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1086--2007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ロ。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秋芝、孙大江、马国军、王念民、文化。

SC/T1086-2007

施氏鲟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施氏鲟( 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的亲鱼、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苗种质

量和食用鱼饲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施氏鲟的人工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6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恫料安全限量

SC/T1008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3亲鱼

3.1来源

3.1.1来自于持有国家发放的良种生产许可证的施氏鲟良种场。

3.1.2严禁苗种生产场使用同一场自行繁殖的后代作为亲鱼。

3.2要求

3.2.1外部形态特征

头略呈三角形,吻较尖,头顶部扁平。ロ下位,较小,横裂,口層具皱褶。口前方具触须2对,横行并

列,须较长,须长大于须基距口前缘的1/2,吻下面须的基部有疣状突起。眼小,位头的中侧部。

背鳞1个,后位,起点在腹鳍之后。臀起点在背鳞起点后下方,后缘微凹入。胸鳍位鳃孔后下方,

第一不分支鳍条发达呈硬刺状。腹鳍位背鳍前,末端可达背鳍始点下方。尾鳍为歪形尾,上叶长于下

体无鳞,皮肤较光滑。体侧及背部祸色或灰色,腹部银白色

3.2.2可数与可量性状

3.2.2.1可数性状

背鳍鳍式为D.40;臀鰭鰭式为A,30;胸鳍鳍式为P.35;腹鰭式为ⅴ.25;鳃耙数为36。

体具5行纵列的骨板。每个骨板上均有锐利的棘。背部骨板13,第一骨板上的硬棘最大;左右侧

骨板37;腹側骨板11

3.2.2.2可量性状

体长为体高的7.71~7.73倍,为头长的3.60~3.63倍。头长为吻长的1.69~1.71倍,为眼径的

7.55-7.57倍,为眼间距的2.81~-2.83倍。

3.3繁殖年龄和体重

允许作为繁殖用亲鱼的最小年龄和最小体重见表1

SC/T1086-200

表1繁殖用亲鱼的最小年龄和最小体重

亲鱼性别

性成熟年岭

允许繁殖的最小年龄

允许繁殖的最小体重

kp

雌(

5,5

4亲鱼培育

4.1亲鱼池

亲鱼培育池应为流水、徽流水池塘,面积200m3~500m2,池深1.Sm~2m;或圆形水泥池,直径

m~-8m,池深1.5m~1.8m,池底中间排水凹陷坡度为1:20

4.2水源和水质

水源充足,有独立的注排水系统。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其中溶解氧应在5mg/L以

4.3亲鱼放养

4.3.1当年初次产卵的亲鱼可专池培育,也可与其它鲟鱼混养,在上一年冬季水温下降到10℃后,转

入亲鱼专用池培育。经庐的亲鱼,专池培育。

4.3.2放养密度,每个亲鱼池可放养亲鱼8尾~20尾,雌、雄亲鱼分池培育,非产卵季节池水每3h交

换1次,产卵季节池水每1h交換1次。

4.4培育管理

投喂

4.4.1.1铜料种类与要求

可以使用鲜活佴料或配合饲料,鮮活饵料可以是鱼、虾、螺、蚌等。应切碎、除壳后投喂。饲料应该

新鲜,安全质量符合NY5072的规定,腐败变质的饲料不得使用。

4.4.1.2投喂方式和投恫量

亲鱼入池后,即应投饲。每天早、晚各1次,配合饲料的日投饲量为亲鱼体重的0.5%…-1%。根据

摄食情况进行调整。

4.4.2日常管理

4.4.2.1每天早、畹巡池2次。注意观察亲鱼活动情况,做好饲养记录,发現问题及时解决。

4.4.2.2产卵亲鱼应做标记,建立档案,记录亲鱼的产卵时间和年龄,卵的质量和数量,受精卵孵化率

及鱼苗成活率。

4.4.2.3加强巡池,防逃、防盗。

4.4.2.4加强鱼病的防治,方法见8.5。

5人工繁殖

5.1环境条件

5.1.1繁殖季节

施氏鲟的产卵季节随养殖的地区差别而不同,其繁殖季节见表2。

表2施氏鲟的繁殖季节

地区

最适鱉殖期

黑龙江流域

5月上句至6月中旬

5月中旬至6月上旬

北京与河北地区

4月上旬至S月下旬

4月中句至5月上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