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28日电 (盘小美)时值冬日,董志塬万木凋零,一片萧瑟。但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什社、后官寨镇等地的设施大棚里,却是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油菜鲜翠欲滴,辣椒长势喜人,黄瓜、西红柿挂满藤蔓……菜农们忙着管护秧苗,采收果蔬,奏响了冬日的“增收曲”。

走进位于肖金镇的庆阳万润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棚,鲜红娇嫩的果实掩映在绿叶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果香。种植户吴方正和工人们正在掐苗疏叶、采摘果实。

“今年的草莓比往年早上市,品质也好,目前每斤卖80元,每天能卖几十斤。”吴方正说,今年他在合作社承包了8座大棚栽种草莓,种植过程中施放尾菜堆肥处理后的有机肥,采用蜜蜂授粉等技术进行科学化管理。从11月中旬开始,草莓就陆续上市,预计到12月初全面上市,采摘期可持续到明年五月份,每棚总产量预计达到3000斤左右,效益非常可观。

图为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村民修剪月季。

图为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村民修剪月季。

庆阳万润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米世杰介绍说,今年合作社在政府的扶持下,对所有的生产棚体后坡、山墙等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同时示范推广绿色种植,采取“尾菜+农业废弃物+蚯蚓过腹”综合技术,利用废弃尾菜和小蚯蚓生产出能改善土壤环境的有机肥,供种植户使用,确保产出绿色健康的果蔬。

“目前合作社共有大棚200多座,带动100多户种植户发展草莓、樱桃等特色水果及蔬菜,从现在的长势看,棚均毛收入在5万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丰富种植品种,提高果蔬质量,同时尝试创新销售方式,计划与商贸企业合作,在城区大型小区设置几个果蔬直营点,减少中间环节,让市民在家门口购买到实惠、新鲜的果蔬。”米世杰说。

在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的大棚中,同样一派繁忙景象,种植户正忙着给葡萄、高杆月季整形剪枝。

村民马国仓去年11月份从山东引进800株红玫瑰、蓝宝石葡萄大苗,探索“水果+蔬菜”长短结合的立体种植模式,在葡萄行道间套种甜瓜、蔬菜,有效节约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双收。

“今年4座大棚,套种瓜菜收入了1万多元,明年葡萄就能全面挂果,进入盛产期后,每棚产量能达到5000斤左右,我们打算一部分拉到市场销售,一部分搞现场采摘,顺利的话,一个大棚的毛收入在10万元左右。”马国仓对大棚葡萄种植前景信心十足。

西峰区地处董志塬腹地,是典型的雨养型旱作农业区。今年,依托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加快肖金设施蔬菜基地提质改造,引进龙头企业,建设肖金蔬菜育苗中心,利用蒲河川和武川川区充足的光照资源优势,推广“前季瓜+后季菜”的生产模式,稳定两川设施瓜菜生产面积,提升大棚“春提早”和“秋延后”瓜菜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产,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截至11月初,全区累计种植设施蔬菜2.2万亩,总产量3.72万吨,产值1.02亿元。设施农业的发展,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也让越来越多种植户实现以菜生财、以果致富。(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