量上有较大的突破,加之牛病较少,耐粗饲,适 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黄牛养殖风险小,市场规 律较易把握,效益高的生产优势:二是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牛肉这一高蛋白,高能量,低脂肪, 低胆固醇的优质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牛肉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三是目前省内外黄牛数量 较少。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因此。目前养牛效益十分可观。不同人群的养牛积 极性均很高。 发展趋势3。1 参与养牛的人群进一步扩大 不同行业的人员均会瞄准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 涌跃加入到黄(奶)牛生产中来。 3。2 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黄牛养殖只有走规模化生产之路,才能获得最 大效益。蒙城县黄牛养殖也不例外,小单位的规模 化生产和小区式的规模化养殖必是蒙城县今后一段 时间黄牛生产的发展趋势。

3。3 黄牛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全面推进 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养牛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蒙 城县将在养殖小区和:观模化养牛场实行"黄牛繁 育","奶牛繁育","黄牛育肥"等标准化生产, 按要求建场,饲养,防疫,用药,排污等,规范操 作各个环节。以有效控制肉食品的卫生质量。确保 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3。4 新科技进一步融入 随着科技含量提高给养牛业带来的效益日趋显 着。人们会越来越重视新科技的融人,并通过新科 技提高黄牛日增重,产肉率,优质率,根据市场需 要缩短或延长生产时问,生产普通,中档,高档 牛肉。 3。5 黄牛养殖数量进一步增加 随着人们养牛积极性的提高。养牛人群和规模 场的增多。黄牛养殖数量增加势在必然。 3。6 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 黄牛数量的增加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及加工 业高利润的吸引,将使准备进入加工业的人士迅速 加入这一行列。已经从事加工业的提升其加工能力, 谋取效益最大化 3。7 畜产品质量进一步被重视 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在人 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的今天和明天将更显重要;如, 随着"五洲"品牌的不断扩大,知名度提升,加工 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加工量不断增加,而产 品质量也越来越被该企业重视。

3。8 黄牛生产必走产业化的路子 黄牛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要在优化养 殖结构的基础上,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如良种繁育 体系建设,疫疾防治体系建设,优质饲料生产和供 给体系建设,畜产品加工及营销体系建设等,不断 充实,细化生产内容。逐步形成黄牛生产的产业化, 奶业生产的产业化,副产品加工的产业化等,实现 产品优质,高效,生产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并采取"合作社"等形式。将生产,加工,销售, 服务等不同环节的个体人群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 同体。以达到互惠互利,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